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做父母就对了》:赴一场自我修行
看2305 | 回复14
-
爱洛公主 楼主做父母,貌似很简单;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真正的父母。拿到中信出版社《这样做父母就对了》之后,一口气读下来,有一种酣畅淋漓,却又有些如鲠在喉的感觉。
首先来看这本书的名称——《这样做父母就对了》,再看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你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感觉,貌似更容易读成“父母这样做就对了”?至少,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把书名看成了“父母这样做就对了”。
既然有人很容易把这本书读成“父母这样做就对了”,可编者为什么照样不按常理,非得设计成《这样做父母就对了》?读完这本书以后,就会给你答案。
这本书很奇特,她不是一本简单的理论书,也不是一本故事书,更不是文学书,而是一本集教育、心理、亲子关系与一体的综合百科书。
这本书由《婚姻与家庭》杂志《心理会客厅》栏目的文章集结而成,杂志社总编辑刘萍主编;华人世界国际级NLP(神经语言程序学)大师李中莹、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著名心理学者张怡筠、资深心理咨询师赖佩霞等口述完成。
因为是集合了众人智慧,所以在这本书中,围绕着儿童教学、家庭关系、相处之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剖析。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
在这本书中,读者还可以深刻的体会到:“中国最需要治疗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家”、“当冲突发生时,如何做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给孩子爱和自由”、“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实际案例,来解读这些看似浅显,却不容易完全执行的道理。例如,在“中国最需要治疗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一个章节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综合评审专家王健结合自己在心理门诊工作十几年的案例分析,所谓“问题”孩子,其实背后都是大人出现了问题。“很多父母秉持错误的信念,缺乏共情的能力,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被接纳的环境。”因此,中国真正需要治疗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被猛地一击。平时,我们都在用所谓家长的威严,来给孩子说教、指正,其实,是我们自己没有给孩子做好正确的榜样。例如:父母过度的焦虑,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父母错误的想法,影响亲子关系;父母错误的信念,影响孩子建立核心信念;父母只注意学习,会毁了孩子的情商和人生。
北京大学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兼任儿童心理科主任、教授刘华清也表示,“中国亲子关系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妈妈焦虑”。不稳定的情绪,会堵塞爱的通道。作为父亲,要提供好的环境,让妈妈情绪稳定,进而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安全的环境。
这本书每一个章节,都是专业人士经过多年经验提炼出来的精华。
在每一个章节开始之前,有对该段文字作者的介绍以及他们的观点。这些精华观点统领整段文字。例如,赖佩霞在她的章节中,告诉读者要“放下父母的不快乐”。她说:“如果你的父母充满哀伤、落寞,你敢快乐吗?答案是‘很难’。但如果我们成年后,能与内心深处的父母和解,摆脱他们带给我们的不快乐,幸福就会翩然而至。”
估计每一个在小时候曾经与父母有过“隔阂”、现在成长为父母的人,读到这段话,都会泪流满面。
再次回到这段文字的开始,为什么编者执意要把这本书的名称定为《这样做父母就对了》,而不是“父母这样做就对了”?我个人认为,编者是想告诉所有的父母,不是所有父母都能被响当当的成为“父母”,只有懂得了如何做,才能是合格的父母。01-11 17:17 -
爱洛公主 2楼再一次受到启发01-11 17:18
-
有城 3楼很棒的一本书尼,不错的。01-12 12:20
-
xuanxuan0426 4楼很受启发的书,不错01-12 13:05
-
小小菲儿 7楼这本书是要父母好好学习的01-14 22:15
-
小雨滴儿 8楼需要救治的真的只有家长!01-14 22:24
-
ttxs 9楼来学习01-15 06:47
-
如果1984 14楼这本书不错01-15 14:48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