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私的母爱~你我她的共鸣
看3096 | 回复17
-
昨天拿到的这本《我爱妈妈的自言自语》,初看本书自己首先想到的画面就是每一个妈妈的自言自语,在孩子还小,不懂得情感沟通时,妈妈每天都在对着牙牙学语的宝宝们自言自语,也就是这样无形中影响着宝贝们的语言发育。
看到这本书自己深有感触,对于我家儿子现阶段,正处于我的自言自语状态,他慢慢的开始跟我有了交流,看着这些惊喜变化,自己每一天都充满着感恩。
与此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深有感触另一位妈妈呢?那就是我们自己的母亲。当自己成了母亲的时候,才能理解到妈妈曾经对我们的付出与爱。看到自己对儿子的细心精养,不禁想到自己也是这样被妈妈一点点养大,随着我们越来越大,母亲们越来越老。我们是需要好好珍惜现有的时光,珍惜与妈妈的亲密时光,珍惜与她同在一片天,欣赏一片景的机会。
本书封面我想到更多的是自己与儿子的那种亲密感情,看了内容之后自己脑补了很多小时候与母亲的情景。多么相似的情景,相同的感情延续,不知多年以后儿子是不是也与能像我这般感同身受。
这本书是一首诗,讲述着作者对妈妈的回忆。看到这里对于我们仍有机会不用靠着回忆与母亲接触,应该多去珍惜,不要空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这首诗非常的动人,里面有诗人的童年,还有妈妈的温情。文字与图画十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母子亲情本应是世间最美的主题,在封面上我们会看到玫瑰,玫瑰在全书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有女性气质的,光辉,柔弱,美丽的,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
里面的文字很唯美,画面很精美,表达了母子间真实,单纯,明确的感情,丝毫不世故。这也正如母亲与我们,我们与孩子之间永远连着一种最纯净的情感,那种快乐,幸福是世间最美的。
诗里妈妈的形象是养育,抚慰,妈妈阻挡着一切残酷的伤害,不仅阻挡而且必要时还是庇护所和避风港。看到这里深有感触,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妈妈为了护住儿子不被狗咬,包围着儿子自己被狗咬了十几口。当时说给老公听,老公来句你没有这样的勇气,在他眼里我的胆子很小的,这话不是唯一的答案,他疏忽了女子本弱,为母则强的本性,。写到这里家里电脑播放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面围裙妈妈为了治好大头儿子的健忘症,选择性失忆。大头儿子非常害怕,他开始帮妈妈干活。怕妈妈出门走失了。当他爸爸问一句你这么害怕妈妈走丢,他回了一句当然,我就这一个妈妈。这就是孩子与母亲,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书里的景象比较城市化,而不是田园风景,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反映了人口迁移和城镇化的进程。反映了弱势群体正努力在城市中生存,画面里有代表母性的月亮,妈妈保护我们,正如我们保护孩子是一样的,妈妈是孩子的避风港同时也是玩耍的地方,大爱与小细节在这里融合,在这里妈妈成了所有人的妈妈,每个人看到了都有情感上的共鸣,和自己的感触吧!
里面也谈到了分离,有时候对妈妈和孩子来说都是痛苦的,但也是必经阶段。当孩子走进幼儿园,母亲和孩子分离了,孩子长大远行了,孩子与母亲分离了。
世间歌颂母亲的诗歌很多,我们为她歌唱的热情却从不因此而有所黯淡,想到母亲就会有种温柔和甜蜜的熟悉气息所附体。“妈妈,我知道,我带给这世界的第一声是哭喊,可是,您却说,我带给您的是喜悦,也是希望。从那天开始,您就目不转睛的看着我,我就在您的目光里长大”开篇这几行描写了新生命降生的实景,为人母的喜悦与兴奋。不禁想到自己刚生儿子的场景,从产房出来自己就把他抱在怀里,那份喜悦,那份成就,应该只有身为母亲才能有所体会吧!
开篇几句话点亮了整首诗歌的精神意境,想到一句话就是母亲与孩子是一个轮回,当我们小的时候他对我们悉心照料,等到她们老的时候又变成了最初的我们,我们是否能同样无私的对待“幼小”的父母呢?
本书中首页尾页分别出现一段话:
开端是“妈妈,在我们短暂离别的日子里,我就用这些自言自语想念您。。。。。。”
结尾是“妈妈,我们就要见面了,就用这些自言自语迎接您。。。。。。。。。。。”
这么美的书,你是否也迫不及待的想要“一览芳华”呢?读“我爱妈妈的自言自语”于母亲,于自己,于千千万万中的母亲,于千千万万中的自己都应该有所共鸣吧!10-30 10:10 -
感觉这本书共鸣特别的强~
10-30 10:19 -
这本书内容真好看10-30 17:10
-
都是平常的画面呢,看起来好温馨10-30 23:36
-
-
画面真是太美了10-31 11:22
-
母爱都是伟大的11-01 10:02
-
很好看的故事11-01 10:49
-
每个妈妈对孩子都是非常好的11-01 22:14
-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