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裔父母的教育心经《通往哈佛的旅程》
看1425 | 回复3
-
xiaoxia527 楼主
通往哈佛的旅程-中国人在美国
我躺在医院的床上用手机写下了这个阅读心得,不知道用手机写的会不会格式不对,我用了两个小时一口气看完了全部内容。
说实话我看过很多教育孩子的书,也积累了一些教育孩子的书面理论(实践上不是很成功)。对于各种流派的教育理念都有些了解,一般总结起来就是这几点:1.多鼓励,少批评2.培养独立意识3.在学习生活上定制目标约束孩子4.估计孩子多参加活动,和社会接触5.培养孩子兴趣爱好6.父母以身作则,影响孩子。
这本书是在美国生活的一对华人夫妇,把自己的两个子女都成功送进哈佛大学后对自己十几年的教育经验的总结。他们注重孩子性格的培养,把培养成一个自信,善良,谦和,有礼貌作为目标,考入哈佛只是一个副产品罢了。
一个在美国的华人家庭中中西方文化碰撞厉害的家庭,爸爸把两种文化融合,取其精华,总结出一套独到的教育理念。
1.他们的教育里最离不开的就是爸爸妈妈的密切配合,爸爸扮演黑脸,妈妈扮演白脸。爸爸是纪律监督员,负责监督制定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出现问题后批评指正。妈妈是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做了一个全职妈妈,她温柔如水,照顾孩子起居,倾听孩子心声,在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陪伴在孩子身边鼓励安慰孩子,是孩子们的知心大姐姐。
2.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孩子的长处,根据孩子的兴趣培养。妈妈是一个对音乐很有研究的人,家里有钢琴,妈妈也很擅长弹钢琴,他们没有像国人一样小小年纪让他们学习钢琴,而是在生活中发现他们的爱好,结果两个孩子对音乐都不感兴趣,最后都喜欢上了昂贵的高尔夫。这个兴趣对两个孩子性格的形成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教会他们坚持,刚毅,团队合作,两个孩子没有因为经常参加比赛而耽误学业,反而凭借特长考入哈佛。
3.不当面批评。如果发现孩子做错了事不当面指责批评,而是在后来爸爸妈妈的谈话中自然的讨论类似事情把主人改成别人,间接教育孩子,这一条孩子很受用的,这样不会伤孩子自尊,也能达到教育目的。
希望楼主不要怪我发帖晚了,今天就要出院了。
09-04 07:31 -
冰钰愛玥 2楼亲爱的辛苦了,在医院还惦记着报告,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私信我说明一下情况,晚点再补的。09-04 12:16
-
添添妈 3楼很实用的一本书啊!09-04 12:48
-
Strings_qx 4楼非常好的一本书,我也刚刚读完,很受益09-05 16:45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