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唯一看完才开始动笔的大厚本——读《小心,你的爱在伤害孩子》有感
看6288 | 回复14
-
小淼儿 楼主《小心,你的爱在伤害孩子》这本书,真的是我唯一读完了才开始动笔写试读报告的大厚本。生怕漏掉了一个细节,一口气把它看完了。我还没看哪本书有这么快,我向来看书慢的。管管也好贴心,考虑到大家等待收书的焦虑心情,书到得晚了些,还特意延长了交报告的时间八天呢。一定要好好写报告啦。开始看到这本书时,就很喜欢,和那本《有爱还不够》一样,也是倾注了全力想要获得,当得知都如愿得到了之后,竟然就忍不住热泪盈眶了。真的是好幸运,好幸福,好得宠啊。竟然都让我得到了呢。
先来晒晒书中的精彩章节吧。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及结束:
由于是东方妈妈编写的,就很贴近我们的内心,有些东西,真的就有一语中的的感受,有些时候,有很诧异于自己居然和那些错误妈妈们如出一辙。真是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啊。先来谈谈我对其中印象最深的章节的感受吧。
印象最深、最有共鸣的就是第二章:“包含”——东方妈妈的行为模式。
其实,用来形容东方妈妈的育儿观念来讲,包含,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开始还不太懂,后来慢慢明白,才觉得这个词如此的贴切,用来形容东方妈妈不懂得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会像西方妈妈那样,把孩子和自己当成两个不同的个体分开对待。这样的认知会导致一系列很严重的问题,比如,孩子学习不好,没有考好,性格出了问题,东方妈妈就会把这归结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有误,整日沉浸在自责当中;而西方妈妈却认为这是孩子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质造成的,她们会更加坦然地接受这些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陪孩子一起学习、锻炼等等,积极地帮助孩子寻找解决的办法。
东方妈妈总是大包大揽,为孩子准备好一切,这样孩子就得不到锻炼,也什么都学不会。妈妈们认为只有周全地照顾好孩子才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妈妈,殊不知,这样反而是害了孩子。
就像我在早教课上听到的,孩子什么时候会有无助的感觉呢?就是妈妈们替他们做好一切,他们什么都不会,就进了幼儿园。鞋带开了,他不会系,别的小朋友都会系,人家系好了鞋带都跑了,他不会,面对松开的鞋带和快乐地跑开去玩耍的小朋友们,这是,孩子的内心就是无助的。而这是谁造成的的,是大包大揽的“包含主义”妈妈们。
同样震惊于文恩禧博士在书中讲到的一个小例子,更加深刻地用来诠释“包含”这种东方妈妈独有的行为模式。有一个东方妈妈在美国独自养育子女,因为她必须要外出工作,一时又找不到可以照顾孩子的人,所以她就只能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家里。一天,孩子在玩耍时出了事故,不幸死亡了。看到孩子尸体的妈妈,悲痛欲绝地说:“我杀了他,是我害死了孩子。”而听到此话的当地警察立即逮捕了这位妈妈。我们真的无法理解美国的警察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我们都明白这位妈妈并不是说自己是杀害孩子的凶手,而是说孩子的死亡是因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从而感到万分痛苦,所以才表现出深深的自责。而只负责孩子到18岁的西方父母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我们这种独特的“包含”行为模式。就像“树欲静而风不止”,或许西方人永远也无法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想想东方的妈妈们也真是很累,要照顾一家老小,还从不敢放权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同时还剥夺了爸爸应该付出的教育。传统意义上的相夫教子,在妻子看来,提前为丈夫和子女做好一切是一位好妻子好妈妈应该做的。许多丈夫经常是在外面喝酒到很晚才回家,或是自己出去打高尔夫球玩游戏等等也被贤妻看做是为了家里而不得不做的应酬,“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真是太根深蒂固了!东方妈妈们把家中的大小事务和孩子的成长教育等等全部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东方女性的这种“包含”行为模式催生了东方男性的“闲事哲学”。真的是好有道理,好希望老公也能来看一看。不希望他能为我减轻多少,只希望我不要剥夺他做爸爸的教育权利。
现在社会,又有多少全职妈妈们为了照顾老公孩子,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待在家里,她们的付出,又岂能是一个”忙“一个”累“所能代表的?!
这是我最深刻的感触。我们真的应该放下包含心理了。这样我们也会获得解放,同时对孩子的教育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同样的问题,还会出在“唠叨”和“比较”上。比如:“我怎样做才能让妈妈称心如意?”、“没有一出生就定型的孩子”、“只知道自己的孩子,只看他人眼色的孩子”等等。唠叨使孩子远离,比较又会使孩子伤心。孩子会感觉自己无论怎么做,妈妈都不会满意,从而催生出叛逆和放弃等等问题的产生。我们还感觉自己很委屈,其实孩子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不正确的爱一手造成的。
接下来的“回顾自己的小时候”章节,是妈妈们最能感同身受的篇章。小时候我们需要什么,而妈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如果我们不满意,就不要再复制给自己的孩子了。
早教课上老师说,知道为什么孩子越大就越来越不愿和你说话了吗?原因就是我们太理性了,而孩子是很感性的。我们不懂孩子的内心,他说他今天挨了老师的批评,因为没有完成作业。事实上他是想告诉我们他有委屈,而我们大人往往就会直接给他一个方法,下回你好好做作业就没事了,老师就不会批评你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得不到理解,就越来越不想和我们说话了。就没有说话的欲望了。
我们小时候,也很希望父母能够理解我们,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而不是简单的搪塞。可是更多的父母不是迫于生活工作的压力就是草草了事地敷衍我们,他们根本就没有认真听我们讲话,更不了解我们的内心。
诚然,现在的父母很难有孩子的感性童心,所以说,孩子是来拯救我们的,我们应该蹲下来,贴近孩子的内心,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而不是感觉自己爱孩子就为他大包大揽,搞到一个大学生都不会自己洗衣服的高分低能儿的诞生。还有就是回到自己的小时候,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抒发出来,同时不要再附加到孩子身上。从“认识你自己”开始,相信你的改变,会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感受。收敛我们包含的爱,放开我们缠着的心,勇敢地接纳孩子,接纳他的不完美,接纳他的一切一切,努力让他改变的更好!
06-10 23:54 -
lwzjc 2楼这本书看到很多人都看过,应该很好吧06-11 08:28
-
我心中的小太阳 3楼好的报告,学习了,让自己也努力改变了06-11 08:30
-
小小菲儿 4楼好书就要慢慢细看06-11 14:33
-
萌萌爸 5楼挺适合父母看的一本书06-11 15:49
-
艾晓冉 6楼那说明很好的一本书啊06-11 19:30
-
diandianxuhan 12楼小时候的那一章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那样的,我小时候,我爸爸妈妈就对我挺理解的,所以我不怎么喜欢那一章06-11 22:28
-
小小菲儿 13楼是呀,这样也才能把书的精华记住
回复 4# 小小菲儿
嗯,像喝茶一样细细品味个中甘甜,回味良久。
小淼儿 发表于 2013-06-11 22:2206-12 08:26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