-
绘本《我永远爱你》赏析
看39890 | 回复2
-
爱子乐 楼主
老、病、死,一直是童书作者、读者、出版社都不想去碰触的话题,尤其是幼儿的图画书。世上有那么多喜悦的感觉要教导孩子去体会,谁会想将痛苦的老、病、死这些沉重的话题那么早就让孩子去认识呢?可是,周遭的际遇,偏偏就不是这样的。身旁的爷爷、奶奶,一天天在变老;突发的灾祸,不知哪天会将熟悉的亲人或朋友带走;还有那难以预料的病痛,更是谁都躲不过的。我们既然无法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世界,就该提早让孩子明白人生并非都是快乐的,让他们知道身边的人、物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教导他们纾解情怀、做好准备,等到不愉快的事情真的来临时,他们才会有勇气去接受与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这个观念说来简单,可是当《我永远爱你》的作者汉思.威尔罕在1985年出版这一本与孩子讨论“老”“死”的图画书时,即使是在当时已相当多元开放的美国,仍然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作者坚持这是一个必要的主题,他认为只要好好呈现这个主题,孩子们不但不会恐惧死亡,还能因为他们了解老、病、死而尽早走出悲伤,用更成熟的态度来面对世界。因此威尔罕用比平常更多的心思,经营出了《我永远爱你》。这本书画得真诚、温馨,教孩子以及时的爱来克服死亡带来的分离与悲痛,已翻译成多国文字,广为世人接受。读过这本图画书的人都会同意,他在让幼儿接受老、病、死的这个主题中,几乎是运用了最完美的方法。
《我永远爱你》的故事围绕着一个男孩和他的狗——阿雅展开,他与阿雅一起成长,男孩在与她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接受与付出:他接受阿雅儿时的调皮捣蛋,也接受阿雅逐渐病、老的事实,在接受阿雅的同时,他不断地付出自己的真情,努力让阿雅感受到他的爱。男孩每晚入睡前,总记得跟阿雅说一句“我永远爱你”。虽然不知道阿雅懂不懂,可是在阿雅走到生命尽头时,这一句话却是男孩在伤心之余心中最大的安慰。阿雅带着男孩的爱静静地去了,男孩也因为自己及时付出了爱,才能接受阿雅的老与死,才能勇敢地疗伤。
现代父母也许会发觉可以很容易跟孩子讲“我爱你”、和孩子拥抱,却很难跟自己的父母说出同样的话,做出同样的动作,这是因为他们从小没有与父母养成这样的交流习惯。然而也因为如此,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亲人、好友远去之后,不断地苛责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及时地告诉最爱的人“我爱你”呢?因此,给孩子一本教他们及时说出“我爱你”的书,在我们这个比西方更为保守的社会要重要得多了。
用及时的爱来面对、接受无可避免的老、病、死,谁说这不是我们都应该学习的呢?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11-26 10:09 -
辉妈 2楼这让我想起了我和宝贝的对话:宝贝我爱你!妈妈我爱你!11-26 10:32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