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闹了,演砸了》魔力门票之魔力满满的一本书~~
看2051 | 回复5
-
橙子宝妈 楼主
《别闹了,演砸了》这本绘本是魔力门票系列之一,主题是声学与光学。
本书十分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场景,让孩子从欢乐搞笑的文艺表演中学习相对抽象的声学和光学知识。封面上正在表演的小丑与跳跃的音符既体现了演出现场的热烈氛围,又巧妙展现了光与声的物理学主题。在绘本中,科学原理既表现在故事场景的画面细节里,又展现在画面的对话中,还展现在页面局部的详细解释模块里。
故事主角是刘雨茜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子,是少年宫艺术团的成员。故事缘起于一天她邀请好朋友李乐陶和赵小萌去少年宫看她们艺术团的演出。三个小朋友在去演出现场之前,利用开场前的一段时间在少年宫四处闲逛,这为下文他们发现了许许多多与光学有关的展品与物件(镜子走廊、六角亭、万花筒等)奠定了基础。
在闲逛途中孩子们发现了不少有趣的光学相关现象,镜子走廊里满满的都是自己的身影、看起来有六个角的亭子里却只有两块镜子。绘本借由“魔力门票”之口,基于孩子们对于光学相关物件与现象的兴趣,进一步阐述其中的科学原理。有时候,“魔力门票”也会引导孩子们去做一些事情,例如让他们进行手影游戏帮助他们理解空气中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魔力门票”亦师亦友,在陪伴孩子们进行科学之旅的同时,也担当了一个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孩子的“小老师”的角色。故事中的孩子们遇见各种新奇的现象时会惊讶,会感叹,会好奇,有时候也会自责自己太笨没有操作好展品,例如李乐陶为自己在“透镜投球”游戏中总是投歪而感到懊悔。“魔力门票”则在孩子懊悔自责的时候,跳出来安慰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这其中是因为存在着某种科学原理而如此,不能完全怪自己技术不好,从而拉近小读者与看似神秘且难以捉摸的光学原理间的关系。
在页面的下方或者侧边有专门一小块区域用于解释更为详细的科学原理内容。
这些详细解释的内容和形式都很多样化,有的结合了古代科技史,例如墨子与小孔成像来说明早在先秦时代便有古人已经发现的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有的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做链接,例如“其实你天天都把凹面镜和凸面镜放进嘴里”用勺子来说明光学原理,通过让孩子观看凹面镜和凸面镜中的自己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来直观地感受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区别。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引导他们发现寻常日常用品的不寻常之处,在不过分增加认知负荷的基础上,有助于在他们的脑海里建构新的科学观念。
在对光学概念进行解释的时候,考虑到光学本身的抽象性,用宏观世界里学生放学后走出校门四散来类比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发生色散。
能产生相似效果的光学现象也被重点区分了一下,例如光因为色散产生七彩颜色与阳光下因为油滴的薄膜干涉而产生七彩颜色,这两者的原理不同,而后者因为涉及到相对高阶的干涉原理在绘本中没有详细阐述,而是告诉孩子将会在中学学习到这些,从而保证绘本内容的凝练性与针对性。
在主人公一行三人进入剧场之后,科学原理的展开主要体现在舞台上的表演内容。舞台灯光、音效的种种细节,都是用于解说科学原理的良好素材。
舞台上的每一个节目都有想对应的光学、声学原理,如光的直线传播,声音的产生,高音和低音,回音的产生,光的反射,乐音和噪音,工尺谱和五线谱等。
个别原理可能不太容易在舞台的场景中进行解释,比如回声的产生原理。此时作者通过“召唤”出“魔力门票”的神奇特异功能——变成纸飞机,将主人公带至天坛回音壁。将主人公们听到神奇的两次回音的现象与详细的声学原理图示相结合。而后又借助“神奇门票”的特异功能将主人公们送回演出现场。
此外,画面上会有一个关于科学原理的引导性思考问题。例如在小丑凭空消失的魔术表演里面,提示下朋友们思考桌下的镜子如何摆放。
最后,由于故事基于中国科技馆科技乐园而创作,从书中可以看到二者所涉及的内容会有很紧密的联系。看完故事后,要带上宝贝去有针对性的实地体验那些有趣的展项!有趣的故事与动手操作的真实体验,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加深孩子对于光学与声学原理的理解。和宝贝一起进行科学探索之旅!
07-26 10:03 -
哎文 2楼好精美的感觉07-26 10:11
-
晓之风铃 3楼这本书不错的07-26 11:23
-
鸭丫0815 4楼这套绘本不错,知识性蛮丰富的07-26 16:48
-
guiguiookeke 5楼这也算是科普书吧07-26 17:13
-
xuanxuan0426 6楼魔力门票这本书不错哦07-27 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