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原生家庭的养育》——超越原生家庭,成为更好的父母
看4796 | 回复7
-
原生家庭, 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以前我对这个是没有什么概念的,随着育儿知识的了解,才逐渐知道这个词,并且找到了很多问题的根源。
印象很深的是伊能静在TED上的演讲,讲述的就是她的原生家庭给她所带来的的伤害。 小时候因为母亲生不出儿子而被抛弃,对她的伤害是非常深的。以至于亲手放弃一段22年的婚姻。后来她去印度学习,重新找回自己。伊能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赢回来。童年时期受的伤,你要自己去疗愈。
为人母,我们一方面要去疗愈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一些伤痛,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自己给孩子造成伤害,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毫不犹豫就申请了。
因为书中内容很多,我就继续根据目录来讲一讲我的感受吧。
第一部分是讲父母与孩子之间隐藏的交流,有些影响就在不经意间。
父母的言行塑造孩子 ,这个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触,孩子就是我们的镜子。我们的一举一动,行为、做事方式都会被孩子所效仿。
父母再现其童年,这个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触。我有时候就很明显有感觉,当我跟孩子在进行沟通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是我小时候面对着一样的场景。我需要很努力的控制自己,才不会说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话。虽然其实我的童年相对已经比较幸福了,只是父母还没有意识到语言的伤害性。
第二部分是讲打破复制的恶性循环,这个从字面也是很好理解的。我们要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第一直觉就是不要做父母对我们做过的事,或者说是做父母没有对我们做的事。其实这样并不一定能有效果,因此更有效的方法是去回忆童年,寻找我们受伤害的根源,从而才能更好的改变这些行为。
第三部分是讲成功教育孩子的方法。这一章内容比较多。我们作为父母,在孩子小时候要尽可能的给予更多陪伴,这样孩子长大以后我们才能少操心。为了孩子花费时间是值得的,要尽量避免用所谓的合理的理由不管孩子。对待孩子要有规矩,有权威的进行引导。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放弃取悦孩子,让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四部分是实用指南,首先用测试来让家长更好的了解自己与童年以及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然后直截了当的告诉父母,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哪些事情。如果说前面的很多理论方法,让你有些晕菜,那么我觉得这最后一部分只要记住照做就可以了。
最近我在清理我自己的育儿书,一部分原因是觉得自己实践不够,有些浪费资源,另一方面是希望可以造福更多孩子。我觉得只要我们愿意去做改变,那对于孩子、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就是好的。虽然原生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很难轻易消除,但是我们在为之努力。
感谢地带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提供的试读机会。10-30 18:14 -
一定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10-31 10:06
-
是父母学习的好书11-01 07:52
-
这本书值得一看11-01 10:18
-
原生家庭,真的是太重要了。11-05 14:23
-
有机会要学习一下11-05 15:46
-
我也一直听原生家庭,也一直没有了解过这个意思11-15 11:29
-
这个好11-15 12:11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