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信任自己的孩子吗】我相信你说的!
看2110 | 回复2
-
妈妈总是对我说 爸爸妈妈最爱我
我却总是不明白 爱是什么
爸爸总是对我说 爸爸妈妈最爱我
我却总是搞不懂 爱是什么
爱我你就陪陪我 爱我你就亲亲我
爱我你就夸夸我 爱我你就抱抱我
这首耳熟能详的歌,妈妈和宝宝们都会哼哼吧。
仔细咀嚼下歌词,这应该就是孩子对于爱的理解了:陪伴、鼓励、亲密。
爱,还有一种成分,就是信任。
我从孩子牙牙学语时便习惯跟他聊天。那时候他的语言还不够丰富,表达不出来,我便用猜的复述他的意思,然后他学着用刚刚从我嘴里听到的新词汇再说给我听一遍。(这也是教小孩说话的一个好方法。)
慢慢地,从我主动说到我主动问,变成了他主动说、他主动问。只要不在我身边,发生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他都会愿意主动说给我听。
鉴于此,我很相信我孩子所说的。
有一次他从幼儿园(小班)回来,跟我提到:今天小明被老师打了。
我心中一惊,但还是忍住气问他:小明是谁?老师生气吗?老师怎么“打”的?小明哭了吗?你问过小明疼不疼吗?
他一一回答了,我才弄明白,原来是小明拿了老师的教具玩耍,老师把教具拿走了,不明所以的小明马上哭了,老师扶过小明的肩膀,叫小明先不要哭,抬头听老师说。
在一个旁观的孩子眼里,这便是“被打”了。
我当时给孩子解释了一下“被打”的含义,并告诉他:如果你遇到同样的事情,如果老师也做了同样的动作,即便不是“被打”,只要觉得难受,“请忍住哭,看着老师的眼睛,告诉老师不要这样做,因为你不舒服”。
假设一下,如果孩子回到家,跟你说的是他“被打”了,你会责怪老师吗?然后老师详细地告诉了你经过和细节,你回家后再说孩子说谎?或是责骂孩子没有说清楚吗?
我认为我们听孩子说话,不要听完一句就一惊一乍。很多时候,是孩子还没说完,或是孩子的定义跟我们大人的不一样。
这个听起来好像跟我们对孩子的信任无关,但这恰恰是我们与孩子之间彼此信任的基石——好好听他说话。
孩子相信妈妈会好好听他说,所以在外面发生了任何事情他都愿意说,而不是觉得“你们大人都一样”、“你是站在老师一边的”;尤其是孩子在我们的定义影响下自己就认定了是他做错了,与其辩解被称之为“不听话”、“不受教”、“撒谎”,还不如乖乖认错道歉了事。
孩子相信我们,愿意述说原委;也因此,我们才会相信孩子不会撒谎,不会颠倒是非,真正地相信他。
“我相信你”并不是一句空口白话,我们是不是发自内心,孩子自然也能感受到。
我自认我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错,我慢慢问,他能仔细地回想、仔细地答,所以即便是他做错了,我也会严肃地告诉他做错了,但一定会跟他强调:在外面不管遇到任何事情、不管你做得对错,只要诚实地告诉妈妈,其他的都不重要!
我相信你说的!
10-12 22:21 -
亲分析得太有道理了, 这样孩子才愿意和我们说话10-13 10:30
-
确实是这样子哦,亲说得很对呢,好好跟你学习了10-13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