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孩子五岁多,为什么一个会看人脸色,一个不会呢?
看4538 | 回复3
-
红石榴育ar 楼主
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宝五岁多。她的弟弟家也有一个五岁多的宝宝。
一次聚会,娟问我:两个孩子都是五岁多,为什么一个机灵会看人脸色,一个不会看人脸色呢?
两个五岁多的孩子,一个会看脸色,一个不会看脸色。会看脸色的孩子妈妈一定是沟通高手,喜欢倾听,善于表达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会看脸色的孩子妈妈比较主观急躁,喜欢包揽别人的事,喜欢发号施令,不等孩子主动表达,她就替孩子说了,她替孩子说了,孩子就无话可说,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木讷,喜欢别人发号司令。
育儿的过程,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因为幼儿就是谜一样的存在,你不知道幼儿有多少潜力。
五岁的孩子能不能看懂别人的脸色?我相信很多父母都会说能。那么两个五岁多的孩子,为什么有不一样的表现呢?
原来人生所有基本的情绪,都是通过复杂的非语言交流来解读和表达的。“别人的脸色”就是非语言交流的方式之一。
有育儿经验的人都知道,婴儿与宝妈第一次交流就是非语言交流:宝妈用拥抱表达了对婴儿的接纳和爱,婴儿则用嘴巴的吸允表达了对妈妈的接受,从此建立亲子关系。
随着月龄的增大,宝宝会看妈妈的脸色,会接收到妈妈的逗引而展开喜悦的笑脸。
纵观一生,我们都会用这种早年习得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情绪和意愿。
孩子发展到三岁左右,开始与周围小朋友一块玩耍,他们之间不仅要进行长时间的语言交流,也会进行复杂的肢体动作交流,而且这种非语言交流比语言交流还要频繁。当一个孩子不喜欢另一个孩子时,不一定用嘴巴说出来,一转身,一扭脸,另一个孩子就明白了。有时自己的玩具别别人抢了,会表现出愤怒的表情来,甚至会用手去推搡。
孩子的非语言交流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与宝妈与孩子的肢体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有关。
我给娟讲了下面一个故事:
三岁大的睿跟妈妈去超市,看到一个玩具吊车。
睿:妈妈我要买吊车。
睿一手拿起吊车,一手拉着妈妈,一边眼巴巴看着妈妈的脸。
妈妈:你姥爷上次来答应给你带一个来,我们买了这个就重复了。妈妈蹲下来看着睿的眼睛。
睿:妈妈,不要姥爷买,我要这个!睿的声音提高了一度,语气有点急切。
妈妈:姥爷已经买好了。妈妈耐心地说。
睿:让姥爷给冰冰嘛。冰冰是他表妹。这时睿的声音软了下来。
妈妈:姥爷买了两个,你一个冰冰一个。睿是听话的好孩子对不对?妈吗看着睿的眼睛说完话立马起身。
睿:好吧妈妈。把吊车放下,头也不扭地走了。脚步有点迟缓,看样子还有点不舍。
妈妈知道他还不甘心。刚好前面就是这次要买的大虾,睿加快脚步跑过去了。妈妈知道,睿已经把吊车放下了。
这个交流过程中,既有语言交流,也有非语言交流,并且很有层次感。
睿和睿妈都是利用肢体语言的高手。02-25 20:19 -
冰钰愛玥 2楼很多孩子都不会看大人的眼色03-02 00:15
-
熙笪 3楼大多数孩子,都是很会看人的脸色的。03-02 10:27
-
天使宝贝娃 4楼和环境有关系吧03-02 11:34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