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力与纪律----作者:罗玲
看4149 | 回复0
-
花海豚 楼主
权力与纪律
作者:罗玲
水果店里的权力争夺战
那天放学,跟女儿去蔬菜水果店,因为她说了好几天要买桂圆,我总忘。进去一看,桂圆很不好,有的都长毛了。我说不能买。她自然非常失望。过一会她接受了这个事实,可是又想买一种蜜瓜。考虑到她的失望心情,我同意了。谁想到她非要买最大的那个。我说,太大,吃不了该放坏了。她不由分说,一较劲抱起最大的那个,放到秤前面,还说,大的大家吃。我劝了几句,没用,就提高了嗓门,严厉起来,喊她的名字说:“买哪个我说了算,我是大人!”她也提高了嗓门:“我说的算!我是大人!”我说,“那就什么也不买了!”她站在那,没有动的意思。
我一看,这么下去,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不是我让步,就是她大哭一场。我决定想个办法。我调整了语气,说,“你有两个选择,要么你等我买点菜,然后咱俩去门口小超市买桂圆;要么现在挑个小的瓜,以后再买桂圆。”她依旧强硬地说:“不行,我就要大的,别的什么也不要!”我平和地重复了一遍,并说:“你站这好好想想。我去里面买点菜。”
我去挑了几样菜,我把西兰花掰下一小朵,回来时笑呵呵地给她看,“看,这有个西兰花宝宝!”她非常喜欢,称完拿在手里,挺美。我说,你怎么决定的呢?她说:“我要买个小的瓜,不买桂圆了。下次再买桂圆。”我说“好,你看哪个最小?”她挑个最小的。这时店里的阿姨开始夸她懂事,她被夸得高兴,还直说:“买小的,也大家分享!”人家又猛夸一通。
事后我想,这个事情里,做的比较好的是,我及时意识到了我陷入了“权力争夺战”的泥潭,看清了这不会有好结果,改变了战略。表面上看,我给了孩子选择,似乎放弃了一些控制权,但实际上,我恰恰是以这种方式暗地里掌握了控制权。
当然,如果孩子稍大一点,那他很快会识破这个虚假的选择,那就应该给一个更真实的选择,比如:“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买一个大瓜,然后今天和明天都只能吃这个瓜,不能换别的水果吃;或者你可以买一个小瓜,然后用省下的钱再买一样水果。”
另外,这个事的前提是,那天我确实需要买点水果。如果家里的水果足够了,孩子却非要买一整个大西瓜,那就一定会拒绝。当然拒绝也仍然可以不用强迫的方式,而是表面上给孩子控制权:“你可以在水果店里再多呆一会,我陪你,但是回家就没有很多时间玩新买的积木了;或者,你也可以现在就离开水果店,这样我们就有更多时间玩积木了。”
从这个事情我想到,管教孩子的一个“雷区”,就是跟孩子搞“权力争夺战”。一旦双方宣战,那么局势就会急转直下;而一旦能停战,跳出这个模式,那么我们就更有优势。避免了权力争夺战,就迎来了我们家长真正掌握权力、控制局面的机会。
为什么我们总是输掉?
每个家长都希望能更多地控制孩子,特别是中国的家长。我们的思路一般是:我是大人,我更有经验,知道怎样做才对,听我的话一定没错;我是家长,我如果不管就是失职,别人看到了会觉得我不合格,我自己也愧对家长身份;在孩子眼里,我必须保持绝对的权威,如果现在就没有权威了,孩子这么小都不听我的话了,那大了还得了,岂不是要无法无天了……
基于这些思路,当孩子做了跟我们期望的不一样的事情时,我们会本能地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亲临指挥、发号司令,如果孩子不能当即执行,那我们会继续发布一条比一条严厉的命令,我们的嗓门也会越来越大、汗越冒越多,我们把一段本应美好的亲子时间搞得充满火药味……但是结果怎样呢?我们有多少次真的赢了这场战争?孩子是否学到了该学的东西?是否在成长的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我可以想象,每天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家长正在跟孩子打着这场权力争夺战。我同样可以想象最后的结果:大人孩子都生气;即便我们最终成功地强迫了孩子,我们仍然有挫败感;孩子对我们少了一分信任、多了一分叛逆;孩子下次会做得更好还是更糟,我们对此仍然没有把握……总之,我们就像是诉诸武力的暴君一样,虽然行使了权力,却感觉输掉了这场战争。
为什么我们总是输掉?我们家长究竟该有多少控制权?我们的权威怎样才能很好地体现?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家长的确应该约束孩子,管教孩子的确是我们的职责。从孩子出生起,我们开始给孩子约束、制定规则,这些约束和规则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律、顺利成长,而且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对于一个小孩来说,他们甚至喜欢适当的约束和规则,就像小婴儿喜欢被包裹的感觉一样。当他们知道有大人在替自己防范着外面陌生世界的种种未知时,他们会感到更放心。
但问题是,管教约束孩子,家长常常把握不好控制的度和方式,于是就导致了跟孩子争夺控制权。
把握不好这个“度”,我们管多了,把孩子的问题变成了自己的问题,我们就是真的掠夺了本该属于孩子的控制权。而家长这样越权的结果就是,不仅自己累,而且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而对于那些我们应该控制管教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讲究方式,不会使用自己的权力,就也导致了跟孩子争夺权力——我们在抢一样本来就属于我们的东西。
我们感到输掉了这个战争,就是因为,当我们跟孩子做权力之争时,我们把孩子推到了敌对的立场上,这伤害了亲子关系,增强了孩子的敌对情绪,导致逆反心理。久之,就容易培养出一个处处叛逆的孩子。
并且,当我们降到跟孩子同等的高度去争抢时,我们总是显得很愚蠢——因为这种斗争局面使我们这些大人变得失控,理智让位于冲动,大脑开始退化成动物脑,忙于自卫和反击……打孩子通常就发生在这种时刻——抢不过,控制不成,实在没办法,就动武了。
所以,家长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学着避免权力争夺战——学会识别哪些是你的权力哪些是孩子的权力,并且学习更高明的控制办法。
我们有哪些办法?
那么,怎样才能在孩子需要管教时,不大喊大叫?不唠叨埋怨?不威逼利诱?
找准我们的权力所在
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哪些是我们的问题,哪些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哪些我们真的无法控制,哪些是我们必须控制的;哪些我们要当机立断采取行动,哪些要放手或等待……这值得我们家长好好交流探讨。
比如,我们可以决定给孩子准备什么食物,可以决定不让他吃什么,但是不能强迫他吃哪样、吃多少;我们可以决定早晨几点叫醒孩子,但是不能控制他几点睡着;我们可以提供乐观的情绪氛围,但是不能避免孩子哭;我们可以给孩子买合适的衣服,但是不能强迫他今天一定穿哪个;我们可以在他学习时,拿走干扰的东西,但是不能左右他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
所以,首先知道哪些是我们能做到的,哪些是不在我们控制范围的,然后就可以多在能做到的地方下功夫,而不必在做不到的地方跟孩子争执。
一些事情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不要给揽过来,变成自己的事情。比如,孩子忘带作业、不吃饱饭、不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晚上贪玩到点不睡……对于这类事情,我建议,1,事先跟孩子谈到可能有的问题,并尽量具体地制定规则;2,真的出了问题,不必马上干预,也不必生气地批评训斥,让孩子体验结果,并以真诚的态度对孩子的处境表示理解和同情,鼓励他自己想办法;3,找机会集中跟孩子讨论,总结事件,点评孩子的做法和解决办法,提出建议和更多的方法。
而另一些事情,我们必须果断干预。比如,如果孩子面临危险、损害自己的健康、影响公共秩序、损坏东西、伤害他人……那就要不惜代价强制管教。孩子衣服穿的少了一些,或许不必太在意,大不了淌点鼻涕。但是如果冬天穿单衣跑到雪地里玩,那就不怕他哭闹一定硬抱回来。
在具体生活中,怎样划分好这个界限,怎样归类,这需要我们自己慢慢体会、总结,并且,根据孩子的年龄来调整。比如,穿衣、收拾东西、上床睡觉、洗澡、写作业、叠被、洗衣服,等等,这些可能开始是家长的事情,然后家长教给孩子怎样做,再陪伴孩子做,再逐渐放权。最后,在某一个合适的时刻,我们会跟孩子说,“从现在开始,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了,你自己负责把它做好。”
对我们来说,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句话啊!
用选择权来暗中控制
在需要管教的时候,让孩子选择,就等于是放弃跟他争夺权力。孩子感觉到自己有了更多权力、有了力量,心理上会更容易接受管教。并且,让孩子选择,就是引发了他的思考。而当一个人思考时,他动用智力,他就不太会受情绪控制。小孩的脑子如果忙着想事,忙着权衡利弊,他都没空去闹了。
给孩子选择要注意几点:
1,
选项要真实,每个选项都要是家长真的能做到的。比如在水果店的情况,如果我说:“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你跟我现在离开这里,一个是我自己走,你留在这里。”小的孩子或许能被蒙住,大一点的孩子就明白妈妈不可能把自己留在这。所以这不是真实的选择,是一种变相的威胁。2,
选项最好跟现实世界的规则近似、相关。比如,告诉孩子,买小的就可以用省下的钱买另一样东西,这和平时消费的真实情况差不多,这样就对孩子有一些教育意义。让孩子选择不只是为了管教他,最好也真的能教给他一点东西。3,
要真诚,不要让他感到家长更喜欢哪个,希望他选哪个,那样的话,他一定选你不喜欢不希望他选的那个。也不要事事都给选择。选择权的方法只能在合适的时候用,如果用多了,让孩子觉得这是一种花招,就失去意义了。4,
平时无所谓的一些小事,不要给过多选择,家长给安排了就行了。过多的选择对孩子就是负担。
有关规则
随着孩子长大,我们会逐渐给孩子定一些规则。规则可能最初只是一些简单的要求,等孩子大些,慢慢加进去一些奖惩规定,最后变成完整一些的甚至成文的“家规”。有关规则我想到这些:
1,
跟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我现在就算是跟孩子一起制定规则了,比如她到点饿了不过来吃饭,最后饿哭了。等吃上了,我问她,下次怎样叫你你能过来吃,她告诉我一个说法,我说,好,从明天开始我们就这样做。我想,等她再大点,我就说,如果叫三遍不过来,那就撤了,等明天早晨再好好吃。2,
对太小的孩子可以提要求,但不必制定规则。因为我们知道就算制定了,孩子做不到,也是虚设,以后再真的想定规则反倒费劲了。对小的孩子,多以教给办法、正面鼓励为主。3,
拿什么惩罚呢?相比之下,中国家庭规则教育少,能制定规则的不多,能真的执行的就更不多。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家长似乎不知拿什么来奖惩。国外家庭里,多数用扣孩子的零花钱或增加家务活任务来做惩罚,用给特权来奖励。我们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平时就把很多事情明确下来,以便于奖惩。4,
规则也最好跟现实世界相关。比如,完成哪样家务才可以吃饭、整理好房间才可以出去玩、弄脏弄乱了就要多做清洁的活、弄坏东西要扣零花钱去赔,等等,以培养责任感,帮助孩子适应真实世界,早日独立。5,
规则可以变通。大人总是担心如果制定了,不做到,孩子以后就不会遵守了。我们仍然要求执行,但是可以适当变通,比如,孩子可以自己选择惩罚的方式、可以变通惩罚的时间。灵活,有人情味,让孩子在规则之内仍然有一些选择余地,这样就比较好执行,也少了怨恨情绪。
后果教育
现在大家常常听到后果教育的说法,不过中国家长能真的去做的并不多,因为多数时候我们不会忍心,另一些时候我们根本就觉得那些事情是家长的事情。我想,总的来说,中国的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承担后果,这样不仅培养了责任感,而且避免了一些因管教而产生的争执和不愉快。家长少替孩子善后、收拾残局,自己也会更轻松。有关后果教育:
1,
家长的态度很重要。有了自然后果,比如没吃饱饿了;不早睡,早晨按时叫醒,没睡够,等等,这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平和态度,表示同情和关爱,比如,说“看出来你很困呀,我有时睡晚了,也困得要命。没关系,我放点歌你就精神了。”
我想,即使我们不说“今晚早点睡”,孩子也会早睡的。家长千万不能气急败坏地数落:“看我昨晚说什么来的?”、“早就跟你说过,你不听!现在你知道了吧!”甚至,我建议,有时我们都应该装傻,假装不知详情。孩子这时一定很敏感,容易把家长的中性反应都理解为幸灾乐祸。2,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让他承担不同程度的后果。如果孩子小,很难理解自己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那么他就只是痛苦,感觉无助,没受到教育。3,
有了后果,家长可以等他感觉好一些时,引导孩子总结,想办法。这时也不必批评,因为我觉得后果就替代了批评和说教,让后果去说教,这就够了。这时最关键的,是鼓励孩子向前看,而不是对后果耿耿于怀——虽然我们自己心里仍然放不下。我们的态度是:太好了,下次你一定能自己做好了!4,
对已经很叛逆的孩子,少用后果教育,那样容易增加他的愤怒和叛逆。
权力的收放走向
我编的这个说法听着挺学术,其实道理很普通。对于权力,我们的感觉跟对金钱和生活舒适度一样,就是往上升级,我们感觉好;向下降,我们感觉比较痛苦。所以,对于孩子,最理想的是,随着他年龄增加,逐渐放权、给他越来越多的权力。
大家或许想,这是自然了。但有的家长是正相反,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他说的算,大了,发现有些惯坏了,于是开始使劲收回权力,限制越来越多,结果孩子感觉痛苦、变得叛逆。
当然,孩子大了,必然会多出一些新的规定。比如,孩子上学了,自然就多出了关于学习方面的规则。我想,新规则应该是伴随着更多的自主权,就是说,当孩子感到规则在增加时,他同时也要感到自由和权力也在增加。他多了学习方面的规则,同时他应该在日常生活上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力。这样下去,他就会感到自己在不断成长,他的自由和权力可以给他信心,帮助他应对新的挑战。
家长的权威
家长的权威究竟来自哪里?当然不来自说话的音量和巴掌的劲头,也不来自唠叨、数落、责备和自己不断被挫败的情绪,相反,这些都只能降低家长的权威。来自伦理道德的压力?孩子当然应该从小就学习关爱和尊重家长、学习理性地服从,知道应有的伦理道德,但伦理道德的约束并不能解决一切管教问题。孩子在心里都知道应该对爸妈尊重,但当我们在具体事情上有分歧时,如果我们不想完全限制住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的发展,我们就要想更好的办法,跟孩子协调、沟通,去解决问题,让孩子从中学到东西,而不是单凭伦理道德来制约。
我想,家长的权威来自很多方面:身教、魅力、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言行的一致性和一贯性、讲技巧有办法、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感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对孩子的真诚尊重信任理解和平等相待……来自所有这些家长身上的正向的东西。
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要想让孩子听你的话,更愿意跟你合作,前提是,你自己要处于积极、和谐、饱满充沛的状态。这时,你是有趣的,乐观的。你的脑子转得更快,随时都能想出各种办法,你举手投足都是魅力,你信手拈来的玩笑、游戏都是那么好玩,孩子身不由己地就在配合你,你几乎都没有什么管教的机会。
即使孩子真的需要管教,你因为有更多的自信,也就比较容易不去跟他争夺权力。你在给他选择、规则、后果时,可以做到以关爱、支援的姿态出现,把这些管教过程变得不像是管教。事情过后,你也能够不计前科,不做悲观的预期,以全新的眼光去迎接孩子的转变。
总之,家长心里那个满满的油罐,就是家长权威的真正来源。
所以,我们家长修心、养心,就是为了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为了给孩子的成长不断补充能量!
01-16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