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之《左传选》
看2139 | 回复4
-
书名:《左传选》
编订:中华文化讲堂
出版:团结出版社
关于国学,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得清的,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我喜欢国学,但了解的有限,限于喜欢唐诗、宋词、楚辞、诗经、论语等,至于《左传》除了知道上学时学过的《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外,再不知道相关的内容了。
这次收到的《左传选》是大字注音,正体竖排的精校本,拿到书后就非常喜欢,因为这本书很“仿古”,平时我们看的书都是从左向右翻阅,字是横排的,而这本书则是从右到左竖排,字是繁体字,就像古代的书一样。我喜欢繁体字,觉得繁体字让每个字都变得有故事,只是竖排以前我很不习惯也不理解,觉得看起来好累,横排的可以“一目十行”,但通过这本书的出版说明里了解到,竖排本从上往下看头部能够上下移动,这样可以减轻眼睛的疲劳,可以预防颈椎病;竖读有助于眼部进行眨眼等正常生理活动,有助于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竖读时上下运转头部,如同对书中字句点头认同,无意中表达了对古圣先贤的出警和尊重。竖读的好处和内涵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这也是读这本《左传选》的意外收获吧!
翻开书第一页就是圣贤孔子的照片
这本《左传选》里共包含了五十一篇文章,里面就有我所熟悉的《曹刿论战》,此时再读,恍若回到学生时代,在教室里举着书,朗朗诵读。多多读得非常认真,并且大声诵读,只是把书中的“大tài叔”全都习惯性地读成了“大dà叔”。
由于我们这一代人接触繁体字比较少,很多字是认识不会写,还有一部分是根本不认识,这本《左传选》就考虑到广大读者这种普遍性的问题,书中所有的字都加了注音。多多在读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时问我“大”为什么注音是地“tài”,我收到问题后立刻查字典,才知道“大”有三个读音,分别是“dà、dài、tài”前两个比较常见,最后一个读音我还真不知道,通过查字典了解到“大”在古代同“太”。通篇读完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书中的“大”有的注音是“dà”有的是“tài”,这个可能跟与搭配的字词有关,就像现在的多音字一样。书中有的地方用“大”来表示“太”,如“大tài叔”,可是也有的地方又写成“太叔”,这让对国学了解不多的我也无法解释。
多多还有一个疑问,是关于“二”与“贰”的,现在我们在数字大写的时候,尤其是财务方面经常把”二“要写成”贰“,在《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里,有“二”也有“贰”,让多多有点不明所以,这个,我自然也解答不了,如果出版社的老师或是有知道原因的朋友看到,希望能帮忙解答。
开卷有益,读《左传选》不仅了解到古代发生的故事,还能学习许多字的繁体写法及不常见的一些读音及特殊作用。只是,如果能有注释就更好了,让国学水平不高的人能够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也能解决对一些字与词的疑问。
2016年,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吧!
01-01 13:14 -
很经典的书,恭喜了。01-01 14:47
-
多读经典国学,好处多多!01-01 17:31
-
我也收到了一本
01-02 16:29 -
我收到的是金刚经01-02 17:36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