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的江山04 中国轴心期》
看2780 | 回复0
-
就要快乐 楼主《文化的江山04 中国轴心期》
人们谈历史,都习惯以王朝的形式展开——夏、商、周;元、明、清。“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少则几年,多则百年,王朝更替,一代代帝王新人换旧人,留给后人一个个年代表。中学接触历史,老师要求我们背诵年代表,说那些都必须死记硬背,才能熟练应对考试。过后回想,也真的是考完就忘。随着阅读面的增加,我越来越明白,只有建立在兴趣之上、理解之后的记忆,才能持久。
《文化的江山》一套书,为普通读者了解历史、建立兴趣提供了可能。历史不是割裂的,看似散落的历史,如果能以文化角度关联,解读起来势必会更加流畅。作者刘刚 与 李冬君 合作了很多次,作为独立学术人、自由写作者,二人的文风也是自由洒脱,当年初读《回到古典世界》就很惊艳,感叹竟然可以用散文般的文字梳理历史。
文化无国界是《回到古典世界》一书中两位作者向读者展示的;文化可以越千年、历百世,并且可以常读常新,是《文化的江山》这套书中作者向读者展示的。整套书分十二册,历时十年,虽然大体上仍按照年代顺序贯穿,但是语言却非常活泼,同《回到古典世界》一样多了几分散文的诗性。
《文化的江山04 中国轴心期》是《文化的江山》的第四个分册,主要讲述公元前500年到前200年这个阶段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这个时间段是以文化看中国的诸子时代,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等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书中,作者将诸子时代划分为三部分,也就是春秋、战国和结局。为读者揭开了百家争鸣,思想自由碰撞的年代面纱。《中国轴心期》和第三册《中国风雅颂》在结构安排上类似,都是前面部分剖析解读历史,后半部分以特定的人物或者文物做拓展阅读。
阅读第三册时,就非常留意孔子这个人物,他虽被尊称为圣人,但同样不是历史中割裂的存在。第四册第一章就是讲“圣化”。上册在讲述孔子观季子行葬礼时提到了“孔子问礼”。第四册中叙述孔子时隔十七年先后问礼和问道于老子,也是很有意思。
第一次是孔子三十多岁,三十而立,立于礼。那时孔子自诩为“野人”,本是想着和老子一争高下,没想到老子明白后生可畏,“以自隐无名为务”让孔子不争而胜。老子因此被孔子尊为“犹龙”,达到了共赢。第二次“问道”是孔子五十多岁,所谓“五十知天命”,当时老子告诉孔子说道是内在的,不可说。意思是如果想得道,要向内求,也就是先认识自己。
都说读史使人明智,《文化的江山》系列丛书的作者用诗性的语言梳理历史,让读者在愉悦的状态下,思考历史与现实,确实是值得借鉴的。11-19 18:04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