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与孩子的成长》点燃我们心中的火焰
看6299 | 回复12
-
杨小妞 楼主
这本书本来是想要给妞爸看的,可是他实在是没时间去仔细看,这好像是个态度问题,可是我也没办法改变。他不看,只好我自己去看。可是一看进去,便真的被作者的育儿理念所吸引,可以说,作者的许多想法做法,也自己也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美国是如何教育孩子,看到这位在美国的中国爸爸如何教育孩子,感慨还是很深的。
第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关于教育的问题。作者说,教育并不是由老师来完成,而是自然过程在人身上的发展。老师的职责不是说教,而是为孩子在特别的环境中准备和安排一系列从事文化活动的主题。在孩子整个的教育过程中,他都遵循去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而不是将知识填鸭式的硬塞给孩子。孩子自己心中都有一个内在的老师,孩子自己教育自己是最好的方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关于家长应该做什么,其实还是引导,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这本书我看了有四分之三,对于作者是特别的佩服。他从小便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讨论,一起听音乐,一起做很多事情。很多时候,他能跟孩子讨论的问题,是我根本不知道,也从来没去了解过的。可就是在他与孩子互相聊天中,引申出来的各个问题,然后勾起孩子了解的欲望。这些,真的不是我们这些普通家长可以做到的。但是这个方法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然后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入手,可以激发孩子内心求知的欲望,让他们自己去了解。这比我们直接传授给他们知识要有效的多。
读到美国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其实还是特别佩服美国的教育制度的。像美国的小升初,基本孩子没有择校的压力,孩子也自然没有考试的压力。在中国,“小升初”之前要紧张地准备考试,而美国的孩子在“小升初”之前则有一番终生难忘的经历,那就是“自然课堂”。 另外,美国的学校更注重对孩子兴趣、自信、领导力、沟通力的培养,像他们从小就会准备演讲,去竞选自己感兴趣的职位,也会组建各种不同的兴趣小组,然后有详细的分工,俨然一个小社会,分工明确,细致入微。我想这是中美两国在教育上最大的不同吧,国内的孩子,除了学习就是考试,而对于这方面的培养,别说孩子,就连我们大人做起来都未必有他们小学初中孩子做的优秀。
关于体育锻炼和练琴。其实以前我有过想法,和妞妞一起跑步或者爬山什么的,但都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开始行动。可能是觉的她还小,也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太懒。不过看到作者文中用体育培养孩子的品格,让孩子用认真平和的态度去对待日常的练习,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而且也在锻炼的过程中,培养了坚毅的性格,这是最重要的。练琴其实也是这样,不在乎孩子的钢琴水平有多高,而是通过这方面的训练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作者与孩子在练琴方面的互动,我对于孩子的兴趣班选择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如同练琴,其实孩子特别希望在练琴的过程中,得到家长肯定的表扬。是友好的,真诚的,而不是敷衍的。可是往往我们有些家长有某些方面根本不懂,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使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当作者意识到这一点时,会和孩子一起听音乐会的光盘,会一起探讨关于音乐的知识,这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多了许多的兴趣和动力。有此老爸,孩子是多么的幸福。
仔细想想,作者的做法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应用。孩子上课外班、兴趣班,不仅仅只是为了学,而是可以从中得到乐趣。这其中则需要父母的陪同和加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像妞妞在学英语,她其实并没有把上课当成学习,而是一种娱乐。在家里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来几句英语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吧。我想,等到妞妞长大一些,再学习其它兴趣班的时候,妈妈一定也要像那位陪同孩子学习游泳的妈妈一样,花尽量多的时间去陪孩子上课,然后一同学习,一起研究,一起进步。
看完这本书,也感觉到了差距。为人父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是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作者能够把自己的女儿培养的那么优秀,有着许多我们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虽然国情不同,环境不同,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大的环境,但是却可以从自我改变、自我学习开始。
07-12 12:06 -
琳1琳 2楼很不错的书啊、、07-12 12:31
-
小小菲儿 3楼学习一下别人的教子方法07-12 13:40
-
琳1琳 6楼恩恩,看亲写的了,真不错。。
回复 2# 琳1琳
我觉的这本书真的不错。
杨小妞 发表于 2013-07-12 14:2407-12 14:37 -
happy栋阳 7楼很好的了解美国的教育的好书!!07-12 16:14
-
我心中的小太阳 9楼各国的情况不一样,教育制度也不尽相同07-15 15:21
-
chengbao1218 12楼一本书总能带给我们启示07-20 06:36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