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记忆.成语故事——猴》
看4068 | 回复0
-
欣颀 楼主
中国记忆.成语故事中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每个生肖相关的故事都很有趣,很符合我们中国的文化风俗,今天介绍下猴子篇的。作者赵光宇,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猴子的成语故事好像不多,还没看书之前,我还真想短路一样,一个都没想到。这个故事,介绍了“朝三暮四”、“猿猴取月”、“沐猴而冠”、“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树倒猢狲散”等成语故事的。其中有几个泉看了不是四个字的,觉得不是成语,怎么解释呢,成语不是固定四个字的。
先看看猴子的介绍,猴子是下午三时到五时的时段,所以成为申猴。猴子是十二生肖中和人最像的动物,它们聪明伶俐、活泼好动、喜欢吃桃子,所以说猴子我们就联想到《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的。“猴”和“候”谐音,候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因此猴也有显贵之一,如一幅画上画了一只骑马的猴子,有马上封侯的意思。猴子活泼好动,还记得五禽戏中的模仿猴子的动作,其实古代人认为猴子是很会模仿人的动作的。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就是猴子抢走卖草帽的农夫的帽子,农夫生气的拿草帽煽风,猴子跟着模仿。聪明的农夫就把帽子扔地上,猴子也赶紧扔掉,趁这个机会农夫捡回帽子得意的走了。
简单介绍下成语故事的,每个故事后面还是一样的有习题用来巩固练习,对泉来说这些练习还有一定的难度,到了小学才会独立完成吧。不过我自己也看看,还是挺有意思的。《朝三暮四》很有趣,主人真是改变了原本早上给猴子的三个栗子下午给四个栗子吃的做法,换位早上四个下午三个,猴子竟然以为比以前多表示满意,后来人们把这样的做法称为“朝三暮四”的,用来讽刺猴子的愚笨,被愚弄欺骗的。后来多用来比喻变化多端或者反复无常的做法,同义词有“朝秦暮楚”的。
《猿猴取月》其实就是猴子捞月的另一说法,猴子看到池塘上的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赶紧想办法去捞月亮,经过一番周折才发现月亮还完好的在天空中呢。比喻白费力气,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沐猴而冠》是因为项羽不满刘邦称王抢夺了秦宫的大量珠宝,要回去显摆的。这样的行为被人称为“沐猴而冠”是指猴子衣冠楚楚,传人的衣服戴人的帽子,学人走路吃饭等其实本质还是猴子。比喻虚有其表,内在本质不好,用来讽刺依附权贵,窃据名利的人。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看题目就知道故事内容的,比喻没有能人,所以普通任务也能充当重要的角色。《树倒猢狲散》写了原本依附在秦桧身边的曹咏,因为秦桧死了,罪行被揭露垮台了,最后他也被贬官的。秦桧好比一棵大树,依附在大树上作威作福的猴子,最后因为大树倒了没了依靠各自逃散了。就成了“树倒猢狲散”,比喻有权势的人倒台了,依附他的人失去靠山也随之而散。
07-23 13:38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