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涨船高的人情消费让人不堪重负
看2284 | 回复4
-
随份子”本来是人际间的一种正常交往,但是出现了相互攀比跟风的现象,导致份子钱水涨船高,随的份子来由也越来越多,花样翻新,不一而足,这在农村表现的尤为典型,以往男性过了六十才做寿,现在从四十就开始了,农村孩子过三岁生日,城镇过十三岁生日,现在是三岁十三都要过,还有满月酒,暖房酒,婚丧嫁娶就更不用提了。份子钱每隔两年就往上窜,一年下来份子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让家庭收入本不宽裕的人家很是烦恼,本来是去凑个人气,让办喜庆的人家有些热闹的气氛,如果依靠大操大办来敛财就违背了办喜事的初衷了,也多少沾染了铜臭味道。我离开老家还好点,反正很多人都知道回不去就不好意思通知了,可是每次给母亲打电话,她老人家总是唠叨最近又给谁家上礼去了,这样的活动其实是很劳神费力的,本家张罗半天通知了亲朋好友来聚会,捧场的人耽误了自己的时间开车赴宴,吃来吃去,最开心的是负责承办酒席的饭店,和烟酒铺子。桌上剩下让人心痛的残羹冷炙,真是一种浪费啊。而且大鱼大肉一次吃那么多,肠胃也会有意见的。
我进入城里好多年了,虽然单位上这样的事情比较少,但也不是没有,以前同事结婚,小范围告诉一下,大家凑上几桌饭,简简单单聚一下就足矣,后来范围就扩大了,有人把施工队伍的包工头也邀请到餐桌上来,凡是有点头之交的也通知人家,不好意思见面通知就群发短信通知,有的打交道很少,接到短信让人家觉得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很是尴尬,最让我头疼的是份子钱,以前一百元就过得去了,二百元觉得很有面子啦,现在二百都拿不出手。每次我掏钱都逡巡半天,到底上多少呢,问别人也是莫衷一是,因为每个人和主人关系不一样,有人上五百呢,咱能随风吗,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十年没有变化了,人情往来花费太多还过不过日子了。
最让我感到无语的是有位同事家人生病,后来去世了,他还么有回来,单位就通知大家出份子钱,并且派人去奔丧,人家忙乎回来连声谢谢都没有,好像这钱掏了也是天经地义的,那天我看见他拿出五千元让同事给他捎回家去,我都有些嗤之以鼻,他的父亲我们根本不认识,这样的份子钱有没有必要掏呢,我还是很犹豫,是不是自己不近人情啊,以前我们家里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办理完回来正常上班,没有人问我都守口如瓶的,还大张旗鼓的告诉别人,真的没有必要。
随份子越来越由原来的表达祝福变成了人情债,各种名目繁多的礼让人应接不暇,感觉很是无奈,让工薪一族叫苦不迭,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倡议和引导,让人们理性看待这一问题,不要在歧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10-02 16:13 -
有些人收份子钱,是感觉我们就应该给的10-03 14:08
-
确实人情都变成债了,随着物价上涨,什么都涨价10-03 15:11
-
随份子都成了人情债了 受不了啊10-09 16:58
-
现在份子钱都成了压力了10-10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