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子阅读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看2338 | 回复4
-
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给他看哲学类的书籍是不是太急切了?孩子能懂吗?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吗?这些问题困扰着我,那么深奥的哲学道理,连大人都望而生畏,至少我在哲学这方面是个空白,停留在印象中的只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思想’,或者是在上学时老师常常用来批评我们的话“形而上学‘。但哲学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究竟跟生活有何联系,那就不甚了了,在内心深处,似乎有这样一种想法:生活离了哲学,离了哲学家也没有多少影响,那些深奥的大道理只是摆在书面上的,很难在生活中实践。这些片面、肤浅的想法在看了这本《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之后,完全改变了,我发现,哲学和哲学思维方式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体现,只是平时我们没有认识到,其实好多问题都属于哲学的范畴呢。
小到一个个体,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都有法律所赋予他的权利和义务。小孩子每天去上学,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既是他的权利,同时有是他应尽的义务,大人呢,有监管、教育和督促孩子的义务,在爱与尊重中抚养他们长大的义务,也就是说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只有其他人尽了义务,那么我们才有权利。权利和义务使我们个体获得自由。这一部分,是我和孩子一起看的,边看边讨论和解释,印象很深刻。突然间,我觉得我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根据。以前,教孩子好好学习、遵守各种规定,但说教很死板,没有说服力,孩子也是置若罔闻,那么以后,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和孩子交流这个问题,一个人的努力学习是他对自己、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不是别人强加的,家长的提醒和管教也是家长对未成年人所尽的义务。作为国家的任何一个公民,都必须接受并去尽这个义务。没想到,我的这一想法一经实施,女儿便有了一连串的反应,她和我提到权利,她的玩耍权,看什么电视节目的选择权、穿什么衣服的决定权.......真是有点应付不来了。不过,可以欣慰的是,他把这一部分内容看懂了,而且还现学现用,有了自己的思辨思维。
”如果没有其他人,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如果没有其他人,我们又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善良,是否恶毒。要想认识自己,必须通过他人。“很喜欢书里的这样一段话,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一个道理,通过别人,你才有了参照物,你才认识了自己,才有可能对自己有个了解。这段富有哲理性的话,直接理解起来孩子是有点困难的,不过,书里可不是这么直白地叙述的,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一点一点地融入道理,简单,通俗,还很有趣,就这个问题,母女还引发了不少的讨论,女儿说她喜欢和我一起读书,一起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我也觉得这本书让我有一种多读点哲理书籍的欲望,存在于生活中的简单道理,很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可以引发我们大人的思考,也同时为孩子们打开一个思考的空间。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和孩子一起,或者是孩子们自己聚在一起,谈论大家共同选择的话题,组织一场辩论会,一场真正的哲学下午茶。这个提议真不错,这是这本《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提议给我们的,很感谢这位法国作者的认真和负责,为孩子们写了这么好的哲学启蒙书,在故事里阐释道理,在生活中感受哲学。这套书尤其适合亲子共读,不但增进亲子关系,而且能为孩子提供思辨的机会,逐渐培养孩子的思考习惯,端正生活的态度。
04-12 17:53 -
很不错的哲学书。04-12 18:37
-
我以前也觉得哲学离我们很远,很深奥,不过现在才发现,哲学就在我们生活之中呢04-13 12:55
-
这么好的书真不错的呀04-17 11:16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