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兰河传》--曾经的曾经,历史的回忆
看1605 | 回复7
-
绘本被誉为老少通读的书籍。简单的文字,寓意深刻,充满童真的画面,让每一个人内心充满热情。而每一个绘本故事,都可以延伸出更多寓意,更多个可以延伸的故事,让人深省,又启发思维,感染周围,渗透灵魂。
和女儿一起翻看《北国的小城》,被里面的每一个画面,每一页的故事,所触动,那就是70后的曾经啊,70后所经历的童年。那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玩具,没有满眼的高楼大厦,没有可口的美味,有的就是满院子的奔跑,有的就是路边很多东西都能拿来动美味的零食。而现在的00后,他们是感受不到那种奔跑的乐趣,寻觅的乐趣。有的只是努力学习。
呼兰河!其实并不是一条河,而是一个地名。作者萧红的童年在哪里读过。那个时候的冬天,天寒地冻,男人们为了生活,经常冻得手脚皲裂。而我记得,虽然我小时候,没有手脚皲裂,但有几年脚有冻伤的情况。没有钱买很高级的鞋子。孩子不理解,那么冷不再室内待着,跑出去干什么?看着图片里的人们竟然胡子冻出冰溜子,竟觉得很神奇。也想冻冻。
70年代的时期,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百废待兴的时期,很多小城镇,人口不多,相对于集中,路况不好,房屋破旧,商户集中,物质匮乏。就像书中说的,两条大街就可以逛边小镇,路中间的泥潭,更是让路不好走,各种东西掉进去就出不来,扶着墙壁过。跟儿时记忆一样一样,那时冬天,家里的脏水都到到小路上,然后结成厚厚的脏冰,等春暖花开后,发出臭味,并且路也脏兮兮的。边读边给孩子讲,这是真实的,妈妈的童年也差不多,孩子不理解,为什么不去修路,为什么没有下水,为什么没人管。这就是年代不同,生活状态不同,一个时期造就的人物和内容都不同。
每家每户,几乎都好几个孩子,大孩子欺负小孩子,小孩子哇哇哭,又一个真实写照,童年就在互相嬉笑打闹中成长,而那时的妈妈们,永远都是忙到的,忙着家里,忙着生计,不会太专注一孩子们的学习之类的,那时的孩子都是随性的长大。读到这里,自家孩子很是羡慕,现在的她,想出去玩,都是妈妈陪,如果想要跟小朋友玩,都得先预约,因为周末的时间,都被各种课外班占领了,没有了童年奔跑嬉闹的快乐。孩子希望我多生几个,这样就不用天天盯着她学习了。太强悍的道理,现在一个孩子,一群人围着转,一堆人管,并且大环境又让家长只能这样去追求,要不就会感觉到人家孩子都各种奖状各种表扬,为啥我的不行?所以孩子更少了快乐。而那时孩子多,大人都管不过来,也没有注意到需要如何细微的去管理,去安排打算孩子的人生。又一个年代不同,对其文化教育的不同。而感觉那时的孩子更有创作性,现在的孩子没有了危机意识。
一面读着, 一面回忆着,讲给孩子,我与作者基本一样的童年,一样曾经发生的故事,兴许困难贫穷多了些,但更多的是快乐,也让孩子知道了,不同时期人们生活的方式不同,教育不同。
大人读着可以忆苦思甜,回味曾经的酸甜苦辣,而孩子呢,对曾经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对长辈的尊重,对那个时期更多的了解,让时间不成为代沟,让现代与曾经想结合,让阅读更快乐。
12-22 09:40 -
很有年代感的绘本,喜欢。12-22 10:53
-
真是好精美的感觉12-22 14:17
-
很棒的一本书呢,真喜欢。
12-23 09:18 -
这本书的内容是非常不错的12-25 23:02
-
这书太棒了12-26 11:26
-
这画面太精美了12-28 09:15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