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所抵触的“规则”
看1504 | 回复1
-
加州阳光幼儿 楼主
我们常常在想,在家庭中,所有的成人都会围着一个孩子转,甚至于孩子提的所有的要求都会满足。但是在教室里面,我们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也会制定各种不同的规则,比如说蒙氏工作的规则、进餐时的规则等等。但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对这些规则置若罔闻呢?
在《班级管理的45个办法》这本书中,讲述了一段:新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告诉孩子教室里面不可以跑,在整一天的过程中,老师和孩子都和善而坚定地遵守这一个规则。但是放学时间到了,孩子们跑着回家之后,老师总算松了一口气,也就没有对孩子在教室里面跑得行为动作进行阻止,后面老师再制定的规则有些孩子都不会遵守。那这样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那对于教室里面的规则问题,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内容,从原来的时候对教室里面的规则举足无措到后面慢慢知道如何建立班上的常规以及从孩子那里得到的反馈让我意识到——只有是孩子自己制定的规则才是孩子想要遵守的规则,而且孩子在这其中也慢慢找到了被尊重的感觉。
起初规则的建立,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规则的内容是孩子所想要的规则还是老师单方面让孩子必须遵守的规则,又或者说这种规则有没有让孩子知道制定这个规则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老师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必须遵守某种规则而自己不被尊重,那么这种规则的建立从主观能动上面来说孩子是不愿意遵守的。那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建立了规则,孩子是不是就遵守了呢?不尽然,如果和孩子一起制定了规则之后,但是孩子执行的情况好像不尽人意。为什么呢?其实这个也可以从上个实例中总结得到这个原因。
规则建立起来了,下面最艰难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坚持这个规则,对孩子来说,有时候老师的反应,包括眼神、动作等等,都能够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如果孩子在你制定规则之后就和善而坚定地和孩子一起执行这个规则,孩子就会很快建立起这个规则。但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之后你没有去阻止,孩子就会认为他的这种行为是可以的,后面如果你“心血来潮”的时候去阻止他,他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困惑“为什么我之前这样做是可以的呢?”亦或者是“为什么他可以我不可以呢”,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是没有益处的。所以一旦合理的规则制定以后请去和善而坚定地去遵守这种规则。
那规则执行过程中,对于规则意识比较强的孩子是不是就要给孩子奖励一些东西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犯一种错误意识,认为孩子表现的好的时候就把奖励发给孩子,鼓励孩子去坚持遵守规则。其实这很容易就让孩子产生了一种我为了得到sticker或者小礼物而去遵守规则,这就缺少了孩子的内在动力。还有一些情况是孩子们在执行规则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会忘记规则,或者有时候会因为规则而有反叛的情绪。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理解孩子是最重要的,不要用所谓地高标准(当你说一遍之后孩子就能够马上记住规则)去要求孩子,或许对于成人来说都有可能达不到这种程度。我们要理解孩子,他们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不断地在周围的人的帮助的情况下习得规则。你可以说“我喜欢某某某因为什么(具体的事情)”但是请你收回“某某某可以遵守规则,你为什么就不可以呢?”请尽量控制你的情绪,禁止用犀利的语言告诉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
最重要的是你所制定的规则请和孩子一起去遵守,你只有站在一个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孩子才会觉得公平,在遵守规则上面孩子也会有一个快乐地执行阶段,最终让孩子能够坚强而自信地去遵守规则。
09-01 16:23 -
小小菲儿 2楼谢谢亲的分享,来学习一下09-03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