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周逸芬:什么样的图画书吸引小小孩爱上阅读
看6382 | 回复9
-
帅小虎 楼主周逸芬:今天跟大家分享“什么样的图画书可以吸引小小孩爱上阅读”,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有兴趣。2000年的时候,我在台湾的幼儿园做了一个100本书的实验,今年的七八月份我在北京的海淀区一个幼儿园做了另外30本图画书的实验,两个加起来一共是130本书的实验。什么样的实验呢?就是到幼儿园去念图画书给小朋友听。为了准备这些实验,我从上千本中外图画书当中挑选了一些比较好、比较有趣的念给3个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园小朋友听,再从小朋友专注的程度和笑的反应中选出10本,小朋友反映最热烈的,就是他们最喜爱的图画书。当我把10本书放在一起时发现,这些书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它们看起来都很不怎么样,是大人看起来很不怎么样的书,但是当我们念给小朋友听的时候,它却可以深深地抓住小孩子的心,吸引他们一念再念。
这些书除了大人看起来觉得不怎么样,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些幽默的图画书还是有一些用处的,许多研究发现,孩子最喜欢读幽默好玩的书,对于幽默的内容他们比较能够持续更久的阅读,记忆也会更为深刻。这些幽默是可以促进创造思考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尤其当我们的孩子遭遇一些人生挫折的时候,幽默能够使他们从挫折中暂时解脱出来,让潜意识的焦虑和冲动得到抒发。就像刚刚说的,阅读最大的快乐其实就是孩子开心,我非常同意刚刚所谓的无用之用。幽默这个词其实最早是林语堂从英文的Humor音译而来而不是新造的词,最早出现在楚辞“孔静幽默”,形容山高谷深。林语堂定义的幽默是会心的微笑,有深刻耐人寻味之意。
成人欣赏耐人寻味的幽默,孩子欣赏什么样的幽默呢?首先是动作幽默。比如说《大象艾玛》这本书,当艾玛跌了一跤,很多小朋友就开心地笑,有的站起来模仿大象的样子。他们除了喜欢看这些动作的幽默,也喜欢肢体动作引发的一些幽默。对于习惯用感官还有肢体来探索图画书的文字和图画的学前幼儿来说,身体动作的幽默有非常强的吸引力,跟我们大人口语的幽默其实是非常不一样的。当我念到这个画面的时候,孩子的反应非常热烈,《大象艾玛》在2000年我做实验时,跟《圆白菜小弟》就是前面的一两名。大象摔得东倒西歪,小朋友也笑得东倒西歪。6个月或者一岁的小孩是可以欣赏动作的幽默的。
另外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以动物为主角,幼儿非常喜欢看到一些动物的故事,他们会有非常亲切的感觉。比如说米米系列的主角是地鼠;《看起来很好吃》是霸王龙。《图书馆狮子》是狮子,《吃六顿晚餐的猫》是猫等等。
还有一个共同点,这些书的文字叙述都非常具体简单。我们也可以用另外一个字,就是很精炼,具体简单的文字能够让小小孩可以非常快速地进入故事的情境。比如《好饿的小蛇》,第5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去散步,他发现一个带刺的菠萝,你猜好饿的小蛇会怎样?这种拟声字小孩子也是非常喜欢的。“啊,真好吃”。《圆白菜小弟》,我是用日文版在台湾翻译之后念给小朋友听的,比如猪山大哥问大猩猩吃了会怎样呢?圆白菜小弟说就是这个样子。小孩子看到这样的画面反应就非常热烈。
米米系列里,米米《坐马桶》,五味太郎的《大家来大便》,《是谁在嗯嗯在我的头上》,这些书名一念小朋友就非常高兴,这些被大人认为不雅的题材往往最受幼儿的喜爱。我在印刷厂跟新竹的同事通电话时,提到大便故事一箩筐,在场的印刷厂的工人都笑出来,大人觉得我们不应该讲出来这两个字。
我们的身体也会发出一些声音,孩子对于跟他们的身体切身相关的一些事情的主题也会反应热烈。
适合小小孩的文字。我们还发现孩子喜欢的书里常常会问问题,而且一直重复关键的词句。为什么为小小孩创作的书要这样重复地问问题呢?因为这些小小孩很容易分心,如果我们能够借着问问题押韵、节奏、重复关键词句等这些手法,即使3岁的小孩也可以欣赏图画书里面的幽默趣味的。
《我不知道我是谁》,比刚刚说的这些书的内容稍微丰富一些,可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它就是在拼命地问问题,这样很容易让孩子立刻进入书的情景。“我是一只猴子吗?”“我是一只树袋熊吗?”“我是一头豪猪吗?”再比如《小便的故事》,猜猜看谁在水里小便。念书的时候全班的小朋友一起立刻回答,有些猜对有些猜错,这种互动非常热烈。《好饿的小蛇》也是小朋友反应非常热烈的书。
重复可预测的故事。通常我们说因为小小孩的智能发展有限,所以如果故事的每一页都是新的故事情境,对于小小孩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他没有办法从这个故事情境立刻跳到完全新的故事情境中去。所以,必须这一页是这句话,下一句话还是重复上一句的百分之八九十,只是稍稍有些不一样。孩子在熟悉中,才有能力去一点点地接受不一样。到最后的地方或者是某个关键的地方再有一个惊喜。
节奏韵律。因为小小孩接受新的情境或者是文字有一定的困难度,所以我们在节奏上其实是要让他有一个规则性,让他有一个熟悉度。节奏韵律对于小小孩来说是特别重要的。这本书大陆没有出版,但是是非常好的一本书。《永远的儿歌》,比如“小老鼠上灯台”这种有押韵的儿歌,其实就是小小孩最需要的一种门类,这些节奏韵律可以让小孩子感觉琅琅上口。
我们要鼓励自己本土的类似《永远的儿歌》等这样一些古老的经典的儿歌,对于国外翻译的,除非能够真的找到很好的译者,才能把原汁原味的东西译过来。所以,有关韵文的部分,还是要念我们本土的东西。
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生活。6岁以下的幼儿,他的思考完全是思考他自己本身,到了小学一二年级,才开始能慢慢地有思考能力去思考他自己以外的世界。所以在幼儿阶段,我们提供给他的图画书一定是绕着他自己本身的生活、他所熟悉的人、所熟悉的一些人事物为题材,最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我们关怀一些弱势或者关怀一些跟我们不一样的人,这样题材的书比较建议在小学最好二年级以后再介绍给孩子。孩子本身就很爱模仿,也很爱模仿父母的动作,所以当他看到一个故事,在他的情绪发展上可以得到一些抚慰的作用。
再就是拟人化的情节,这个也是符合孩子的需要。幼儿是无法识字的,通常由大人念书给孩子听,孩子用耳朵来听。所以这些文字本身应该是可朗读的文字。通常一本书出版之前,我们的编辑要反反复复地去朗读,看是不是顺畅。
有趣的声音效果。《丢饭团的笑婆子》里就有很好玩的声音效果,在中班、大班的反应是非常好的。米米系列里的“啪啦、哗啦”的声音也很受欢迎。还有与常态不同而让孩子感到好玩的,像《冬冬,等一下》。通常孩子看到谁被谁吃也会觉得很好玩,有个老婆婆吞了一个苍蝇,这样的题材就非常吸引孩子。
还有像狗变成医生这样的书,画面够大。这样的书,当我们念给孩子听的时候,孩子很容易进入这个故事的情节,不用依赖画面的细节。这些色彩也是孩子能够被吸引的一个因素。还有一些日文书。
再有就是令人惊喜的快乐结局。
如果大家有经验到幼儿园念书给小朋友听,当你看到孩子对这些书的热爱,我想你也会跟我一样深受感动,毫不犹豫地蹲下来重新走入孩子的阅读世界。12-21 13:00 -
元元 2楼我来了解学习一下。12-21 13:23
-
水影 3楼很受用啊,特别是我们宝宝还小的时候,选书的时候,都是我们的角度去选的。12-21 13:44
-
lynn027 4楼看到排名的当时就想这是怎么评出来的,可靠吗,看了楼主分享,不在怀疑了,赶紧买。12-21 14:15
-
青出于蓝 5楼实用的好文章,先收藏,仔细来读,受益。12-21 14:21
-
原元妈 8楼学习了~~~~~~12-21 14:46
-
happy栋阳 9楼谢谢分享,不错的文章!12-21 19:06
-
凌恰 10楼孩子们的喜欢往往跟我们不同啊12-22 08:59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