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孩子 许多月亮》赏析——发现孩子独特的差异性
看5498 | 回复1
-
爱子乐 楼主
《许多孩子,许多月亮》是由台湾留法艺术硕士蓝剑虹写的一本书,这本书告诉你如何欣赏和指导孩子画画,如何引导孩子萌动的审美。每个喜欢画画的孩子,都需要一双懂得欣赏的眼睛。
写了《爱弥儿》的卢梭说,“当小孩为了爱钱而爱钱的时候,他就不再是小孩了。”这意思是说,小孩喜欢糖,所以会想要有钱买糖吃,这个时候他是小孩,因为他之所以想要钱,是为了有糖可以吃。可是,如果他是为了钱而爱钱,这时候,他就不再是小孩了。因为,本真的事物(糖),被换取糖的方法、手段(钱)所替代了。
我们可以把这段话扩展到其他的领域去。小孩有很多种,有的喜欢数字的变化,有的喜欢文字的召唤能力,有的喜欢声音的美妙,有的喜欢颜色、线条,或是喜欢听起来很好笑的外国话,还有些喜欢动动跳跳和喜欢很多奇怪有趣的事情,就像小孩爱吃糖一样。由喜欢进展到学习,这个时候,就有了教育的出现。透过教育,人可以让他天生喜爱的性向、兴趣达到更好的发展。可是,教育像钱一样,是一种方式、方法。它是用来协助人发展他自身的技术。如果我们为了教育而教育,凡事都要询问有何教育意义,那我们就丧失了本真的状态了。钱是一种货币价值,它将所有物品,不管是一根棒棒糖、一本故事书或是一辆脚踏车,通通被转换成数字。当教育失去其本真状态,失去它作为一种协助人发展的技术、知识和探讨时,它就堕落变成了分数。分数像钱一样,把孩子喜欢的东西,英文、数学、画画、体育等等,都转化成数字。当大人、教学者和孩子自己,都是为了分数而学习的时候,就像为了爱钱而爱钱一样,教育背叛了孩子,而一切都变质了,就像卢梭所说的,堕落了,丧失了本真,也都不再是小孩了。
可以举个真实的小故事来说明“感受”。一天,给了教室小孩一颗牛奶糖。他含了糖,半天不作响,我问:“怎么了?”我担心糖是否噎住了。过了至少有半分钟以上吧,他嘴部肌肉动了动,好像那时他才回过神来,空出嘴和舌头,悠然地回了我一句:“哎哟,我在舔那个甜嘛!”这个回答是对“品味”──更是对“美学”一词的最本真的解释。因为所谓“美学”其实和“美”或是“丑”一点关系也没有,其古希腊辞源“aisthêtikos”,就是指“感受”(affect, feel, taste),是对各种不同事物、状态的体会。艺术教育即是在于此一培养感受能力的教育。透过感受能力的发展,让他所喜爱的东西更能和他结合成一个个体,让他所喜爱的东西完全融入他自身的发展之中,成为一种气质、个性,并从持续成熟发展的状态中散发出此一气质、品行。
此外,从“感受”出发才能理解真正的“差异”这个概念,使这个可能抽象的概念获得其具体性。最能说明感受和差异的密切联系的故事之一,是美国作家瑟伯(J. Thurber)的Many Moons。正确的中译是《许多月亮》。这个又简单也复杂的故事在说,小公主想要天上的月亮,希望国王把月亮摘下来给她。国王询问了很多人,但是每个人对月亮的描述不同,而且也都无法将月亮摘下。小丑知道后,心想,既然每个人对月亮的描述不同,那何不问一下小公主的想法呢?小公主伸出大拇指打量了月亮后,说:月亮是圆的、金色的、比我的拇指头大一点的。三个形容词,也是她对月亮的三个感受。小丑于是请工匠用金子打造了一个圆的比小公主拇指头大一点的金色月亮项链,挂在她的脖子上。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才是真正的重点所在,也就是何以会有许多月亮。小公主开心了,可是,国王还在担心,因为,等到晚上月亮出来了,小公主就会知道月亮并没有被摘下来。没有别的办法了,小丑再度询问小公主:“月亮已经被摘下来了,可是,为什么天上还有一个月亮?”小公主笑着说:“连这个你也不知道?牙齿掉了会在长出新的。月亮被摘下来之后,原来的地方还会长出新的月亮啊!”
月亮不再是一个,而是许多个:随着时间、地点、心境等的不同,月随心转。这样,我们就看到,从感受出发的看,可以导出无数的差异时刻。而且,更重要的是,差异性不是只有指两者之间的差异,它更指自身的差异。这是一种生成性质的差异。也就是说,不只是我和他人是不一样的,自己也在不断地处于自我差异化的过程中:我自身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植根于感受,于活生生流动的节奏之中在变化着。一颗糖、一弯月亮、一幅画,莫不都也是如此?而每个孩子不更是如此吗?糖,月亮和图画都值得细细品味和感受,每一个孩子不都更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爱子乐绘本馆经典推荐12-21 10:05 -
小小菲儿 2楼关于月亮的绘本我们都喜欢12-22 15:00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