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份》读后感
看1878 | 回复6
-
骑着蚂蚁观花 楼主
一个人,往往会有多重身份。比如我,孩子的妈妈,孩子爸爸的妻子,孩子外婆的女儿,孩子爷爷的儿媳妇。等等。走出这个小家庭,又是什么样的身份?
公司员工?老师眼中的学生?同学眼中的同学?其他人眼里的陌生人?
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人群,总会有着不同的身份。
要问你到底是什么人,从这角度而言,并没有特定的答案。
或许,这个问题对于方溪文和袁午来说,也是一样的。
不过不同的是,对于火车上的一场混乱后彼此的身份而言,方溪文就是袁午,袁午就是方溪文。
何以言此呢?两个人因为火车上一场意外,被以往的伙伴当作了他们所认为的那个人。考虑到两个人身份的特殊性以及身怀的使命,二人不约而同的为自己原有的身份保密,而甘愿成为彼此。
交换身份的过程中,或许两个人暂时因为对方的身份得到了一些之前从没有过的东西。可结果呢?又是如何呢?两个人并没有因为身份的交换而功成名就。反倒是因为这段历史,两个人的所谓成就也不能光明正大的称之为成就了。世上总没有不透风的墙,纸也不可能包住火。当真相被揭穿的那一刻,他们之于团体的身份,也遭到了质疑。原本可能有的风光再也不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了。
这个故事,于我而言,就好比在告诉一个人,你就是你,永远不可能是我;我就是我,永远不可能是你。
哪怕临时的身份交换或者错乱,总归是还是尘归尘,土归土,你是你,我是我。
初次看到“第二支箭”,有点不明白所以然。一直看到这句话“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可是,如果为犯的错陷在痛苦中不能自拔,那就等于又犯了第二个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支箭”。你被第一支箭伤到了,如果停滞不前,那还会有同样的第二支箭伤到你。
被强暴的索娅,有妇之夫的庆哥,强暴索娅的黑皮,目击证人和事端导火索的“我”,哪一个不是隐藏着另一个身份的人呢?因为身份的隐瞒,换来一时的和平相处,可是结果呢?终归另一面的身份被揭露,导致或许能在一起的人不能在一起。
《指尖触地》亦是如此。
不同的故事,同样的中心思想,相似的结果。无不在告示着人们:不管你看没看到,身份,就在那里。
06-03 21:41 -
晓之风铃 2楼很好看的呀06-04 11:47
-
xuanxuan0426 3楼内容太好看了,十分喜欢06-04 23:21
-
小小菲儿 4楼看这一类书,感觉很不错的06-05 10:56
-
echo6262 5楼我才看了一点点呢,恨不得在手机里也能看,这样我就可以上班偷偷看啦。06-05 12:09
-
Djokovic 6楼读的好认真呀06-05 13:25
-
我是小布点 7楼感觉很不错的一本书06-05 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