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因为你,我们认识人间
看2450 | 回复9
-
小时候更喜欢欧亨利的短篇,觉得契科夫写的过于无趣。现在再回头看,欧亨利写得固然有趣,但是契科夫写得更为深刻。直指灵魂的感脚。将那个时代的不幸和各种病态刻画地如此传神,而每个人也可以从中反观自己的愚蠢、虚荣、妄想、贪婪……如契诃夫所言:没有技巧就是最大的技巧。语言有着普希金式的抒情,俄罗斯的民俗和人物形象,寥寥几笔,饱满深刻,跃然纸上。冰冷的悲哀,无助的叹息。透过纸页都可以感受到那番凄凉的情景。
《套中人》
“凡是新生事物,必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必将发展壮大。”这是一个新生事物,新生事物的特点就是不被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但是真理往往就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在《套中人》里,别里科夫的言行竟然可以统治一个城市,这并非是别里科夫有多大的气势,而是因为全城人的思想都处于一种守旧状态。华连卡兄妹却不然,他们敢于“出格”地骑自行车,敢于公然与别里科夫顶撞,甚至把他推倒,滚下楼梯,活活把他给气死。这个情节不但表现出别里科夫之死的可笑和可怜,更深的寓意在于,因为华连卡兄妹代表的是新生力量,别里科夫的死表示,一切旧的东西必将被新生力量所战胜。
《苦恼》
契诃夫1886年的《苦恼》估计对鲁迅有很大的影响。首先是“约那与其说是感到,不如说是听到他的后脑勺上啪的一响。”——阿Q;其次是约那逢人便想诉说自己儿子去世的表情——祥林嫂。契诃夫和鲁迅最相似的地方,还是那种阴冷的调调。绝佳的情节设置,人物心理描写,很有自己的特色,小人物既悲哀又可怜,功力深厚。一直以来我爱的都是浪漫派,做着梦,有着轻愁。契诃夫的小说给我一种难言的悲凉,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可是内里藏着火,不知道往哪里去。有时候任着生活不知不觉地枯寂,命运啊。手法老练,讽刺辛辣,温情脉脉。
《醋栗》
反映了人生的悲苦,一个人辛劳半生只为了一些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那个地主还算幸福的,至少还尝到了梦想的醋栗,而其他人呢?我们的醋栗在哪?
他用一双划时代的慧眼,抽丝剥茧,把不愿面对、不想面对、甚至还未察觉的社会万象毫不掩饰地呈现出来,直击内心。用最精简的语言讲一则名叫做“人”的笑话,有点冷,有点痛,有点讽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大概就在于这样持久而深刻的震撼吧!
04-07 22:07 -
有时间我也来看看这本书04-07 22:20
-
感觉不错呀04-07 22:24
-
很好看的小说
04-09 14:20 -
读着这些文字,真的好想看看书04-09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