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希望未来有一个好的孩子,还是希望孩子有个好的未来?
看5363 | 回复15
-
——读《敢让孩子做自己》
《敢让孩子做自己》,收到书,用手触摸着封面上采用了激凸工艺的书名,我的心有过一丝的震颤。‘敢让孩子做自己’,我做到了吗?
说起来真的很惭愧,虽然一直认为自己的育儿方法还是科学的,但是,不知不觉中,我也在用过分地呵护剥夺着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
为人父母,教育这两个字,是始终压在我们肩头的重任。是’希望未来有一个好孩子‘还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这的确是个值得深思的话题。前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后者却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我们很赞同后者,却一直在践行着前者。
’自由比分数重要,品格比学校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这些话我们都觉得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们却未必都真的懂得。
看到这本书封面上,‘家长身边的跨学科国际教育指导手册’这些字眼,很多人也许会不屑:国外的教学观念固然很棒,但是中国有中国的国情。这一点我也非常赞成。但是,无论怎样,文化无国界。学无止境,对于精华的东西,我们永远都应当贪婪地汲取。培养孩子‘独立+好奇+未来公民’的品格,这种教育理念,也正是我们内心所真正希望的啊。
《敢让孩子做自己》,这本书收录了很多在外华人妈妈群体(当然也包括少数爸爸)分享的第一手资料、第一人称家庭教育案例。她们分布在世界各地,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的是专栏作家,有的是博士,有的是教师,有的是自由撰稿人.......
真实的案例,第一手的资料,这些华人妈妈们的真实分享,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和文化。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远。
整本书非常厚,内容很多,全书一共十二个章节。分别从启蒙教育、培养孩子独立及责任意识、理财教育、实践、课堂、阅读、陪伴和挫折教育等多个方面分章整理,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趣又受益匪浅的实际案例和小故事。
时间关系,摘要分享下书中的一些精彩内容。相信女童性侵案的频发,让妈妈们都时刻担心女儿的安全。该如何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呢?我周围很多妈妈采用的方法就是不断告诫孩子保持警惕,给孩子买各种这方面的书籍教导......
书中这位聪明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她采用了‘改编童话故事’的方法。
说到阅读,书籍确实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和认识。但是,又有多少人敢于改编经典呢?所以仅仅这一点,就足见这位妈妈的勇气和高明!
而她的改编手法也更是赞!小女孩都有公主情结,这位妈妈给女儿买了芭比玩偶,要女儿做优雅又高贵的公主,但是,她要求女儿一定要遵守芭比学院的公主法则。
具体做法就是每天晚上她给女儿改编一个童话故事,教会孩子一条公主法则。通过发挥想象力,又不违背故事的基本线路,这位妈妈将自我保护意识巧妙地穿插到童话故事中的细节去,久而久之,让女儿建立了很强的防护意识。实践也证明了这位妈妈做法的高明和有效。
通过有效的沟通让孩子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意识,而不是让孩子被动地接受说教,茫然地生出芒刺,生人勿近。这位妈妈的聪明做法,非常赞,我要给身边的妈友们好好推荐一下!
什么?荷兰人竟然从小就教育孩子直面死亡?!
在孩子面对恐惧的时候,亲们是怎么做的呢?说说我自己,我和老公总是会很条件反射地对孩子说:不要怕,有妈妈/爸爸在!这确实会在短期内让孩子得到安慰,但是却无法帮助孩子解决恐惧的根源。
故事分享的是一个普通的荷兰家庭里丈夫因为车祸意外身亡,孩子只有四岁。但是妈妈当天就把孩子接回家对他说爸爸死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幼稚的孩子完全不明白,妈妈反复强调爸爸永远地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孩子终于明白死亡是什么意思,孩子大哭,这位妈妈和孩子一起大哭,但是她却告诉孩子这是他们必须接受的事实。而且,爸爸不在了,他们也要快乐坚强地活下去。永远地想念爸爸。
孩子参加了爸爸的葬礼,跟爸爸说再见。过了四个月,这个孩子终于接受了爸爸去世的事实。时隔几年,孩子没有因为失去父亲而变得性格孤僻忧郁,反而跟妈妈和继父生活得很快乐!他也没有忘记亲生父亲,妈妈每天都在爸爸的遗像前的花瓶里插一束白玫瑰,孩子每天都会给玫瑰换水。生日的时候在遗像前多点一支蜡烛。
正如书中所言,直面和接受伤痛需要很大的勇气,如果一味地帮孩子过滤痛苦,尽可能地让孩子一路坦途,其结果就是让孩子失去了学习挫折后如何修正的机会。等孩子长大后更是难以承受挫折和痛苦。试想想,如果大人一味地欺骗孩子隐瞒爸爸去世的事实,而孩子却始终见不到爸爸。久而久之,这种明知存在却不见的痛苦,孩子内心所承受的痛苦,又有谁知道呢?一旦有一天孩子长大,他对爸爸是什么样的感情,对隐瞒他的大人又是什么样的感情?
遇到什么,就稳稳地接住,全力承受,孩子的人生才会有韧性和厚度。而不是在当脱离了父母的温暖庇护,独立面对时,却没有一丝承受的力量和勇气。而大人的这份坦诚也会让孩子心理成长中没有任何地负担。
给孩子讲圣诞老人是假的,老师差点被开除。
故事分享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一个公立小学的一位老师跟班上的学生说圣诞老人是假的,结果家长纷纷投诉,学校差点把老师给开除了。
圣诞老人的确是假的,但是这种善意的造假,却是为了保护孩子们的想象力,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就如中国人经常给孩子们讲玉皇大帝,讲仙女的故事一样。这些神话故事,神话人物让我们的童年世界充满了色彩和回忆。就算这些都是假的,都是骗人的,但是孩子喜欢听这就够了!等到孩子们自己长大开悟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啊。就好像我小时候一样,天天喜欢追着大人给讲神话故事,看神话书籍。长大后也没觉得是被欺骗了啊,反而很怀念那段时光啊。我也经常给孩子玩魔法变变变的游戏,把很多他期待的东西‘变’给他。孩子明知道是假的,但是却很配合,闭着眼睛,转过身去。我们玩得乐此不彼。
时间有限,我也是粗粗浅浅地翻看了一下,就简单分享这些吧。这本书可以说每一篇都是精华,内容非常多,需要慢慢消化吸收。
附录部分也都是精华内容——7个在家边玩边学的亲子游戏,美国孩子喜欢的35个阅读游戏,孩子教给我们的20条生活经验......
现在的孩子都是备受父母家人呵护和溺爱,在长辈的庇护下,失去了很多自己接触外界磨练自己的机会,一旦脱离了父母的庇护,面对突然而来的变故和失败的挫折时,就缺乏面对的勇气和承受的能力。
家庭教育是个人成长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部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不能抱怨孩子如何如何难养。而是要自我反省:我是个合格的家长吗?孩子成长过程中我的角色称职吗?......
总之,这本书仔细品读完,你就会真正意识到:用‘少年商学院出品的第一本大书’、’中国第一本系统的国际教育家教手册‘这些名头来形容这本《让孩子做自己》真的一点不过!03-23 18:47 -
希望宝贝越来越棒03-23 20:17
-
亲书评交得够快的,我才收到哩,还木看完03-23 20:40
-
很棒的育儿书啊,很值得学习的育儿理念03-24 01:11
-
敢让孩子做自己,我还没有做到,需要学习03-24 08:30
-
这个交报告的时间应该调整吧,因为书寄来得太晚了呀
回复 3# 喇克
我也是周日才收到的啊,没办法啊,看到25日就截止报告时间了,没时间看完了再写了。
六六小不点 发表于 2015-03-24 09:5403-24 10:35 -
育儿书很值得父母看的03-24 22:09
-
之前还想看看这本书呢 谢谢亲的分享03-25 10:18
-
这本书要好好的阅读,才能知道以后怎么做03-29 11:49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