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孩子的语言从自身做起
看7465 | 回复18
-
理解孩子的语言,看到这个书名就感到很吸引人,期待着从书中了解到孩子的语言。我们常常对孩子的哭泣、笑、害怕,特别是哭泣总是会感到很烦人,有些受不了,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那么如果我们指导了孩子为什么会哭泣的话,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吧。看到封面那幸福的一家三口真的是很温馨呀,感到他们一定是很快乐和谐的一家人。
侧封是作者的照片、简介及作者的心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本书一共通过十个章节来为我们讲解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十个章节的内容是:
第一章 我们能帮助孩子提高情商吗?
1 成熟的心智
2 相信自己
第二章 七个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困境的问题
1 他有过什么经历?
2 他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3 我想向他传达什么信息?
4 我为什么要对孩子说这些话?
5 我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有冲突吗?
6 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7 我的目标是什么?
8 七个需要牢记的问题
第三章 生命是动态的
1 我是谁?一个情绪的载体
2 “应该对孩子百依百顺吗?”
3 错位传达的信息
4 克制情绪的行为
5 不要打压,要接受8
6 “他总是哭哭啼啼,我烦透了!”
第四章 恐惧
1 我们应该理解孩子的恐惧吗?
2 最常见的几种恐惧
3 超越恐惧
4 合理利用胆怯的心理
5 孩子胆小吗?
第五章 愤怒
1 愤怒是一种健康的生理反应
2 解密孩子的需求
3 愤怒是一种需要陪伴的生理反应
4 当父母愤怒时
5 当你想打人时
6 孩子易怒吗?
第六章 快乐
1 我们可以学着幸福地生活吗?
2 爱
3 游戏、喊叫和欢笑
4 陪着孩子一起快乐
第七章 悲伤
1 孩子的眼泪让我们心烦意乱
2 悲伤是一个修复的过程
3 在孩子悲伤时陪伴着他
第八章 消沉
1 如何分辨消沉?
2 消沉会让孩子成绩差吗?
3 孩子很消沉吗?
第九章 生活不是一条平静的河流
1 经受考验时,是否要让孩子穿上“盔甲”?
2 分离
3 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4 父母之间的纠纷
5 父母离婚了
6 意外、疾病和疼痛
第十章 几点建议,让你和孩子生活得更幸福
1 保持乐观的心态
2 倾听
3 用身体、心灵、大脑和孩子交流
4 体验身为父母的快乐看到这些内容是不是感到都是我们所需要的呢。当时我想着我最困惑的问题应该是愤怒和悲伤了。孩子有时愤怒得让人忍无可忍,有的时候却是一个人在角落里默默的悲伤,让人感到有些害怕。但是当我看过这本书后,发现其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我所需要的,宝宝现在正面临着,或者是之前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这本书给了我灌输了一些新的想法。
绪言中讲到现今的教育信条和往日的已经不再一样了。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同样重要。本书有两个主导思想:
1.只要我们稍微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并理解他的语言,他就会在他发展的每个阶段把他的任何需要都告诉我们。
2.父母有能力理解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并采取正确的态度回应孩子。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声有的时候是非常难的,如果孩子不是对你百分百的放心,百分百的感到你值得依靠,这些话根本不会用孩子的口中说出,而让孩子说出心里的话是需要父母的努力的。努力去爱自己的孩子,努力去倾听孩子的话语,努力去寻找时间陪伴孩子。
在抵制诱惑和孩子如何学会坦然面对挫折?中主要说的是糖果的问题,而其中还涉及到了一个糖果日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注意。宝宝最近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都要吃一块糖,真的是没有办法,不让吃,越想吃,双方形成了对立,反而不好。还不如索性让宝宝吃,可是吃我了又面临问题了,牙齿可受不了了,还有这糖中含有许多不太好的成份,宝宝吃了真的是没什么好处。正好书中有一个实验,就是关于糖果的,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抵制诱惑的能力。方法是“我把你留在这个房间,房间里的这个盒子中有一块软糖。如果你现在吃,就只能吃一块,但是如果你有耐心等到我回来,我就再去买一颗糖给你。”实验中有的孩子看到糖马上就吃掉了,而有的孩子则想尽办法忍耐着。结果是那些抵御住诱惑的孩子更加自信、更加坚定,做事更有效率,并且能否克服困难。这个实验是针对四岁孩子做的,说明四岁孩子的表现就已经决定了他未来的能力。
这个实验我一直没敢在宝宝的身上实验,也许是惧怕吧。因为宝宝对于糖果的痴迷简直太厉害了。
接着书中又提出用糖果日把吃糖的日子变为一天。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一天吃糖,吃几块肯定就不想再吃了。而每天吃一块当然不会觉得不舒服了。虽然有的时候也有违规的现象,但是大多情况下都是可以克制住自己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方法正是我所需要的,不过,第一次的提出直接被否决了,下一次一定要讲究一下方法了。
对于需求和欲望,书中用冥想的方式,大家一起幻想喜欢的气球以达到满足,而不再非得要这个东西,因为已经满足了。这种方法比起我们直接的拒绝会更好一些。
孩子虽然是哭泣,但是我们的心情不同感受到的也不同。书中的这句话我觉得说得非常有道理。“并不是孩子本身让人无法忍受,而是你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心情好的时候也许孩子哭哭啼啼的我们也感到不是什么事情,也不会很烦。但是当我们本身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的一点小事,一声小小的哭泣我们也会受不了的。其实不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在于大人的问题,我们会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带到孩子的身上。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判断,不要把无谓的伤痛加载到孩子的身上。正确的情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而错位的、不恰当的、过度的、替代的或者随时可变的情绪,会让我们不堪一击。所以孩子该哭泣的时候也要让孩子发泄出来。
孩子的胆小不是因为孩子本身就胆小,而是由于大人的过度呵护。应该理解孩子的恐惧,不去强迫孩子做自己害怕的事情,而是让孩子自己一步一步的接受恐惧。
愤怒是一种需要陪伴的生理反应。接来孩子有生气的时候可以得到包容和陪伴,等他将来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就不会产生不可抑制的粗暴的冲动行为了。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包容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认可了孩子的情绪后,孩子的心里会感到慢慢怒气越来越小直到消失。而我们要做到的还是控制自己。
不要吝啬我们的语言,给予宝宝表扬和鼓励。在快乐的时候与孩子一起分享。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分离的情况和如何正确的面对分离。最主要的是那个分离前的一些准备,当时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如果可以早早的练习分离的话宝宝也许就会更好一些了。这个对于即将与宝宝分离的妈妈,不论是短暂的还是有一定时间的分离都是很有用的。分离不可怕,方法最重要啊。本书中有许多的方法可以学习一下。
最后的几点建议是:保持乐观的心态,倾听(用身体,用心。)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抚摸和亲吻,与孩子交流。体检身为父母的快乐。这样,你和孩子生活得会更幸福。
书中提供了一些句型,感到挺好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你来说,这太难了。。。。。。
这很难。。。。。。
我发现(你很伤心,今天有什么事情不是很顺利)。。。。。。
我想。。。。。。
我明白你很难受,因为。。。。。。
你(伤心了,生气了,有些担心)。。。。。。
你想到(再也不能看到你们的房子)。。。。。。就感到伤心。
这本书用实例的方式来解答一些遇到的问题,感觉理解方面会更加的容易,还有一些问题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所以很切合实际。让我们找到孩子的问题还有我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对于孩子应该如何去做,怎样去做都一一写出了具体的方法,不是空洞的,而是很真实的,很有用的一些方法。这本书需要再细细的揣摩,吃透,让自己和孩子共同快乐的成长。
09-19 00:26 -
睡得好晚啊亲09-19 07:35
-
挺有用的一本书09-19 10:23
-
很强大的一本书09-19 15:43
-
理解孩子的语言,才能刚好的和宝宝沟通09-19 20:18
-
还好还好,我还没写呐!09-20 14:37
-
不错的书。04-25 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