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相捐款
看8935 | 回复32
-
欣颀 楼主
捐款本来是是一个好事,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但是前提是捐款纯属自愿原则。是个人的道德行为。如果变相的提到强制执行的话,属于法律范畴的捐款是变得那么没有意义,也起不到效果。幼儿园捐款事宜,应该从这两方面来看。如果是幼儿园强制捐款或者有要求捐款最低要求是多少。我觉得很变扭,即使我乐意但是也很勉强也不开心。这样奉献爱心的行为有点事与愿违的变质了。
虽然经常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学习雷锋要做个好孩子。要助人为乐,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要给予帮助。教育孩子要奉献爱心,只要人人都充满爱,世界才会是温暖的,丰富多彩的。我们给予孩子的也是自愿的前提底下,自己有能力的范围情况下,也不要强出头。
中国教育界有点变态了。幼儿园的孩子,中小学生的捐款现场变成一个变相的攀比特色,虽然捐款是一种爱祖国爱人民的良好教育形式。幼儿园学校的领导们,为了捐款数额多,给学校和自己挣面子,会要求各位老师,班主任多发动孩子们捐款。
有时候会出现各班级老师班主任们为了班级和自己荣誉,以各种理由(甚至威逼利诱)鼓励孩子们多捐款。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捐款多的学生上光荣榜,当然没捐的也会受到惩罚。孩子们为了老师班主任的表扬鼓励,把自己的存钱罐里钱都取出来,甚至找家长要更多的钱,争取在班级走在前列虽然能理解学校的难处和初衷,可是我们的孩子他们不挣钱啊!他们的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的。当学校和老师发动捐款时,由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学生以及家长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必须捐。这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捐款必然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其实就是逼着大人掏钱,成了变相勒索!
由于幼儿园及小学生年龄太小,他们往往都是听从老师的安排而捐款,而并非出于对捐款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自己产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由于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缺失,这样的捐款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实际并不大。
而且在中小学生发动捐款有可能诱发攀比之风。捐款必然涉及金钱的数量,如果老师引导不当,大家会认为捐款数额越多越好。但可以想象,在老师无意间的诱导下,攀比心理就会在学生中自然产生。
捐款不应找学生这样的弱势群体,而应该通过发动成年的有经济能力的人来献爱心。
05-09 15:05 -
睿萱妈妈 2楼写得很快哟05-09 15:10
-
天蝎蝴蝶 11楼是啊,现在捐款不知道有多少是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05-10 10:11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