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感于《没有不听话的孩子 只有不会教的妈妈》
看4886 | 回复0
-
一七二十七 楼主
林奂均/著
许惠珺/译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 只有不会教的妈妈》说实话,这书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也许这和我的育儿观是一样的吧,孩子生下来都是好的,如果渐渐在长大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是那样的毛病,那一定是教育者的缺失,说别人我没有发言权,我只说我们自己,我和小娄。现在小娄出现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会在我或孩子爸爸身上找到根源,所以我根本就不怪孩子,他只是在学习和吸收时,没有分辨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而统统的吸收进来了!所以,面对这样的标题书名,我真的无法抗拒,相信能发现问题的人们就有解决的办法,我在书中寻找着我需要的那些答案。
这本书,真的没有让我失望,共鸣夹着反省,扑面而来。很庆幸,自己在懵懂的岁月里,能用心的爱着宝贝,陪他成长,给他足够的安全感等等……书中的共鸣给了我莫大的肯定,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我的不足,新鲜的K.I.C.K,管教原则也让我受益匪浅,带来了很多很多的想法和启示,原来育儿可以如此的轻松,如此的惬意啊!
下面我就来说说,在这本书中,让我很感兴趣的几点:
1.神奇的K.I.C.K.管教原则
坏行为带来坏的后果——这点是我非常非常赞同的一点,也是我一直希望我能做到的,让给孩子学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这点的认识,我还处于一种实践摸索的阶段,而书中给出的模式已经是非常的全面,非常的实用了。对于坏行为带来的坏结果,如何实施这些后果,作者也给出了三项重要的原则,也就是K.I.C.K.——K 心平气和、I 立即、C 一致、K 心平气和,只是一种循环,也是一种训练,更是一种权威和威严的建立。从心平气和的立规矩、面对孩子的挑战和问题,到孩子不听话,就立即让他面对后果,到百分百的一致,每天每次都是一致的,当孩子不听话时,立即让他面对后果,最后再回到心平气和上来。
回头对比一下,这个管教原则是我第一次听说的,而我对于小娄的教育,虽没有管教原则这么样的系统,可大致上也是很相似的,我一直要求自己,在盛怒之下不去惩罚小娄,因为那样的状态下是无法保持理智的,所以一定要等到情绪稳定的时候再来惩罚。对于小家伙做错事,我的要求很简单,立马改正,对于该认错道歉的也不能够含糊,必须要认真道歉才行。至于“一致”在我们之前的生活中,就是面对惩罚的一致性,同样的错会受到怎么样的惩罚,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我的情绪变化而变化,呵呵……看来,我也算是片面的先知先觉了一部分,效果嘛,我认为一直很好,只要我能坚持的好,得到的结果就很好!虽然我的坚持起起伏伏,但总的结果还是在迂回中前进着的,呵呵……
2.说话算数,孩子才会一讲就听
这个是我一直以来一直坚守的信念。说到做到,对于孩子我不轻易承诺,对于惩罚,我也不会说些夸大其词,无法实现的,说到我就会做到,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可在惩罚上,似乎我还不够果断,所以才会出现同样要求要重复多遍才去实施的情况出现,看来我仍需修炼,期待我们也能做到一讲就听的境界。
3.打或不打,不代表爱或不爱
首先,我是一个会动手打孩子的妈妈,虽然我并不推崇棍棒教育,可我还是会打,当然我也只局限在打手板和打屁股上,并且在打之前我会告诉他,为什么打,要打几下。对于书中说的打屁股这件事,我不肯定,也不否定,这个还是要看父母和孩子的,可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这个观念“打或不打,不代表爱或不爱”有节制有分寸的打也是一种爱,一种警戒,让孩子有方向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
书中谈到的问题很多,也很有实践性。说实话,在读这本书的几天时间里,我也在不断的尝试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不告诉孩子不做师门,而告诉孩子该做什么!原来我常常在犯错,我就是那种常常对着孩子唠叨,你别这样,你别那样的母亲,在这两天的实践中,我发现,这个办法真不错,而且很有效,也许对于该做什么的讯息,小家伙更容易理解和照做吧,才会有如此好的效果。
这本书是一个妈妈的成长经验的自诉,是一本很具操作性的实践指导书,对于那些家有头疼宝贝的家庭来说,这书真的很棒,一定能让头疼的父母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做父母的,继续修炼吧!
附书内页:
宝贝的读书照:
~完~
02-03 01:06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