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爱心和耐心应对孩子的“第一次”撒谎——《玛拉买东西》
看3886 | 回复18
-
孩子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起、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第一次上幼儿园……,作为父母我们更多的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欣喜于他们每一个进步与成长,不过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好的经历也会有坏的经历,这些“第一次”都是需要家长用爱去细心呵护和引导。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了事,家长总是斥责或者义正言辞地教育都对他的影响不大,相反说多了,他还会很烦,而且还会左耳朵进右耳多出。但是和孩子进行过亲子阅读后,我发现孩子很多的习惯都可以从绘本故事中得到很多好的纠正,看绘本获得好习惯的方式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孩子第一次撒谎,当家长得知孩子告诉自己的情况是编造的时候,不知会如何对待?关于孩子撒谎,其实我还没有做好心里准备去应对,不过看完《玛拉买东西》的故事心里多少有些新的想法。也许你会问玛拉是谁?买东西的时候怎么会有撒谎的经历呢?这些问题,让我们看完故事后就会解开。
先来介绍一下玛拉,一只喜欢穿蓝色背带裙的小猪。这个人物形象是由来自瑞典,最受读者喜爱的插画家之一爱娃•艾瑞克松创作的,她是欧美知名插画家、林格伦儿童文学奖得主,擅长以色铅笔和水彩做画,耳熟能详的作品有《我的爸爸叫焦尼》《爷爷变成了幽灵》,她的画风很特别,淡雅幽默、纤细温暖,人物表情细腻。
关于玛拉的故事,有两个《玛拉买东西》和《玛拉骑自行车》,我们读到的是《玛拉买东西》本书从故事的选择到插图的绘画都是艾娃•艾瑞克松独自完成,王映红 译。玛拉最近越来越能干,今天她要帮奶奶去蔬菜店买东西,这次她是一个独自出门的,奶奶站在门口双手捏着裙子,似乎有些忐忑,但还是嘱咐她就买一袋豆子,豆子不重。玛拉一手拿钱包,蹦跳着出门了,看着路边还在玩耍的孩子,她十分骄傲,因为她可以自己帮大人买东西了,不过玛拉的记性好像不太好,她到了商店已经记不起要买什么了,在营业员的提示下,她稀里糊涂地买了一袋重重的土豆!好不容易把土豆拖回家,奶奶发现豆子变土豆,很奇怪。
一般我们都会选择相信孩子,认为他很小,是不会说谎的,可是孩子的记忆有时候会比较混乱。玛拉说是自己要求买豆子,结果营业员硬让她买土豆。这种情况,换做哪位家长都会非常恼火,跑去找营业员理论,这不玛拉的奶奶也如此,结果奶奶知道实情后,回家发现说谎的玛拉躲在桌子下,这时孩子意识到错了,但是奶奶没有打也没有骂,而是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忘记要买什么东西的时候,但以后不准再说谎!”这话说得实在而有力。
我在给孩子讲故事时 ,发现孩子和玛拉一样,会把土豆和豆子弄混淆,说明孩子的认知情况随着知识量增多,会有错乱的时候,这可能是孩子认知发展的规律。作为家长要用爱心和耐心去呵护孩子的小错误,就像奶奶那样重话轻说,让他容易接受,而不是动不动上来就是一阵怒吼,那样说不定适得其反。
玛拉在错买土豆后,奶奶没有束缚她,而是让她继续去买糕点,结果她又出状况了,先是钱包丢了钱包,之后把单麦酥错买成奶油面包圈。尽管孩子一次又一次犯错,但是成长路上不出状况也是不现实的,家长要练就一颗强大的心,去应对孩子的各种状况,并指导他顺利回到正规上。奶奶这点做得很到位,先是陪孩子去找钱包,最后面对买错的糕点也欣然接受。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孩子第一次独立买东西可能出现的状况,买错东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因错而推卸责任,因错而撒谎,因错而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这需要我们家长用爱心和耐心去应对孩子第一次撒谎,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并放手让孩子继续尝试,只有孩子经历过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
附上书的插页
09-05 11:38 -
故事挺有趣的09-05 11:57
-
和孩子的生活相关,很适合孩子09-05 22:28
-
很有趣的故事呀09-05 23:05
-
尤其喜欢这本书09-06 08:22
-
很好的书呢,对我也有指导意义。09-07 11:57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