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觉知的爱——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
看1845 | 回复5
-
猪猪妞 楼主《觉知的爱》这本书的作者是王树,中国新教育的拓荒者,实践者,传播者,生命成长的实修者,将家庭治疗个人成长身心灵时修体系融入儿童教育的创新者,“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儿童教育最有效的支持系统”这一观点的提出者。
在育儿的过程中,每位家长都有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迷惑。每位家长都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给孩子的都是最好的,是在跟孩子的相处中,有些爱却适得其反。真正的爱要伴随着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不该只局限于孩子行为层面的训练和矫正,更重要的是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样好的家庭教育,不仅仅是让父母学会养育技法,而是逐渐掌握教育的心法,让孩子的心理与精神的成长可以真实可见。就像古装连续剧的武功一样,心法和招数是一样的重要,只注重心法,会走火入魔,只注重招数,很难突破新高。
本书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理论,认为一个人成长的基本心理需求是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要完成其建构,需要拥有被重视,尊重,接纳欣赏以及合理的规则和界限这几个条件,满足基本心理需求之后,人自然而然走向精神追求,以此来完成自我构建,有了完整的自我构建之后,方能走向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人生历程。本书旨在唤醒父母,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给足孩子内在的营养,从而帮助孩子建构更加完整的自我。
这本书中不是单一的讲枯燥的理论,而是采用121的方式来阐述理论,理论-案例-用理论解析案例,这样,家长们阅读时就不会再感到乏味,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这些理论。
我先看了《儿童心理需求之重视》这一节,文中举了两个例子,唐山大地震电影中的“救弟弟”这一幕,还有《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电影中松子痛苦的一生。方登和松子的命运有共同之处,在童年时遭受忽略和偏心,心灵上受到创伤,最糟糕的是,松子的一生,都活在痛苦之中,童年的阴影,影响着松子之后的一生的生活,长大后恋爱的对象,都是暴力的施虐的,没有爱的能力的渣男。他拼尽全力去爱,其实是无意识的拼尽全力试图修改早期,我不是被爱,的痛苦体验。痛苦使人重复,只有意识到了不充分,也说了重复才能停止,不幸的是,他到死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痛苦的缘由,因此到死都只能够不断重复。如果不是看了这两个案例的解析,不会想到偏心给孩子的童年心理居然能带来这么大的伤害。
因此,我们要注重孩子心灵的教育,并满足孩子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03-24 10:49 -
小淼儿 2楼这本书很不错,我喜欢。03-24 13:15
-
昂妈暖暖 3楼很不错的内容03-24 15:16
-
小小菲儿 4楼这样的书籍内容真是不错的03-24 23:36
-
鸭丫0815 5楼内容真的挺好的,需要静下心来看03-26 21:46
-
晓之风铃 6楼不错的书呀03-30 20:41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