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16期《小小厨房食育绘本》分享整理贴
看3232 | 回复3
-
郧丽 楼主我们今天要分享的是一套食育绘本,首先跟大家聊一聊,什么是食育呢?
顾名思义的话,“食育”就是教育孩子要好好吃饭?
相信很多家长都为孩子的吃饭问题烦恼过:挑食、偏食、不爱吃饭,爱吃零食、垃圾食品……其实真正的“食育”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食育”是从感受食物开始,让孩子足够了解食物,对食物产生兴趣和亲近感,并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培养选择健康食物的能力,由此养成未来必需的生活感知力和技能,以及对环境所怀有的爱护之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是近年来,由于食物认识误区、 不良饮食习惯等造成的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根据2017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肥胖率达12%。部分地区中小学肥胖率已经超过20%,这就意味着校园里每5个孩子里就可能有一个小胖墩,青少年超重现象已经非常严重。
现在的孩子吃了太多¬快餐和外卖,小小年纪都开始口味变重。
自助餐厅里,很多孩子都会首选汉堡啊、炸鸡啊、香肠啊、薯条和可乐、雪碧等等。
一位日本大学教授进行了一个针对孩子¬味蕾的研究,竟发现超过三成的孩子连基本的甜酸苦辣都不会分,原因是孩子吃垃圾食物太多¬,连食物的原味也忘记了!
“由奢入简易,由简入奢难”,一旦喜欢上了重口味的食物,就很难再吃得下清淡健康的;喜欢上了甜甜的饮料,就很难再喜欢喝无味的白开水,长此以往,孩子们健康状况会怎么样呢?习惯了感官刺激的他们会怎么样呢?会不会性情和思维方式都会跟着有所变化?……
为了让人们吃得更营养、更健康、更科学,以培养良好饮食习惯为重要目标的“食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都纷纷在学校开展“食育课”。
对于中国来说,提倡食育,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在国内,食物教育本身还是个比较新鲜的事,还是在摸索的阶段。那我们看看,在世界上别的国家,他们是怎么做食物教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能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有益的参考呢?
我们来看看各国的食育推进项目
首先看看英国。2006年,英国名厨杰米·奥利弗发起了“校餐革命”,他公开向垃圾食品宣战,誓要把垃圾食品逐出校园,让英国每一个中小学都能为学生提供热菜热饭。
大厨颜值很在线
英国的食育有三个重要的观点,分别是:
1.当孩子学会了烹饪,他自己就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食物,也会知道怎么吃最好;
2.食物教育交给我们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技能,堪比语文数学;
3.如果孩子参加水果和蔬菜的培育和种植,会让孩子更喜欢吃它们。
2014年9月开始,英国教育部新公布的教学大纲中,“烹饪”正式列为必修课程。
全英国的学生在毕业之前都需要完成厨艺基本课程,依照不同年龄设计的课程,14岁的中学生需学会至少20道菜肴才能毕业。
而在快餐文化盛行的美国,则发起了“从农场到学校”运动,更多地采购当地食材,为学生提供新鲜、健康的本地食物,来让孩子慢慢改变饮食习惯。
在这些活动的倡导下,很多美国中小学校园内已不再向学生出售高热量碳酸饮料和薯条等垃圾食品。
这让人联想起去年年初,国家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小学校园内不得设置小卖部”的话题登上了新浪热点。
据我所知现在小学校园里也基本没有小卖部了吧。但其实“不提供”只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对待。最根本的,其实是孩子需要有自己选择健康食物的能力,并自我进行健康管理。否则他还是可以从其他很多渠道购买到垃圾食品的。
再看一下我们的邻国。日本的食育呢,可以说是全球食育的一个经典,早在2005年就颁布了《食育基本法》,开头用了三句话描述食育的重要性:
1.为了让孩子们培养丰富的人性,掌握生存下去的力量,食物比什么都重要;
2.食物的教育,是人活下去的基本需求,是比起知识、道德、身体的教育来说更基础的东西;
3.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经验学会了食物的相关知识和选择食物的能力,才能实现健康的饮食生活,并最终养育成人。
概括成三个词,分别是丰富人性、基础教育、养育成人。首先是丰富人性,食物是丰富人性的基础。
有一句国外的关于食物的谚语,叫你即你所食,就是你吃了什么,就是什么东西组成的你。我们选择的每一种食物,是冰冷无情的,还是充满家庭温暖的,其实对于吃的人而言清晰可见。
每天在温暖的人性中滋养长大的孩子,才能长成一个有着丰富人性的人。
想想看,这样温馨的家庭就餐氛围是不是每天都在你家上演?
第二点,食育是基础教育,比我们经常说的德智体美劳还要基础的教育。因为一个能照顾好自己身体的人,才能去发展他的德智体美劳。
在日本,“食育计划”以家庭、学校、地域、政府等多单位开展,每年6月是“食育节”,每月19日是“食育日”。
按照日本文部省的规定,食育有非常严格的课程,比如三年级的小朋友要设计食谱、准备一次早餐给家人吃;六年级要学薯片课程,用酒精灯进行实验,学生需要知道薯片的油分高达20%……
日本小学还设立了“家政课”,让孩子自己进行烹饪体验;
还会带孩子体验播种、栽培、收割食物的过程,加强孩子对食物营养、食品安全的认识,以及饮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调和及对食物的感恩之心等。
每年的5月和9月组织3岁以上的孩子体验水稻种植与收割的过程,如此,孩子们能知道自己吃的米饭是怎么来的。
吃午餐前,值日生还会介绍一下食物的来源。
比如说今天吃的土豆就是六年级的孩子种出来的。“等到明年3月,就轮到我们了,那时候我们就能吃到自己种出来的土豆啦。”
有了这种精神的传承,孩子们感到更多的是自豪感,也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餐桌礼仪、环保理念也是日本学校食育的内容。中午孩子用餐后,会自己把餐具送回厨房,把废弃的瓶盖、纸片等垃圾分类处理,从小培养环保理念。
最令人感慨的是牛奶盒子的回收:
把牛奶盒拆开、摊平,交给值日生,再由值日生将它们清洗干净,晾干后第二天送到回收站。
日本的垃圾分类向来严格,因此,日本的孩子从小也被要求具备这样的意识和能力。
食物教育本身是一个很有趣的命题,在不同文化的土壤里,开出了截然不同的花朵。日本的包罗万象、英国的烹饪课程、美国的“从农场到学校”等,无一不是其基于本身文化与面对社会问题做出的答案。
说了这么久的各国食育,我们再回到今天分享的这套“小小厨房食育绘本”。这是日本营养专家给孩子的饮食习惯培养绘本,我们再从中来感受一下日本的“食育”理念,看对我们有什么有益的启发。
“小小厨房食育绘本”系列讲述了小主人公娜娜不喜欢吃蔬菜,于是奶奶带着娜娜一起构思菜单、采买食材、制作美食,在这过程中娜娜懂得了健康食材、均衡饮食的重要性,也体验到了制作美食的快乐。
“小小厨房食育绘本”系列引导孩子认识健康饮食,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健康的食物,自己做菜,从而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我们先来看一看《一起来做晚霞饭》这个故事吧。
今天奶奶来接娜娜放学回家。娜娜最喜欢奶奶了,奶奶也最喜欢娜娜了。
很温馨的祖孙情。
回到家以后,奶奶拿出了娜娜的便当盒。
咕噜咕噜,有东西滚动的声音。
打开一看,是剩下的西蓝花、小西红柿和胡萝卜。
娜娜的可爱表情四连包~~
于是奶奶问:“娜娜,你讨厌吃蔬菜吗?”
“嗯,就是觉得不好吃。奶奶呢?”
“我觉得蔬菜很好吃啊。”
“啊?!”
“啊?!”
两个人笑了起来。
奶奶没有生硬地说教:“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对人体非常有益”之类的话,这样小朋友不容易听进去哈,而是说,“娜娜,我们一起去买晚饭的材料吧?”
娜娜开心地说“好!”
很智慧的奶奶啊
两个人先去了干货店。
然后在鱼店买了小鱼干。
在蔬菜店买了白萝卜、胡萝卜、芋头和洋葱。
在满天的晚霞中,祖孙俩回家了,奶奶邀请娜娜一起来做好吃的晚饭。
准备做饭时,不知道从哪里跑来四个健康小精灵。
作者用红、黄、绿、白四种颜色的健康精灵来解说食物中营养的分类,把抽象的营养知识变得具体又形象;活泼逗趣的画面让孩子轻松 get良好的饮食习惯。
下面就进入详细的做饭步骤啦:
先是准备食材。奶奶先削掉胡萝卜的皮,再用擦丝器把胡萝卜擦成细丝。
娜娜也学奶奶的样子,给胡萝卜擦丝。
很多家长觉得厨房是危险的地方,但是,在详细传授厨房安全知识的情况下,厨房也可以变成游乐场,因为食材本身就是非常好的纯天然玩具,让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呢。此外,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准备好专用的厨具、围裙等,让孩子更好地参与进来。
嗯,擦成丝后,胡萝卜变得不一样了呢~蓬蓬的,软软的。
娜娜好奇地捏了一点松松软软的胡萝卜,犹豫着:
虽然有点担心,但娜娜还是吃了一口胡萝卜。
看娜娜可爱的表情变化
其实啊,比起有的口味不那么好吃的蔬菜,孩子更乐意挑选香脆的炸鸡和甜美的蛋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除非他和胡萝卜、白菜之间有着更多的故事和秘密。原因和结果显而易见,问题不是挑食,而是我们的孩子离食物太远了。
在把胡萝卜从一整根到刨成松软的丝儿,食材的外形和软硬、口味都有了变化,有时就是这样细小的变化,也能让孩子做出尝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学生营养室主任研究员胡小琪说:“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们需要10次甚至更多次尝试新食物,才能接受并喜欢上它。许多家长以孩子不喜欢吃为由,放弃了培养孩子吃新鲜蔬菜、水果的健康饮食习惯,而选择含糖饮料、油炸食品等孩子爱吃、但却不健康的食品。”
在吃饭这件事情上,还需要家长更多的智慧和耐心呢。
加上水,放进胡萝卜丝和小鱼干,然后盖上电饭煲,按下“开始”按钮。
大家可以看到,每个步骤都非常地详细,孩子完全可以按书里的这些步骤来进行操作,加深对“做饭”这件事情的认知。
娜娜问:“奶奶,这个米饭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奶奶回答:“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在蒸煮米饭的期间,可以开始做汤了。不要小看做饭这件事,可以从中提高孩子的统筹规划能力哦。做饭的过程其实就是科学安排时间。
大家是否犯过这样的错误:菜都炒好了,却发现忘做米饭了。所以不得不再等半个小时,可是等米饭做好了,炒好的菜却冷了,让人非常恼火。
做饭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用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做完所有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先做上米饭,然后再洗菜炒菜?佐料什么时候准备?菜什么时候切?哪个菜应该先做?哪个菜最后做?这都是需要做饭的人提前做好预算,规划清楚的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会做计划,学会科学分配,可以说,这是一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这种统筹规划的能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以非常重要哦。
来做汤了。奶奶这次要做的是蔬菜汤,先以海带和鲣鱼干做底汤,再放入切好的蔬菜。
奶奶往锅里倒水,然后放入海带。
娜娜拿了一小块海带,闻了闻,“就像大海的味道!”
又放在嘴里尝了尝:有一点点咸,不过很好吃呢。
在做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学会运用感官去感受食物的味道,这包括眼睛看到的食物的颜色;切、刨食物的时候所听到的声音,比如擦胡萝卜丝的时候是“唰、唰”的声音,淘米时是“淅沥、淅沥”,刨鲣鱼干的时候是“嚓、嚓”的声音;鼻子闻到的食物的味道;舌头尝到的食物的味道,还有用手触摸食材的感觉:胡萝卜一整根是硬硬的,擦成丝后是蓬蓬的软软的,海带则是滑溜溜的……
这五感综合起来就形成了大脑对于食物的认知过程,这是食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娜娜也试了试刨鲣鱼干。一阵阵鲣鱼的香味飘了出来。娜娜突然就感觉肚子饿了。
旁边还有白色健康精灵在提醒:小心不要刨到手哦。
娜娜吃了一大口刨好的鲣鱼干:“真好吃!”
在参与做饭的过程中,孩子能充分打开感官,了解到烹饪的过程,体验到制作美食和品尝食物的快乐,让“吃”从一开始就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接下来用海带和鲣鱼干做底汤。
底汤做好,该给蔬菜削皮了。
白萝卜、胡萝卜、芋头都是长在地底的块茎类蔬菜。
说起来像个笑话啊,有些小朋友认为蔬菜就是超市里来的呢,因为平时能接触到食材的机会太少了,所以让孩子知道食物生长的环境、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个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
奶奶开始咔嚓咔嚓地切菜了。
“剩下的娜娜来帮忙切吧,把菜切成容易入口的大小。”
娜娜一边动脑筋琢磨菜该怎么切,一边拿起切成小块的蔬菜放进嘴里尝味道。
温馨提醒:孩子一定要用安全菜刀哈。
从设计菜单、采购食材、烹调制作到收拾清洁,每一次都是亲子互动的好机会。即便只是简单的清洗蔬菜,把胡萝卜切成歪歪斜斜的小丁小块,在孩子心里都是美好的记忆,会留下妈妈与家人陪伴的幸福滋味。
把切好的蔬菜放进汤里,咕嘟咕嘟地煮上一会儿,香味飘了出来。
现在可以放入酱油和盐了。
看,娜娜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尝尝味道了!
这时,神秘的米饭也煮熟了!
奶奶的神秘米饭就是晚霞饭呀!
今天的晚餐是晚霞米饭和蔬菜汤。
看着娜娜吃了一碗还要一碗,爸爸妈妈都开心地笑了。
烹饪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劳动过程。每个人因为自己从小吃到的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以及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从而产生自己独特的口味偏好。
如果孩子们缺少对食物的兴趣,最好的办法是邀请他们参与到烹饪过程中来。在这过程中让孩子调动五官品尝酸甜苦辛,和孩子一起切切煮煮、动手烹饪,最后围坐在一起幸福地吃饭,让孩子明白食物的文化家庭意义。在这样充满温情的亲子互动中,孩子成长为可以照顾好自己、内心充满力量的人。
爱做饭的孩子,一生都会照顾自己。让孩子从小体验做饭的乐趣,学做饭,爱做饭,他收获的不仅仅是健康,还有伴随一生的幸福感!
读完这本书,以后每次吃饭可以问一问孩子:你吃的饭菜里,四种小精灵都齐了吗?让孩子自觉地接受营养均衡这一理念。
哈哈考考大家,都记住是哪四种小精灵了吗?
本系列的其他2册是《神秘的生日大餐》
每本书的最后还附有“香喷喷菜谱”,详细列出了所需食材、制作步骤,以及贴心小提醒。比如煮饭的过程:
所以感兴趣的家长们可以行动起来了,在一场场食育之旅中,和孩子一起爱上食物的真滋味,体验做饭的乐趣吧!
照例贴上购买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8965391.html,新鲜出炉,还在预售,现在还有满减活动
今天内容比较多,谢谢大家的聆听,下次再带好书来跟大家分享!06-19 07:53 -
雨林lin 2楼很可爱的书,辛苦整理了06-19 08:00
-
马上有钱 4楼非常有趣的树06-22 05:15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