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新的育儿模式——《通往哈佛的旅程》
看1560 | 回复4
-
很高兴能收到这本<<通往哈佛的旅程>>,感谢@宝宝地带和@鹭江出版社提供的这次机会,让我又一次接触到不同的育儿知识,从而帮助我在养育自己的孩子过程中少走弯路,向优秀家长学习.
先看看这本书作者一家的学历,作者本人是加州大学经济学学士,伊利诺伊大学硕士,作者太太陈素玲是南加州大学音乐学士,女儿是哈佛大学社会学学士,儿子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看到作者一家的学历是不是有闪瞎眼的感觉,一家人太牛掰了,能把两个孩子送进哈佛大学,可见父母一定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方式,能向这样的父母学习也是我们的荣幸,也可以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人生就是一次单向旅程,没有办法后退,所以如何教育孩子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就如同作者所说教孩子就像当"农夫",中国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相信家在农村的父母都做过一些农活,对于农作物的成长过程应该所了解,教育就像农业一样是一个用心培育的,长期的过程,要有耐心还得细心.
作者在有一节中提到"让孩子做主",作者讲述了自己孩子兴趣班的选择,而且从三个阶段进行了介绍,一个是幼儿期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孩子开心为主,第二阶段是小学和中学时期,让孩子尝试一些对他们前途有帮助的,适合他们体型和性格的课程,经过尝试发现孩子们对高尔夫有浓厚的兴趣,便决定让孩子们把这项运动坚持下去.第三个阶段是大学时期,这个时期大人只是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建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自出生到5岁月在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从周围世界中摄取的,要比他5岁之后所摄取的多许多倍,可见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在幼年时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因此需要大人及时给予引导,做得好要给予肯定,做错了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孩子在年幼时期受到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些行为如果在孩子小时候不及时制止,那么等他大了依然会认为这种行为是正确的。不要以为孩子小,其实孩子的察言观色能力是很强的,而且对于大人的脾气也摸得特别透。我家老二现在两岁多,有时候她做错了事,奶奶一说“我生气了,不理你了”,她立刻就会殷勤地喊“奶奶”直到奶奶答应为止。
父母是天下最难做的职业,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性格温和、品性良好、身心健康,恨不得把所有的美好的事物都给孩子。但是孩子成长过程难免会和大人产生摩擦,现在我们孩子才五岁,我们有时就会出现对立的情况,对孩子喊叫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然而作者家里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给孩子定规矩,制定一定的奖惩办法还是很有效的。
书尾是妈妈的总结,妈妈告诉我们除了直接教育法,他们还用了大量的间接教育法,但是使用起来一定要让孩子们听着合情合理。家长一定要以身做则,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最后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他们长大以后。
通过这本书我们认识到了一位严父和一位慈母,并且给我们提供的很实用的育儿方法,如何让孩子快乐长大,如何将孩子教育成为善良、正直、有成就的人,确实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思考的事情,而且希望父母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这趟单向旅程中能和孩子共同成长。
08-29 11:17 -
这本书挺好的08-29 11:34
-
感觉好厚呀08-29 13:28
-
很实用的一本育儿书呀08-29 22:10
-
非常好的育儿书08-31 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