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石膏像,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
看4641 | 回复8
-
泮来泮去 楼主
一直计划让闺女学习画画,时间上一直碰不上。少年宫的周六课程听了后,突然身边的机构有了水粉课。去试听,觉得周二放学去学,生活也算充实,不慌乱,且实现了计划中的事,就报名了。
收到这本试读书籍后带着这本书籍去过那,老师当时还笑称我在全面培养孩子艺术。哈哈,家里全套的这样艺术类书籍不多,就是地带试读通过一些而已。但是以点带面,闺女还是了解了一些。在画画的过程,老师会告诉一些专业知识,提到相关人物,再告诉,我再百度一起普及吧
想想不同时期,不同画派,不同画家……困了
感谢地带,感谢出版社,我收到的是《加莱义民》这本书。
这本书籍让我们走进了罗丹,这位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
让我们走进了加莱,回到了1347年。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命运。孩子们应该觉得现有的生活很幸福,要珍惜吧?
历经坎坷,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那是怎样的幸福?好开心。替这个小女孩子开心,替这个夫人开心。这样的家才是完整的。
故事的梗概,大家自己了解,我就不赘述了。很感人的故事,很仗义的人们,为了别人的自由,幸福,牺牲自己。
以此真实故事为源头,罗丹的石膏像作品,《加莱义民》。人物刻画的形象、逼真。
不同角度的拍摄,让我们欣赏到石膏像的完美。作者雕刻的用心,当时人们表情,神态的再现。
正是因为义民的大爱成就了加莱,成就了罗丹的作品。(用词不准确,水平很有限,见谅)
这本书籍,让我好奇三点:1,加莱2,罗丹3、雕塑,石膏像。 一、走进罗丹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
罗丹最深入人心的作品《思考者》。这个也一定有作品背后的故事。欢迎大家搜集,学习,了解
二、走进加莱
1
概况编辑
法国北部港市。位于加莱海峡省(PAS DE CALAIS),临加莱海峡(法文La Manche,多佛尔海峡),与英国多佛尔港相距30余公里。人口7.6万(1982)。法国最大的客运港,从伦敦到欧洲大陆的旅客,多在此登岸。也是贸易港和游览港。全国薄纱(用作面罩等)与机械齿轮制造中心,造船、化学、纺织、酿酒等亦重要。有海滨浴场。傍海的市北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全毁,后修复。加来旧城(又叫北加来)在一个人工岛上,四周环绕着运河及港口。加来新城(圣比尔)在东南。
2
经济编辑
加莱是法国重要的港口,有跨海到英国的客运与邮运港。
加莱城传统的产品有花边(尤其是针织花边与枕结花边,非常出名)、薄纱和刺绣, 这些纺织品出口全世界。 20世纪末又发展食品工业、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
3
历史编辑
加莱本来是一渔村,附近多水道和内湾。
997年法兰德斯伯爵改善建设加莱。
1224年布洛涅伯爵在加来建筑堡垒,设防。
英法对抗的克雷西战役中,加莱抵抗英军的围困达1年之久后,弹尽粮绝,在1346年投降,其间发生6位加莱市民自愿投降,作为英军的人质,以拯救全城人民,艺术家罗丹曾经雕塑一组群像以纪念此著名事件。
1558年吉斯公爵第二打败英军,夺回加莱城,加莱地区因「收复区」而在法国名声响亮。
1596年被西班牙占领。
1598年依《韦尔万条约》(Treaty of Vervins)又被法国收回。
1805年,拿破仑为了进攻英国,在加莱驻扎军队。
1940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莱是德国军队向海边推进的主要目标。
1944年6月开始,加莱是德国军队向英国发射飞弹的基地。
1944年9月,加莱被盟军收复。之后又回到法国手中。
三、了解雕像
雕像是一种造型艺术,以物质材料和手段制作的三维空间形象的视觉艺术。雕塑最早主要是使用雕(通过减除材料来造型)及塑(通过叠加材料来造型)的方式,在石、金属、木、陶瓷等材料来创作,不过现代主义的雕塑,在材料及创造手法上都有很高的自由度,可以利用雕、焊接、模塑或铸造的方式,在各种不同的材质上进行创作。
外出游玩,街头还是能看见不同材质的雕像的。一定要多看看,见多识广。一定要多探究,探究艺术作品背后的感人故事。
06-07 11:08 -
七叶草 2楼好真实的感觉06-07 11:17
-
啊呀呀aba 4楼感觉特别真实06-07 12:57
-
天使宝贝娃 6楼太有艺术感了啊06-07 20:43
-
xuanxuan0426 7楼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很生动06-08 09:17
-
小小菲儿 8楼这本书的内容可真不错的06-08 10:54
-
qianqian0901 9楼有深度的内容,学习了。06-08 11:20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