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河南(七)——穿越千年,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看1162 | 回复4
-
WYH_0411 楼主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离我们住的酒店非常近,一公里左右,我们是步行到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去的。逛完博物馆后,我们又回酒店睡了个午觉,真是十分悠闲的生活节奏啊,没有办法,人家那爷俩不想累着自己,那咱就悠哉游哉吧。
隋炀帝,谥号为炀,这个谥号就很能体现人们对他的评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隋炀帝开疆拓土,一统天下;重视教育,开创科举;建造东都,迁都洛阳;远征高句丽,非常富有政治远见。而且,他修建了隋唐大运河这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隋唐大运河的开凿是为了沟通南北方之间的联系,它以洛阳为中心开凿的,向南北两端延伸,南一直延伸到了余杭,北到涿郡,就是今天的河北涿州和北京一带。隋唐大运河自开凿以来,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交通运输、灌溉排涝、生态调节的综合功能,也是国运央央的真实写照。
洛阳形胜天下,地理位置优越。在古时候,黄河和洛河共同流经的地方称之为河洛。河洛之中的洛阳土地肥沃,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南望伏牛山,北依太行山,四面环山,又有黄河之险,自古以来就是建邦立都的首善之地。古之王者,要则天下之中而立国。西周开始营建东都洛邑,自此确定了洛阳”天下之中“的政治地理位置。在这样一个传统天下观的指导下,洛阳十三朝在此建都,105位皇帝在此执政,著名的”五都荟洛”说的就是洛阳的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
隋唐大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以洛阳为中心开凿,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组成。通济渠、邗沟是隋炀帝在公元605年下令开工的。公元608年隋炀帝又开始下令开凿了永济渠,专门用来北上攻打高句丽。公元610年疏通了江南河。自从,隋唐大运河全线贯通。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这也是隋炀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加强南北方之间的联系,同时维护北方边疆地区的安全,下令开凿的这样一条运河。
隋唐大运河的营建采用了很多有智慧的技术。当时人们采用的筑堤技术板筑技术。所谓板筑技术就是把土压在两块木板之间,再用杵把土捣坚实,使之成为坚实的堤岸或者墙体。
隋唐大运河黄河处因为泥沙较多,水流缓慢,河道容易淤积。水利专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宽阔的河道变窄,水流变急,再用成排的木桩来护岸,这项技术被称为“木岸狭河”。
从隋开始隋唐大运河运送粮食物资都是用直达运输法,就是把粮食和物资直接从始发地运送到目的地。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这种方法并不经济,而且损耗比较大。所以在此基础上经历了两次变革。首先把直达运输法改成了分段运输法,在不同的河道采用不同的船只来运输物资。
后期,在分段运输法的基础上创造了转搬法,根据各个河段不同的地形、水势等特点,比如雨季的时候水量大,旱季的时候水路干涸,人们在大运河沿岸设置一些仓库,不适合漕运的时候把粮食物资储存在岸上的仓库里面,等合适的时候再行运输。
开始的漕运在运输的时候,物资都是散运,这样物资损耗丢失的比较多。后来人们将散放的物资用麻袋和蒲包把物资装起来。方便沿途装卸和搬运;散运转为纲运,每十船为一纲,每纲派了300个槽卒,300人押运,同时还设立了一个武官来管理,即水陆转运使。后来又发展了盐运转运使之类的,我们看书看电视经常能够看到听到这个官职名称。
隋朝的粮仓分为两种,一种是官仓,为国家仓库,支配权也是属于政府。第二种为义仓,为民间所建。丰年的时候各家按照贫富等级抽粮,将这些粮食交于义仓,并派专人管理。洛阳周围有很多大型粮仓,专门储备各地调转来的物资,这就是隋代著名的六大官仓——含嘉仓、回洛仓、黎阳仓、洛口仓、河阳仓、常平仓。而且,运河沿岸还有很多转运库,这种仓库结合的运转体系大大提高了漕运效率。
辛老师雷老师给我讲了很多知识,隋朝储藏的粮食足够李世民时期的臣民吃20年,这个数字是多么庞大。但是,隋炀帝施暴政,只知道存储,不给老百姓吃,以至于饥民四处流落。后来,瓦岗军抢夺了粮仓,开仓放粮,吸引了大量的饥民加入队伍,可怜可叹。李世民建国以后,吸取了隋朝的教训,把粮仓改建在城内。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里有回洛仓的遗址示意图,面积有现在5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几百个仓窖,整个回洛仓存储的粮食有3.55亿斤,足够洛阳居民半年的食用量。因此回洛仓也被称为“天下粮仓”。
粮仓选址在地势高阔平坦,远离水源的地方,底大口小,并对窖壁进行一系列加工,使之平整光滑。然后还要再做一系列的防潮处理,比如火烤、铺设防潮层等步骤才能储存粮食。1971年考古发现,含嘉仓里面数万吨粮食。这些有着千年历史的粮食,经过检测还要52%的有机物。
隋唐时候大运河上 的船只航行速度比较慢,而且航行时间比较长,在地形比较复杂,水流比较湍急的地方,需要船工拉纤前行。这个拉纤,我们2020年暑假湖北恩施行,在神农溪看到过世界上仅存的船工拉纤,还听到过船工号子。
隋唐时期的洛阳城经济繁荣,人们生活富足,这一切跟隋唐大运河都有很大关系,“要想富,先修路”。
隋唐大运河,在北宋时期随着政治经济中心转移到汴梁,所以部分河道淤塞被废弃,元代裁弯取直,形成了现在的京杭大运河。中国大运河2014年在第38届遗产大会上成为46项世界文化遗产。走出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仿佛穿越了千年一般~~~~~~
成立了一个公众号,陆续收录了我们走过的那些城市游记。大家可以来看看,有没有你需要的攻略
02-25 10:51 -
鸭丫0815 2楼第一张感觉到了气势磅礴02-27 15:23
-
熙笪 3楼看来,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博物馆。03-06 15:28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