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绘本《尼尔森老师不见了》——和孩子的相处之道
看5129 | 回复0
-
爱子乐 楼主
和孩子相处是门艺术,可惜并非人人都是艺术家,我们可亲可爱的尼尔森小姐就不是。207教室的孩子们之所以变成全校最不听话的一群,和尼尔森老师有直接关系……不,我干脆说吧,是她一手造成的。
每位老师在最初走到孩子们面前时,大约都设计过自己的形象。尼尔森小姐天性温柔和蔼,她有一箩筐的耐心和一车皮的爱,像一块随时准备融化的甜奶油。但是这样的形象并没有得到学生们的拥护和爱戴,一位只会说“YES”,不会说“NO”的老师值得尊敬吗?我相信不管世界上哪个地方,哪种肤色的孩子们,都会很快发现老师的弱势,并迅速接管现场。你相信吗?在一间教室(或一个家庭)这样的密闭空间里,需要一种气场上的均衡。如果房间里没有“领导者”,那么在下者就会上位来当老大。当孩子们占据了空间中的主导,我们习惯性地说他们“哎呀,怎么这么调皮啊!”并对此束手无策。
不是207教室的孩子们格外比别人调皮捣蛋,更不是什么道德品行问题。《尼尔森老师不见了》这部优秀图画书探讨的是你应当怎样阅读孩子的内心这一更深刻的命题。所以它不是专门画给从事儿童教育的人看的,对于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同样颇有价值。
相信尼尔森小姐一定在“如何当一个好老师”这件事情上煞费苦心,她原本的理想恐怕是要和学生们成为朋友的。事实证明只有满盈盈的爱并不能成就她的好老师梦,孩子们没有在她身上找到可以敬仰和跟从的感觉,失望的情绪相信一点也不比她少。尼尔森小姐错失了和孩子们建立良性关系的最初机会(也是最佳机会),并且一退再退,以致本书开始时局面已经积重难返,唯一的办法只能推倒重来。嘿,别小看尼尔森小姐,她还是能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想出(或逼出)办法的。“横空出世”的斯旺普老师就是她的杰作,尼尔森小姐通过塑造斯旺普小姐这一完全颠覆性的分身,最终收复失地,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首先我们要客观地承认,大人和孩子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大人小孩相处,有两种局面可供选择:1,让大人进入孩子的世界;2,让孩子进入大人的世界。前者有可能重复尼尔森老师的遭遇,后者是斯旺普老师努力打造的效果。在前者,教室是孩子的,主导权是孩子的,游戏规则是孩子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尼尔森老师在试图与孩子们建立平等关系时,忽略了老师的身份必须承担起教导的责任,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成熟的师长为他们指明道路,规范言行,必须在学生不断触碰老师底线时大声而坚定地说“NO”。否则就会如小河漫堤,错失成长的方向。
爱子乐绘本馆经典推荐08-13 10:18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