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熊孩子”的内心世界,育儿也需要大智慧!——《羊驼拉玛系列》
看1961 | 回复3
-
说到羊驼,很多家长脑海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肯定是憨态可掬又搞笑的萌物形象。
羊驼性情温驯,伶俐而通人性,几年前被网友恶搞为十大神兽之一“草泥马”,然后迅速爆红,引起许多家长和孩子们的喜欢,是逛动物园必观赏项目之一。
然而在国外,也有一种羊驼超级流行,深受家长们和儿童们的喜爱。
那就是《羊驼拉玛系列》儿童图画书。
羊驼拉玛系列图画故事书全8册原版
羊驼拉玛系列图画书在国外已经持续畅销超过2000万册,常年名列《纽约时报》畅销童书榜单,所有图书加起来曾荣获十多项国际大奖,入选了权威媒体评选的“100本最伟大的童书”,几乎成为国外每家必备的图画书之一。
从另一个方面也能反应出它的火热程度,国外流媒体巨头Netflix公司根据其形象和故事背景改编了15集动画片,目前已出到第一季,第二季正在制作中。
在国外,羊驼拉玛绝对是一个火热的大IP,它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功,图书的高质量内容,对家长和孩子的影响密不可分。
羊驼拉玛的作者安娜·杜德尼(Anna Dewdney)是一位有着两个可爱女儿的标准的美国妈妈,她曾经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最终令她名扬世界的,还是童书作家的身份。
虽然安娜已于2017年故去,但企鹅兰登童书和every child areader、CBC等机构为她设立了安娜·杜德尼亲子阅读奖,这个奖项每年颁发给一本绘本。获奖绘本既适合亲子阅读,又能引起共鸣,富有激情,如同她创作的羊驼拉玛系列一般。
看吧,连奖标的形象都是羊驼拉玛和他妈妈亲子阅读的形象呢!
羊驼拉玛就是生活中那个有点儿小调皮的“熊孩子”,他所表现出的各种令人头疼的情绪和行为,正是这套书的魅力所在,因为他就像是千千万万个孩子的缩影,比如:他怕黑,晚上睡觉不敢关门;在公众场所哭闹发脾气;不愿意去上幼儿园,和小伙伴在一起不合群;有时候不愿意分享,做事缺乏耐心;有分离焦虑;有些小霸道,也被欺负……但与此同时,羊驼拉玛可爱又善良,他通情达理,自信勇敢,阳光开朗,对谁都充满爱意。这些难道不都是孩子们的真实写照吗?
这套书讲的是拉玛的成长史,也是每个小朋友必经的成长历程。
《穿红睡衣的拉玛》讲述了拉玛战胜黑暗的故事;《拉玛过圣诞节》中的拉玛缺乏耐心,妈妈教他要学会等待;《拉玛和捣蛋鬼》告诉孩子如何面对校园欺凌;《拉玛和妈妈在家》中拉玛成长了,学会照顾妈妈了;《拉玛和外婆外公》体现了温暖的祖孙亲情;
《拉玛生妈妈的气》描写了在公众场所大发脾气的拉玛是如何控制情绪的;
《拉玛想妈妈》探讨了如何缓解入园恐惧和分离焦虑;《拉玛学会了分享》则以小见大,浸透了品格教育。
这套书中,每个故事都直击孩子的内心和情绪。我们从中看到了拉玛的成长,更映射出自己孩子的成长。一本书一个话题,都与育儿生活息息相关,内容平实,贴近生活,备受关注,对父母来说真的是非常实用的育儿教科书。
育儿是需要大智慧的。每次拉玛妈妈成功解决拉玛的麻烦,我们都会忍不住为其鼓掌,更钦佩于她向我们传递的育儿智慧。这也是拉玛为什么能和大小读者达成共情和共鸣的原因所在。
如《拉玛想妈妈》就向我们传递了这样几个育儿的“良方”!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要让孩子知道,在能力范围内,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完成,我们来看书中刚刚上幼儿园的拉玛做了哪些事情:叠被子,找衣服,刷牙,擦鼻涕,吃早餐,刷盘子。放眼现在的社会,很多家长都十分宠溺自己的孩子,哪怕孩子上小学了还不会自己叠被子甚至系鞋带,这对于他们今后的独立生活是非常不利的。拉玛妈妈的“放手”应该值得每个家长学习!要知道父母做得越多,孩子以后会得就越少!
给孩子的自我独立创造条件—“妈妈离开了,拉玛得留下”。当妈妈和拉玛告别的时候,虽然心里也有一万个担心和不舍,但她还是放心地把拉玛交给老师,自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因为拉玛妈妈懂得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需要条件的,不能因为自己对孩子的不舍而弱化了这一点。孩子入园其实正是培养独立性的好时机,要知道妈妈越舍得,孩子就越容易度过分离焦虑期,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
陪伴是解决问题的法宝:当幼儿园一天的生活结束后,拉玛带着妈妈在幼儿园里玩滑梯,拉玛妈妈并没有排斥,或着急回家,催促拉玛快走,反而耐心地陪伴他,和他一起享受在幼儿园的欢乐时光。拉玛妈妈解决拉玛入园后焦虑的办法就是陪伴,陪伴他的情绪,陪伴他成长。
在故事的最后,拉玛妈妈陪着拉玛一起画了一幅有关幼儿园生活的画,让拉玛知道,每天虽然要和妈妈分开,但妈妈一定会来接他!而拉玛也发现了一件事情,他爱妈妈,也爱幼儿园!结尾那个大大的拥抱不仅传递了爱,也能轻易感动孩子和身为父母的我们。
不仅仅是这本《拉玛想妈妈》,其他几本书也同样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智慧妈妈。
《拉玛生妈妈的气》告诉我们,坚定立场与共情并不是对立的:当拉玛跟着妈妈来到人多拥挤的购物中心并逐渐失去耐心发脾气的时候,拉玛妈妈先坚定地表明立场,告诉拉玛乱扔东西是不对的,进而感同身受地共情,让拉玛知道妈妈也觉得购物很无聊,最后再来和拉玛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收拾好散落在地上的东西,通过玩游戏的方式,一起买东西,最后回家。
《穿红睡衣的拉玛》告诉我们,体谅是互相的,爱也是互相的:当拉玛怕黑,一个人不敢睡觉不断闹腾的时候,拉玛妈妈告诉他,妈妈忙的时候要知道体谅,等妈妈做完事就会过来陪他。讲完道理,又温柔地告诉他就算是妈妈不在身边,妈妈也一定离你不远。批评是为了阐述道理,爱的鼓励是为了温暖孩子。
这些生活化的场景,拉玛的可爱与顽皮,拉玛妈妈的唠叨,在阅读后还会活灵活现地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
另外,这套书文字上的最大特色就是节奏感和韵律感特别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正文多是一些押韵的句式,如在《穿红睡衣的拉玛》中有这样一段:“Llama Llama red pajama waiting waiting for his mama,mama isn’t coming yet,baby Llama starts to fret.”孩子在听和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代入了节奏感和韵律感,不仅能感受语言的韵律之美,还能够快速地建立起音韵辨识能力,在无压力的阅读环境中建立起对英语的初步感知。
比起朗朗上口的英文,翻译也丝毫不逊色,押韵之余,读起来还非常欢快,比如:拉玛,拉玛,穿红睡衣的拉玛,没有妈妈的陪伴,感觉好孤单!把孩子焦虑的情绪通过儿歌式的句子表达出来,更利于孩子接受。
这些富有韵律感和生活化的语言,也让《羊驼拉玛系列》成为一套绝佳的英文启蒙读物。
羊驼拉玛不仅仅是一套图画书,它更像是一场生活的纪录片,带着我们跟随拉玛和拉玛妈妈看了一场现实生活的童话剧,在这部剧里,充满了我们的影子,让我们时刻看见镜像的自己。
08-12 10:08 -
看着很可爱08-12 16:03
-
是喜欢的小动物08-13 20:54
-
这羊驼好可爱的啊,不错的书呢08-26 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