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情--美不胜收--生命课题(支持原创)
看7743 | 回复18
-
霏比寻常 楼主它是“中国情”系列其中的一本。满眼的粉红俏妆,美得就像置身在这桃花仙谷中一般。浓浓的民族情溢满全书,就像保冬妮说的:“我试图把中国式的浪漫带进图画书”。
你也许还记得那个住在海边别墅里,长大后环游世界的花婆婆吧?她把爱和美的种子撒在了无数妈妈和孩子的心里,那是一本非常美丽的图画书,浪漫而意味深长。那是外国婆婆的故事。
今天我要推荐给大家的是一个中国婆婆的故事,这本图画书的名字叫《花娘谷》。花娘谷是粉红的。因为花娘在山前山后、村前村后种下了一片片的海棠和桃树
翻开书最深的感叹是:这是一本很江南的图画书。文字作者把最柔情的美丽送给了花娘谷,只要翻过那些画面,谁也抹不掉那一页一页的桃红和杏粉。这是蕴涵着中国美的水墨图画书,一幅幅画面宛如新民俗画一样清新”。 这是一个很乡土的故事:许多年以前,外婆嫁到了没有一棵海棠树的茅草谷,外婆娘家的陪嫁竟然是一牛车的海棠树苗。在村里人稀罕的目光中,外婆和外公在屋前屋后种下了二十棵海棠。后来,村里的人们也像他们那样,在房前屋后种起了海棠、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几十年过去了,茅草谷不见了。每到春天,村子淹没在花海中,村子美丽起来,富裕起来,连城里的人都来旅游和参观。这时候,那个没人知道她真实姓名的女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村里人念着她的好,给这个茅草谷换了名字,叫花娘谷,因为大家记住了这个爱花的婆婆。
我读到“外婆去世后,村里人念着她的好,开始管这里叫花娘谷…… ”竟然鼻子有点微微发酸,最后那一页,当年的英俊后生已经变成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人捧着外婆最爱吃的花糕坐在山谷上,望着一望无际的花沟低语“我来看你了”读到这里,感觉有了点“花婆婆”那个意思。
这个手指粗糙、身体健硕、从没有离开过山村的中国婆婆,用满腔的爱描绘和制造着幸福。她没有别墅,也不会旅游,但是质朴的中国婆婆把更博大更深沉的花种子,种在了儿女的心田。外婆平凡的一生因那起起伏伏、深深浅浅的一沟花海而波澜壮阔。从茅草谷到花娘谷,外婆用一生写下了一首质朴而又神奇、绚丽的生命诗篇。
著名插画家周建明先生用近似中国新年画的风格演绎出一幅迷人的山水人生。那灰黄到深浅粉红的色彩,把读者带进了故事,带进了美的花海。
一个新嫁娘用一双手种出了美丽和丰收,即便她走了,那满山鲜花的香气依然让十里八乡的人们都陶醉。画家周建明老师把柔情和美丽送给了花娘谷,只要翻开那些画面,谁也忘不掉那一页一页的桃红。这是蕴含着中国美的水墨图画书,一幅幅画面宛如清新的民俗画。
书中,山的美妙,在于那彩墨的淡雅、苍翠和明净;水的美妙,在于那没有波涛的清澈、婉约和涟漪。山的高低和水的流动难道不正象征着人生的际遇吗?
一个女孩子嫁到穷山僻壤,完全可能像所有的村妇一样,把少女的梦想遗忘在茅草屋里。但是,花娘却把树苗种满了山谷里,那不仅仅是幸福生活的依托,更是梦想的寄托。她用花一样的柔情把穷乡僻壤点染得色彩斑斓。花瓣里幻化出的果子铺成了村寨的富裕之路。这是中国式的浪漫挥洒出的现实图画。
“山水人生”一直是中国画试图传达的审美哲学。依山傍水的人生必定是惬意安然、美不胜收的。画家周建明老师的画中有山水、心中有山水。他笔下的山水画带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读完后我被它的唯美、浪漫、民族的色彩所吸引,,能感觉到这是一本很中国、很江南的图画书。我和孩子都很喜欢,在引进绘本盛行的今天,我觉得更应该多读中国原创图画书,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从而能做到与时俱进用中国的理念去面对一切!
在感受花娘的美丽与勤劳的同时,让我们从中更加体会到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也让我们这些新妈妈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生命课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话题--死亡。
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如何面对死亡,是生命课程里必须有的。
以下是帮助孩子面对死亡,同时教他们珍惜生命的几个技巧:
1. 处理好父母自己的感情
大多数父母要等到面对死亡才开始思考如何帮助孩子理解这个概念。这可能不是最佳时间特别是当父母自己也面临如何处理失去亲人的痛苦的时候。比较好的方式是,现在就开始,时不时的谈论你对死亡的看法,你自己的经历。然后,你可以告诉孩子,你的宠物死的时候,你的感觉,你自己的祖父死时,你的想法。这会给他们这样的感觉:死亡与损失是普遍的。当然是这样。
2. 告诉孩子生命的周期
有很多机会可以告诉孩子,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大多数父母为了避免使孩子不愉快,都忽略了。专家们都建议父母抓住这样的机会。花园中玫瑰花的盛开与凋谢,都是使孩子明白生命与死亡的机会,就如季节的改变与家庭宠物的死亡一样。拜访年老的亲戚和朋友时,也可以向孩子解释什么是衰老,当然这不会总是愉快的。如果给孩子讯息:死亡话题是可以谈论的,那么他们就会自由地发问,将来在面对所爱的人死亡时,会更好地处理。
3. 让孩子知道你的悲伤
某个亲密的人——祖父(母)、好朋友、或甚至是你的配偶——死了。父母的本能使你把孩子排除在你的痛苦之外。请不要这样,否则你的孩子被迫在以后面对这个问题。29岁的朱迪在5岁时失去了父亲,她说:“家中没有人告诉我他的死亡。他们只是说,他走了。我自然要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我直到今天仍在问这个问题,这一直影响我的生活。”朱迪希望她的家人在他们悲痛时让她知道,“我知道他们在保护我,但这在以后的很长时间没起作用。”
让孩子看到你的悲伤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隐瞒不仅使他感到与你的隔离,还会无意识中传递给他这样的信息:某个人死亡时,哭泣或感到悲伤是不好的。这实际上与孩子应该知道的东西刚刚相反。你要做的是,给孩子希望:痛苦总会过去。你的责任是让他们知道,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会消失。那么,应不应该带孩子参加葬礼呢?想想我们举行葬礼的目的——帮助整个家庭在其他所爱的人的支持下,接受死亡带给我们的痛苦。孩子们应该参加葬礼,尽管不同的情况应该区别对待。
4. 诚实
孩子们对死亡的问题常常叫人难以回答。你最好任何时候都直接和诚实地回答,并且只提供孩子们需要的信息。如果他们想知道棺材和泥土,那么就告诉他们。如果想知道,他们是不是也会死,你的答案完全应该诚实,虽然可以委婉一点, 比如,可以说:那会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孩子们最担忧的是他们自身的安全。他们想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不是总在那里。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会很长时间都在他们身边,但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得到照顾。
尽量避免一些陈词滥调,如:祖母走了或祖父睡觉去了等。这些话只会使孩子产生更多的问题和更多的恐惧。
5. 给孩子精神上的教导
你可以直接告诉孩子,生命有更高层次的意义。我们所爱的人去世了,但我们可以继承他的好品质,我们自己身上的好品质也会存在于他们的记忆中。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任何事物都是有原因的,包括死亡。让孩子知道,他们自己是整个世界极小、但重要的一部分,这有助于他们保持希望。精神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当他们结束时,仍给我们希望:它没有结束。
6. 保持鲜活的记忆
不要禁止谈论已去世的我们所爱的那些人,或避免提起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相反,应使大家保持对所爱的人的鲜活记忆。制作一本孩子与祖父(母)在一起时的影集,常常拿出来看;去餐馆时,提起他们最喜欢的食品或他们会点什么菜。总之,常谈起那些已去世的亲爱者,回忆他们的点点滴滴,好象他们还活在我们中间。
7. 更多信息
家里宠物的死亡,常常是孩子面对死亡的第一次经历。父母应该使这件事变得有价值和积极。谈论死亡以及你对死亡的看法。一起悲哀。
应不应该带孩子参加葬礼?在悲伤的时候,带孩子(即使是婴儿)参加葬礼,远比把他们排除在外好。如果去世的是父母中的一方,无论如何都应让孩子参加葬礼。花些时间告诉孩子,葬礼上会发生什么,比如:“阿姨可能会大哭,我希望这不要吓着你。”如果你感到,在这艰难的时刻,巨大的悲伤使得你无法帮助孩子,那么,把这个工作委托给某个亲戚或朋友。如果孩子自己不愿意参加葬礼,也不要强迫,跟他讨论,明白孩子的担忧,绝不要逼迫他。
08-10 09:05 -
成妈咪 2楼好好啊,收藏先08-10 09:20
-
成妈咪 3楼杨想问下怎么收藏此贴啊08-10 09:21
-
小小菲儿 6楼亲,这书在哪里买的呀,真好呀08-10 10:09
-
小小菲儿 7楼我刚在当当网找到了08-10 10:11
-
糖糖妈 8楼文采妈妈!赞一个!08-10 10:23
-
小猪宝阿伦 9楼太用心了,霏妈。确实我们应该给孩子多找找中国的绘本,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文化08-10 13:15
-
炎炎妈妈 10楼很唯美的绘本08-10 13:23
-
凌恰 11楼好美的一本书啊08-10 16:03
-
羽妈妈 12楼很美!故事美,书本美!08-10 21:41
-
我爱珠珠 13楼看了你写的内容,就跟看了一遍书似的,真好08-10 22:03
-
元元 14楼来阅读并收藏了。08-10 22:37
-
帅小虎 15楼霏妈介绍得好详细啊08-11 12:13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