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山西村》——每周一诗第44周
看2144 | 回复9
-
简简2004 楼主
《游山西村》——每周一诗第44周文:简简妈妈
每周一诗的行动在磕磕绊绊中进行着,近来相对于9月来说稍微要轻松一些,于是便又继续了这一行动,只是,我这每周一诗的行动已经变得有点名不符实了。这次背的是《游山西村》,上一周其实已经把这首诗背下了,但一直没有时间来记录,今天又复习了一遍,再次温习这首诗。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看到这里,亲们是不是跟我一点惊奇呢,山西村居然是写的江南,呵呵,我以为是写得今天的山西呢。看来,望文生义,在古诗词是断断不行的。这首诗中,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这里的“豚”是指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是一句经典名句。通过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这样的情形,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诗人对吾土吾民之爱。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笔锋一转,许下心中祈愿: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之时,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在诗中,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每一首诗,若知了它的来龙去脉,便会感悟更深,诗词蕴藏的文化不仅在于诗句之中,更在于诗句背后蕴藏的故事。所以,我不再追求读诗背诗的数量,而是慢慢去体会每一首诗蕴含的意义。呵呵,我这是不是阿Q精神呢?
10-19 11:50 -
帅小虎 2楼亲真的是很棒啊,坚持了这么久10-19 13:27
-
简简2004 4楼呵呵,断断续续的。
亲真的是很棒啊,坚持了这么久
帅小虎 发表于 2015-10-19 13:2710-20 08:54 -
简简2004 5楼一忙起来,就忘记了。
回复 1# 简简2004
亲爱的坚持得真好。
liufen96 发表于 2015-10-19 19:1210-20 08:55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这首诗里的呀10-20 13:00
-
润润妈妈 7楼写得真的很棒呢!赞一个!
10-22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