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孩子应该多鼓励少批评吗?】+鼓励,给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看3809 | 回复17
-
skwone 楼主
对孩子应该多鼓励少批评吗——鼓励,给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在成人的世界里活久了,再把成人世界里的思维定式带给小朋友们,是我一直都不愿意的事,但是不论我有多不愿意,有时总是难免落入窠巢。就像很多人都觉得:小孩子的世界就是非黑即白单纯的“二元论”,所以教育孩子也应该采用“二元论”的思维,做得好就表扬,做得不好就批评。我以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可是却没想到过,我的孩子会因为这样的方式觉得挫败。
直到我的孩子,与我面对面,大声地向我抗议:“为什么妈妈总是说不可以、不要,妈妈可不可以不要再说不可以和不要了?”这句话像无声处的惊雷,直直劈在我的心上,以至于不得不反思自己——当你把杯子打碎的时候,除了对你说不要在桌子边上玩,我还可以做什么;当你跑步摔倒的时候,除了对你说不要跑,我还可以怎么提醒你;当你偶尔想偷懒的时候,除了对你说“再坚持一下、“不要放弃”,我还可以怎么鼓励你继续走下去……
于是我抱起你,让你坐在我的腿上,你靠在我的怀里,问你:“妈妈说不要、不可以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三岁多的你,抬起头,看着我的眼睛,很认真地告诉我:“我就会很不开心的。”
原来如此,我忘记了,尽管你只是个小孩,可是也有自己的情感,也会在被我批评的时候不开心,哪怕这批评是出于我的善意。于是我捋了捋你的头发:“对不起,妈妈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想过你的感受。”
然后你很大方地告诉我:“但是,我就不开心一下。如果你后面抱我,我就开心了。”
“那妈妈再问你啊,你上次把杯子打碎了,那个时候你心里在想什么啊?”
“嗯,我就有点害怕。”
“为什么呢?”
“因为杯子碎了。掉在地上然后碎了,所以我有点害怕。”
“是因为杯子摔在地上,声音很响,让你有点害怕?”我以为你会怕我说你不小心,没想到你最害怕的不是我,而是碎掉的杯子这件事。
你点点头。
“那妈妈后面是不是还说你了,批评你不该在这里玩?”
“嗯,但是因为我犯错了。我把杯子打碎了,所以妈妈才说我的。”你跟我说的这句话,正是上次我教育你的那样:妈妈说你不是因为不爱你,是因为你打碎了杯子,妈妈才批评你的。但这次,我决定把对话深入下去。
“你打碎了杯子,已经很害怕了。那妈妈批评你以后,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你嘟囔着什么。
“嗯?不好意思,妈妈没听清。”
“我有点点伤心的。”你不好意思地把头扭过去,手里摸着小卡车。
“那你觉得,妈妈怎么做你才能不伤心呢?”
“嗯……让我把地上的水擦掉,把碎掉的杯子丢掉……然后抱抱我。”
“好的,妈妈知道了。”其实,在批评完小朋友之后,我让他拿来垃圾桶和毛巾,我收拾玻璃渣,他来擦水。
“妈妈,告诉你个秘密哦:我不是故意打碎杯子的。”过了一会儿,你在我耳边悄悄跟我耳语。
现在,轮到我来反省自己当时为什么要因为你的一个意外而“大动肝火”了,我可以给自己找很多理由:玻璃杯碎掉了很危险,我第一个反应是你有没有受伤;类似“小心点”的话说了无数遍,你还这么不小心,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在听我说话;妈妈刚刚收拾好房间,你打碎杯子,地上都是水,有没有尊重过别人的劳动……种种理由叠加在一起,上来的第一句话语气自然就是带着怒火和指责的,并且,这些理由后面都有一个万能的挡箭牌——爱。因为爱你,才会担心你受伤;因为爱你,才会希望你听我的话;因为爱你,才会教你尊重别人……不过,借着爱的理由,就可以理所应当地批评你爱的人,让亲爱的人伤心难过吗?
和你谈完话的我,可以明确地告诉自己:不是的。因为爱一个人,所以让他伤心,这是什么强盗逻辑啊。爱一个人,是真真切切地关心他,教会他有担当、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是关心他有没有被玻璃渣划破,是告诉他意外时常发生,也是告诉他要把自己打碎的东西清理掉。
和你说了一番话之后,我觉得每一个小孩天生就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包容,也比我们做大人的更懂得什么叫无条件的爱。我很感谢那个向我抗议的你,勇敢而坦诚,让我正视为人父母的不足之处。于是像你说的那样,我在最后给了你一个大力的拥抱。
这件事过去了一段时间,机缘巧合之下,我了解到“正面管教”和“积极养育”的概念。这两个概念,让我们的亲子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质量的层次,也彻底颠覆了我的育儿理念。
回到这个话题本身——对孩子应该多鼓励少批评吗?
仅仅针对我家的情况而言:鼓励的话儿要多说,说得清楚明白且发自内心;批评的说教不要说,忍住本能反应不去批评孩子也是家长的修为,因为当孩子犯错了,他们是第一个感觉到自己已经做错事的人,无意义的说教不会帮助到他们。
一般情况下,当孩子犯了错,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去批评他们,这是在拿成年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在拜读完《正面管教》和《积极养育》两本书后,我才明白,成年人眼中的错误未必代表小孩真的犯错了,比如小孩跑步摔倒了,这可能只是小孩还没有完全发育好,身体和大脑配合不协调而已。所以,第一点是要分清小孩的行为到底算不算犯错。第二点是要分析清楚,小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动机,找到动机之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案(《正面管教》的书中提到了四个动机)。在这个过程里,批评从来都不能提供解决方案,批评只是对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的现象的一种反馈。这种反馈的价值因人而异,如果仅仅借用批评表达对孩子的不满,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的话,这样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孩子永远不是成年人情绪的垃圾桶。
我这么说,不是说孩子不需要批评,而是批评的方式不止一种。有的时候,当孩子们做错事了,那么该事所导致的结果本身对于孩子就是一种无声的批评。举个例子,比如没有按时完成功课、没有好好听课,考试考了很低的分数,那么很低的分数本身就是对孩子不努力的批评,这个时候,做家长的应该和孩子一起找到考试为什么不合格的原因,而不是说为什么人家都能拿到高分,而你只考了这么点分数。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的是:孩子也是有自尊的。拿到低分已经很伤害自尊了,如果家长不能理解这一点,还要踩上一脚,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尊会越来越低,这也意味着孩子会逐渐自暴自弃(当然也不排除有知耻而后勇的孩子,不过话说回来,育儿不是搏概率~)。有的时候,让孩子直接承担事情发生后所引起的后果,不正是在教会孩子们应该如何承担责任吗?当然,批评的表达也不是只有“不要”、“不可以”,就像我三岁多的儿子抗议的那样,如果小朋友真的做错了,那就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你要…”、“你可以…”,随着孩子年岁渐长,我们甚至会和他一起,对他的错误进行头脑风暴,让他自己思考一下,还有没有更多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是反思,也是学习的一种。
“正面管教”中有一点——即,“鼓励是对行为改善最强有力的激励因素,鼓励会消除孩子对不良行为的需要”。我们的鼓励,无形中告诉孩子我们一直都在关注着他,真诚的鼓励,也是对孩子一种积极的回应。
当然,这么说也并不代表我会巨细靡遗地鼓励我的孩子们,但是只要他们“呼唤”我,我都会给出及时的回应,并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真诚且清晰的鼓励他们(有的时候,都不一定要给出表扬的词汇,哪怕把一件事说的很具体,孩子们也会觉得原来爸爸妈妈一直有在关注我,从中感受到鼓励),而当他们做错的情况下,我也不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批评他们(事情如果很严重,首先应该制止,而不是批评问责),先厘清孩子们行为背后的诉求,再和他们心平气和地交流,讨论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解决方案。
《正面管教》和《积极养育》两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启发,不是教我怎么去做家长,而是教我怎么去对待身边的一切大事小情。如果你不知道怎么说话合适,那就先不要说,尊重你自己的情绪的同时,也是尊重对方的表现;在说话之前要想好,还有没有更有效的表达方式,这个有效,是长期有效,还是短期有效;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温和而坚定。
其实,按照我的思路——育儿是自己的修行,育儿即育己。每一个家长和大人,曾经也都是孩子,我们曾经被怎么对待,不管好的还是不好的,都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所以所谓的“正面管教”、“积极养育”,又何尝不是在弥补我们心中那个曾经未被“正面”、“积极”对待过的孩子呢?
后记:
那个朝我抗议的三岁多的小孩,现在已经是初中生了,在他成长的每一天里,我无时无刻都想让他知道:我们对他的爱,是终生且无条件的,但同时,我们的原则也很清楚。哪怕你打破了原则,我们也依然爱你,但你也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在他成长的每一天,我都更坚信这一点——一个被正确鼓励的孩子,是不会通过不当的方式向我们表达自己的诉求的。我希望,这点来自家庭的爱,能够成为他的慰藉,让他走得再远,都不会迷失方向。
02-25 11:21 -
冰钰愛玥 2楼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正面管教,能快乐的家庭氛围下长大。02-26 16:23
-
橙子12 3楼亲,不愧为四个孩子的妈妈!向你学习啦!02-26 16:38
-
郧丽 6楼第一反应确实是这样的
也是需要先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02-26 22:31 -
哈哈娘娘 8楼我姑娘也是碰碎两个杯子了
我没责怪她
过了很久她问我 当她做错事情的时候妈妈为什么没有生气和凶他~
en 正面管教这本书确实很有用
我也一直在学习中02-27 07:58 -
简简2004 10楼《正面管教》这本书很好03-04 15:51
-
隶涵妈妈 11楼感谢亲爱的分享给我们如此深刻的育儿心得。育儿是我们的修行,强盗的逻辑这些都太形象了,我太惭愧了。管教不是指责不是吼叫,更应该是理智地面对和帮助孩子分析,孩子大了该承担的责任通过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也是孩子必须要明白的道理。这几天再好好的看看这本《正面管教》再通透地理解其中的许多观点。03-04 16:09
-
姗儿宝贝08 12楼如果亲不说,我还真以为亲的孩子是三岁多呢~
03-04 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