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Bunny系列之4——华德福教育的启发
看6605 | 回复5
-
懂事儿妈 楼主
亲爱的Bunny:
“有的时候真的犹如命中注定般巧合。
最近在读《无条件养育》,小巫作为译者撰写序言,其中描写到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受。我对她上PET和华德福培训的经历非常感兴趣,今天来悦版发帖子,就看了这本书的试读。很久很久没有申请过试读了,突然有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得到这个机会,也为我自己目前正在梳理的自己读过的值得推荐的早教书籍“亲爱的Bunny”系列添砖加瓦:)
说到和孩子在一起时一个难忘温馨的小片段。我想当属我和她一起读书的时候。那么小的她,听到《我爸爸》的最后一句:“他也爱我,永远爱我。”之后,常会轻叹一口气,依恋地靠着我,脸上那种混杂着迷恋和幸福的表情,让我永远都忘不了。好的书籍,对于孩子,是一种心灵的滋养,对于成人,又何尝不是呢?”
以上是我在申请试读《华德福教育经典译丛》时留下的试读理由。的确是一种命中注定般的缘分,让我最终得到了本次试读的机会。然而当看到递到手中的是《幼儿园的工作与娱乐》一书时,还是小小小小地失望了一下。因为内心最渴望的是那本《和孩子一起画画》。李宝儿近期正处于涂鸦的狂热期,希望能到到一些专业的指导,能够在“不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的前提下,激发他们的艺术表达欲”。另一方面,我有一点望文生义,担心《幼儿园的工作与娱乐》主要是对幼儿园从业人员的指导,对父母作用不大。
然而看过此书之后发现,我的确是太主观了。这本书提到的很多观点都非常高屋建瓴且有实际的价值。正如华德福教育专家王守茂在推荐序最终写到的:“毫无疑问,这套丛书的出版是送给父母和幼儿老师的礼物,而我们成人的行动才是送给孩子童年最珍贵、最有价值的礼物。”
先简要介绍一下这本书的逻辑。它分为6大篇章。分别是“儿童早期的发展阶段”、“华德福幼儿园的生活和工作”、“幼儿园的手工制作”、“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如何呵护儿童的生命力”、“用榜样和模仿让孩子形成意志力”、“从孩子的游戏中看到的”。每个篇章之下有一些独立的小文章。最为贴心的是,每个篇章用了一种颜色表示,而在书的侧页也做了相应彩色的提醒,如果你对哪个篇章感兴趣,可以直接对应颜色翻过去,省事又有趣,可见出版社的贴心。
整本书按照作者弗莱娅 雅福克的自序,是收录了作者关于儿童七岁以前的发展和教育的部分文章,主要涉及儿童七岁以前的不同发展阶段、幼儿园里每天的生活以及孩子的模仿行为等重点。
下面就书中打动我,给我无限启发的几个细节做一记录:
最初引发我思考是如下一段话:“… …因此,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给孩子创造一个空间——无论是在家还是幼儿园,让孩子可以进行创造性游戏。最首要的问题是创造一个适宜的模仿环境,让孩子看到有意义的、积极的、愿意工作、愿意耐心陪孩子玩的成年人… …在广义上来说,即使孩子没有直接参与大人的工作,大人也要在工作中给孩子留有位置… …”这段话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稍显笼统,到底怎样可以“在工作中给孩子留有位置”我仍是不太理解。带着这样的困惑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有了答案。
在《成年人所做的事》、《幼儿园的手工制作》、《环境维护:“女清洁工”、“女熨衣工”和“大扫除”》以及《避免负面的示范》等很多篇章都详细地例举了达人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模仿环境。
例如文章提到:
再如负面的例子:
正如作者自己的反思:
想到自己,因为不得不把工作带回家里来做的时候,或者需要做一些家事的时候,总把李宝儿视为“洪水猛兽”,因为她会不断地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导致你的时间不断加长。这个时候,我们是否先要跟孩子有个良好的沟通,例如:“妈妈现在要写一篇稿子,不可以动妈妈的电脑。过半个小时妈妈陪你玩好吗?”;另一个启示是我想起我小时候,我妈妈虽然从来没有教过我要怎么做家务、更没有说过所谓“时间管理”或“规则秩序”这些高大上的名词,但是她身体力行让我明白了事情要套起来做:早上洗脸刷牙之前可以烧着开水把烧饼丢去锅子里热着,洗衣机搅拌衣服的同时可以开始擦桌扫地;也让我从小养成了把东西放在指定的位置井井有条的习惯。而这一切的一切,并不是源自“教育”。而是源自“模仿”。
另外书中让我非常受启发的一点是关于“如何为节日做准备”。书中提到这件事情的意义:“节日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它背后的说法会一直保留在孩子日后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孩子可以通过自身感受的多样性领会到隐藏在活动背后的节日的意义,然后在他们生命和生长的力量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例举了一个如何为庆祝秋天的丰收感恩节而准备的例子。
这幅美得像静物画一般的照片,是幼儿园为了丰收节特意布置出来的“一角”。
这种方式其实跟我前几天思考的“绘本演进现实”相关,就是让所谓绘本也好、节日也好跟生活,特别是跟孩子的生活有“联接”。通过这种“联接”,原本平淡无奇的或者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就能迸发出更大的能量。譬如现在马上春节了,我们是否可以带着孩子来做一些同“春节”相关的准备活动。其中穿插进去例如绘本《年》的亲子共读,一起同孩子学习剪个窗花,画一匹小马,以迎接“新春”为主题做一些手工。例如之前在论坛上看到一位妈妈讲到他们在一段时间内跟孩子以“树”为主题,充分发散,用各种材质来表现“树”的帖子。诸如此类。再比如中国每一个传统的节气,其实都有很多的讲究,也有美到不行的图片、照片等大量素材,我们是否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别再说生活无趣,充斥其中的不是大人没完没了的工作,就是孩子没完没了的补习班了。
对于生活,向来缺少的不是美不是乐趣,而是一颗保持着旺盛好奇和发现的童心。01-03 18:18 -
happy栋阳 2楼谢谢分享 不错01-03 18:38
-
ziqing 3楼Bunny是谁呀01-03 20:49
-
懂事儿妈 4楼谢谢管管肯定:)
谢谢分享 不错
happy栋阳 发表于 2014-01-03 18:3801-04 13:52 -
heliotrope 5楼应该学习下01-04 14:14
-
一七二十七 6楼谢谢分享!01-24 00:05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