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道德绑架引发的思考】+道德也有标准+猫咪乖乖
看2583 | 回复7
-
道德绑架,是个挺可怕的词语,因为说起道德,就把人置身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从小我们就学习五讲四美,做个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人。小时候经常提倡学习各种榜样,学雷锋,学徐洪刚,学李素丽,学孔繁森。。。各种各样的英雄事迹,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我们从小就做好人好事,甚至每个寒假暑假都要做,而且还要写作文。我记得我上小学时,去消防队擦车,人家说工作已经擦完了,我们为了得到好人好事的证明,就要求再给人家擦一次,当时就是为了交作业,其实心里不是那么开心,小小的心理已经感到在应付事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真的真不是想象的那样。所以对待事情时,真的不能以一个标准来看待,就像我表面上是做好事了,实际是强加于为了好事而做的。
而道德绑架也是如此,为了一件事扣上道德的帽子,那这个人就失去了原本做实的意义即失去了自己的内心想法。就像那个落水救孩子的爸爸,他的本能就是第一时间救起自己的孩子,才能估计到别的孩子的生命,这是任何一个父母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真的是无可厚非。也有了为为了别人,见义勇为,保护了他人,自己受伤了甚至牺牲了,那样的人值得我们可歌可泣,因为他已经超越了本我的境界,心里想的是别人,可是如果遇到危难时心里想的是自己,也不是一个错,道德有道德的底线,但不能连最起码的自我个保护都丧失掉,那样就真的太悲哀了。
一个爱自己的人才能爱别人,这句话某种意义上说的很对,在我们面临很多事情时,我们换位思考,就容易把自己的初心丢弃了,迎合别人的做法,或者迎合道德的做法,那种迎合只是我们表面看起来很道德,其实自己内心很痛苦。就像一个人在来不及思考的时候第一反应营救了别人,但他因此落得终身残疾,一辈子痛苦难掩,甚至影响了结婚生子,整个人生从此改变轨道。当记者问他后悔不后悔时,他能说什么吗?我想如果一个人在做事之前就知道自己将来要承受这样的后果时,他可能不一定去做,但是面对记者,他笑了笑,我觉得他够真诚,我也觉得作者不该问这样残忍的问题。如果他真的回答不后悔,我相信那就是道德绑架,但绝非发自内心。
我自己也经历过一次道德绑架,坐火车带孩子出去玩,因为路途比较长,我们特意给孩子买了孩子的座位,因为孩子不到1米2 ,但我们按1米2到1米4给孩子买的半价票,就是为了长途舒服些,毕竟4岁的孩子也不小了,和大人挤一个座位活动空间较少,不太舒服。但是当我们坐下不久,就有个老人带着孩子过来了,她自己有座,但是她的孩子没坐,她笑着给我孩子说,你往里面点,让小哥哥和你一起坐。我儿子不愿意,但也不好意思直接给老人说,就委屈的看着我,向我寻求帮助。我直接站起来告诉老人,你如果心疼你孙子,你就给他买个坐票,我们孩子的票是自己买的,就是想一个人坐的舒服些。两个孩子挤在一起也难免不舒服。老人听了用那种不能借就的语气痛斥我:“就你这样小心眼的家长,也培养不出好孩子!”我听了立马很生气,回应道:“你偌大方,就给你孩子买坐票。”我觉得既然不给孩子买票,那就让孩子学会吃苦,如果既不想买票还想让孩子占便宜,那样孩子从小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道德绑架,就是用圣人你的标准来要求普通人。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不清不楚的事情,想起了范跑跑,想起了小悦悦的18个路人,这些人都被大家讽刺嗤之以鼻。我不知道自己做和评判,我只是觉得我们在绑架别人的同时,先看看自己做得好不好,道德是有标准的,也不能随意绑架,更不能不被施德,因为一个文明社会还是需要行善的,冷漠会让人麻木不仁,我希望我们的社会还是温暖有度的。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既要让孩子学会爱自己,又要让孩子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美德是用来提倡的,不是用来绑架的,拿着道德的幌子造成舆论,本身就是一种伪道德的事情。
09-01 11:45 -
非常认同亲的观点…………09-01 12:38
-
亲说得太有道理了,学习下09-04 22:03
-
说得太有道理了,学习下09-07 16:40
-
亲分析的很有道理呢,美德是用来提倡的,不是用来绑架的,拿着道德的幌子造成舆论,本身就是一种伪道德的事情。——写的好09-30 09:23
-
你说的太好了,就是应该这样,有些老人就爱倚老卖老。09-30 10:53
-
说得很好,09-30 12:47
-
赞同,赞同!10-02 01:16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