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中国孩子玩的太少了!
看2009 | 回复6
-
10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在致辞中,习主席提到不久前BBC播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他说这部纪录片使英国民众认识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同样,也让中国民众认识到张弛有度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孩子玩的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一玩。
的确,中国孩子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喘不过气来。中国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是很长的,用纪录片中李爱云老师的话说:“中国孩子不在学校,也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博航特中学参加中式学校的学生,除了正常上课外,还要自习到7点。长时间的学习自然有回报,这些学生在期末考试中,3门课程的平均成绩比其他孩子高出百分之十。但是,这值得吗?在片尾,博航特中学的教学主任史端乔发出疑问:“英国孩子的确需要延长学时来提高成绩,但我们真的希望孩子一天学十五六个小时吗?”有的英国孩子抱怨说自己连社交生活都没有了,还有的说被中式教育搞得疲惫不堪。而对于广大的中国学生呢?日复一日,除了上课、作业、考试,还有自己的生活吗?
前两天,论坛里有一位家长发帖,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上半天课,“下午的课都请假,在家看看书,出去玩玩,晒晒太阳什么的”。之所以在学校上半天课,是孩子需要有集体生活,下午请假则是要有自主时间,可以玩耍、课外阅读什么的。另一位家长也说:“(孩子)现在的状态真是糟透了,课余时间被榨干,整个人被作业绑架,阅读什么的,只能是奢想。”可见,被应试教育压榨,丧失生活乐趣,变成学习和考试机器,儿童不再是儿童,已经是今天中国基础教育的普遍现象。
以我的孩子为例,每天4点半下学。因为我相对开明,一般要在放学后让孩子在广场玩1个小时,不过在大部分二年级已经很难做到这一点了。昨天下雨,直接回家,作业倒是没有多少(属于例外情况),我给布置的写两课生字,然后他看英文动画,我做饭,他边吃饭边看英文动画,到7点20,写语文组词,然后做了两页数学试卷,背了背乘法口诀。到8点45,看英语课文,之后休息一下,洗漱,9点15课外阅读,9点35我给他读《绿野仙踪》,到10点才睡着!如果家长自己不布置作业,小测验不理想,老师会找你“沟通”!这还是放学直接回家的情况,如果在外面玩一个小时,时间就更紧张了。
这样一计算,孩子的自主时间几乎没有,还谈什么童年,还谈什么“全面发展”呢?
习主席说得很对,对于孩子,第一要保证他们有玩的时间。我的孩子跟我说,他们在学校里每堂课都要脚并齐、手背后,注意听讲,一天都保持这个姿势,能不累吗?课间为了保证安全,只允许出去上厕所、打开水,其余时间只能坐在座位上。说实话,孩子的一天比大人上班还累。大人下班还可以休息休息,娱乐娱乐,孩子吃个饭,又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和作业中了。一天一天这样,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所以,不要把孩子的玩耍当作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玩耍是一种放松,是一种调剂,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嘛!换换脑子,换换心情,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另外,玩耍也是一种学习,只有有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孩子才会自己思考,才会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玩耍,对于孩子来说是天经地义的。没有玩耍的童年,是晦暗的,没有玩耍的儿童,是悲哀的!
除去玩耍,孩子还要有发展自己兴趣的时间,比如音体美之类,锻炼自己的体格,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意见”肯定了美育的重要性,但现在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可是学校教育不重视,比如艺术课师资力量差,课时被随意挤占,课堂教学不认真,孩子很难学到东西等等。由于重视语数外这些传统科目,作业多,要求高,很难有课余时间来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
另外,我觉得还应该给孩子充裕的时间去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思考,而课外阅读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环节。孩子读的书,不止文学读物,还应该有科普书籍,以及开阔眼界、陶冶情操的书籍等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可是现在我们太过于注重教材课本,死记硬背啊,题海战术啊,搞得孩子根本没有阅读时间,分数倒是提高上去了,但孩子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成了只会学习不会阅读的机器人。
“中国孩子玩的太少。”那就应该让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这个问题,多给孩子玩的时间,多给他们一些自主发展自己的时间。习主席认识到这一点,可以说开了一个好头,希望能在基础教育上有更大的动作。
10-23 10:57 -
其实对于学习和玩,我跟西爸也认真的讨论过。玩乐器是学习,为什么不能把这种学习当做是玩。玩羽毛球,玩足球等运动,都是玩,去学习只是提升自己玩的技能,为什么要用学习来加大压力呢?
以前我很羡慕有些国家的孩子懂的乐器,玩得转各类体育活动,对国内的教育深恶痛绝,可是后来我发现,其实国内也注重这些,只是把学习的形式强加在这些玩的花样上了。对于西西,有兴趣的,该学会的玩的技能我肯定会让他去接触,因为系统的学习运动,能让人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有一个热爱的特长会让人充满希望
10-23 11:10 -
教育体质的原因10-23 11:11
-
真是个纠结的问题啊,随着年级增高,孩子玩的时间是越来越少的10-23 11:15
-
时间越来越少了10-23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