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之黄河东西,秦岭南北】版图中心大汉中
看2850 | 回复8
-
告别辋川,走京昆高速,途径无数山中隧道,穿越秦岭。小荃在车上睡着了,终于我们没忍住把她叫醒——先看看秦岭山中的景色吧。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在雾霾中久久呼吸的孩子,面对满山的郁郁葱葱,怎能不眼前一亮?
走着,聊着,此番人文线完全靠爸爸讲解,以后一定找机会看看这边的自然保护区,最好能跟讲自然生物知识的老师一起。都说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辛苦多了,然而,他们的经历、见识,又哪里是我们小时候能比的呢?读书和行路真的是需要结合起来的。
300多公里山路高速后,汉江出现在眼前——顺利抵达汉中——汉江源头、“汉人老家”、两汉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本图来自百度)
汉中是个很有特点的地方。它是中国版图地理几何中心,位于陕西省西南部,行政区划上属于西北地区,而地理自然环境属于西南地区。汉中北依秦岭,南邻巴山,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江河分水岭,汉中的温润的气候造就了境内丰富的植被,江河众多,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关于汉水、汉中、汉王朝,在拜将台里看到一段专门的说明。
从15日傍晚抵达到16日中午,时间属于汉中。一早一晚走在城中,老街巷不宽不闹,感觉安稳平和。
先说说汉中的拜将坛。秦末,农民起义军与六国旧贵族起兵反秦,韩信投奔项梁部下,项梁败后属项羽.公元前206年,刘邦为汉王,都南郑,韩信“亡楚归汉投奔刘邦。刘邦采纳萧何建议,拜韩信为大将。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载: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十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文中的“坛场”,即后人所称的“拜将坛”。《汉中府志》载:拜将台,在南城下,相传汉高祖拜韩信为大将,筑此以受命。今址尚存。
接着到了汉中博物馆,亦是古汉台的所在地。古汉台是刘邦的宫廷遗址,汉中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方历史博物馆,陕西十大博物馆之一,馆内有石门汉魏十三品、古褒斜栈道、汉中汉代史迹、汉中宋墓出土文物等展品——这里,好像是此次行程中惟一不用买门票(陕历博免费预约的约不上)的地方,刷身份证就可进入。
巍巍秦岭,分界南北。千百年来,秦岭驿道是长安联结南方各省的战略通道,子午谷、陈仓道、褒斜道等等,在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一路上,当以往只在文字中见过的地名渐次出现在路边的指示牌上时,车马劳顿的辛苦立时化作大好的心情。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葬于汉中勉县定军山脚下,依山势修建坟墓,因其曾获封武乡侯而得名武侯墓——汉中第三站,武侯墓。
武侯墓区比我想象中大,四周山峦起伏,内部古建松柏,幽静肃穆。20多棵1700年树龄的古柏和两株汉桂如巨人般俯瞰大地。在历史面前,人类是最渺小的。
开车到定军山下远远眺望一番,去安康。
(本篇完)
08-28 14:16 -
风景好美的08-29 01:33
-
看着真是好看,这里感觉不错。08-30 09:36
-
这一个地方也是比较不错的08-30 17:02
-
视野真广阔啊08-30 21:37
-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小朋友也是最幸福的。08-30 22:09
-
这里环境看起来不错耶,喜欢的。09-02 13:18
-
非常想去啊09-04 11:27
-
很特别的一个地方09-09 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