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美故事更美
看1996 | 回复4
-
我比较喜欢带孩子去历史古迹,可以长见识增知识,获得内心的满足,但是孩子一般更喜欢自然景观,可以玩水可以参与,体现到现实感的快乐。前段去晋祠,因为宝爸一路上一直说带宝去捉蝌蚪,导致小盆友进了园林心不在焉,没好好听故事,真替他遗憾。现将故事记述,以备后用。
话说一直有不去晋祠不可谓到太原的说法。一直以来,人们对晋祠称颂颇多。时至今日,我觉得这话依然有效。晋祠,满满的历史感,喜欢听故事的尤其不可错过。
都说园林以南方,尤其是苏州为佳,这个是不可否认的,但北方也有非常出色的园林景观,比如晋祠。它现在分为博物馆和公园两部分。公园开放式的,不收费,我们常去,博物馆是真正意义上的晋祠,是收费的。
晋祠的景点很多,刚进去可能会懵圈儿。从方向上说,很多人以为中国建筑以坐北朝南为多,就误以为晋祠也这样,但实际不是,主殿是坐西朝东的,依次围绕的景点也是由西向东。
进了大门可以看到森森古木,感受到历史景点不一样的气氛,也确实哈,不管外界如何风去变幻,这里经历了几千年巍然屹立,凭着这份厚重也值得一去。
不远即看到“三晋名泉”几字的大匾,以为后面是的庙宇,转过去会知道,这里是“水镜台”,即戏台。这里以前每年要举办十多次祭祀,几乎每次都唱戏,那古代又没有麦没音箱,坐在远处的人能听见唱吗?那也是需要扩音设备的。聪明的古人想出了方法。据说这台下埋了8口大缸,每两个扣在一起,形成四个大音箱。那么观众无论站在庙里什么地方,都可以听戏。神奇吧。
正对戏台有会仙桥建于智伯渠上。据说每年有四个仙人在此相会。不过这个桥现在不让上了。
再就是金人台。上面就是著名的晋祠铁人了,后人根据他们建造的年代叫他们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给他们编了好些故事。最有意思的就是铁人出逃到黄河边,无意被船夫道破天机的故事了。我小时候真被这故事蒙过,现在想来十分有趣。
紧挨着的对越坊,字是蛮好的,孩子却更喜欢石狮子。 钟鼓楼是内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要说的是献殿,是供奉圣母邑姜的享堂。作用也罢了,奇在建筑。年代是金代。初进若不经解释,看四面八方透风,以为是亭子,可能会忽略,但这里一年实际不冷不热(在里面站一站就有体会),贡品祭品放在里面很久不会腐坏,不会生虫。而且用料很省还坚固,却是实用的建筑形式,被誉为晋祠三宝之一。
出了门就是鱼沼飞梁。鱼沼就是方形的鱼池,飞梁就是桥。架在鱼池上的桥能有多厉害啊,不是很常见么?好吧,这里是石桥,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十字桥。结构精巧,可说是现代高架桥的原形,站在高处远看像飞鸟之翼。不得不赞叹古人构思之巧。晋祠三宝之一,
桥连接的大殿就是圣母殿也是晋祠三宝之一,外观自是端庄大气,里面据说用了减柱法,使得空间利用率很高,现代高层建筑是否可以参考这个我不懂,不过外面那八条龙真是吸引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有彩塑侍女图,形态各异,是晋祠三绝之一,可惜人太多我没能进去。
殿旁紧挨的周柏(和园内隋唐槐并称三绝之一)据今已是几千年了,已经卧倒,却神奇的被旁边又长出的一棵树撑起。后人又因此衍生了许多故事。有以形称叫卧龙柏,有以情称叫它们父子柏,有以爱称叫龙柏,殿另一侧的一株为凤柏。前人伟人,后人想象力亦不逊色也。
看过周柏跨过飞梁不远即是难老泉了。晋祠的泉是有名的,李白曾经写过“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难老泉是主要出水处。可惜现在泉水盛况不在,里面突突喷涌的只是人造喷泉而已。亭子建了有些年头。有名的还有那个饮马抽鞭,柳氏坐瓮的故事,歌颂好媳妇大义救村民。看着实景听故事,更加的好玩儿。附近还有三七分的故事。
晋祠里值得看的景点,吸引人的故事很多,确实值得一去。
06-26 08:32 -
很有特色的地方。06-26 09:23
-
小虎去过不少有特色的地方06-27 08:39
-
跟着学知识来了。06-27 09:28
-
景色确实很美,还听到了故事06-27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