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博士谈节日宝宝取名技巧(下)
看6512 | 回复2
-
luckily绮绮 楼主四、换字代义法。
汉字的结构和性质特征,许慎在《说文解字• 叙》曾归纳为“六书”理论,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清朝戴震将其归纳为“四体二用”说,大意即是前四种为造字之法,后两种为用字之法。 我们特别要注意后面两种用字法。许慎对转注的解释是:“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即是由一个已造的字,通过加注不同音符的办法,派生出另一个(组)意义相同字形相近的新字。通俗点来说,由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往往会各异其名,造成同物异名现象,转注即是为记录这类同义词而派生出同义字的办法。例如,对父亲的称呼,上古称父,中古称爷,当今或称爹,或称爸。这是汉语由于古今南北语言差别而派生出同义字的一种方法。而命名者在取名的时候,为了避免“撞车”,就可以考虑意义相同的其它形近字代替,换“字”代义法的基础便植根于此。
为了更好地作出说明,我还是以 “月”为例。宋苏轼有一传诵千古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即指月亮。婵娟之名极美,意义也极其美好,自此词以后,各个时代以“婵娟”为名的女孩子应该为数不少。但第一个据此词而取名的是新巧别致,第二个就变成勉强凑趣,第三个、第四个则是拾人牙慧,味道寡淡无味至极了。虽然使用的人极多,但是否就只能“忍痛割爱”呢?
往上追溯,则可发现“婵娟”在此前用法多称为“婵媛”。大概因为苏东坡这首词太过于盛名远播、脍炙人口,后世便渐渐地以“婵娟”代指明月了。《新华字典》对“婵媛”一词的解释:1.花,月,女子,美好姿态;2.牵连,相连。“婵娟”一词只有第一条解释。“婵媛”不仅与“婵娟”的意义相通,并且义项比之更多。如果以“婵媛”入名,则要比人人耳熟能详的“婵娟”更新奇精巧,显得别出心裁,也增加了名字的内涵意趣。“婵媛”又谐音“长圆”,不正是中秋佳节最美好的祝福和祈愿吗?
每个节日特殊的代表事物是有限的,并且极大多数都是妇孺皆知,一般用来起名作为纪念也都是常用的字眼。又因为人人皆知人人常用,一而再,再而三,就会变得平淡无味,不再新鲜。若要做到雅致又新巧,必须另辟蹊径。借“物”兴义法要求命名者在取名时思路要深化挖掘、寻根问底,那么换“字”生义法则要求命名者眼光要开阔广大、包罗万象。一字谓之,前者可归为“纵”,后者则是“横”也。
五、借音翻义法。
关于用字法,上文已经谈到“转注”,还有一种便是“假借”。许慎《说文解字·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即是借用一个现成的同音字来记录新词的方法。我们祖先在使用文字时,假如口语上有这个字,但书面上尚未有代表它的字,要么就造出新字,要么就会借用一个现成的同音字,通过声音去寄托它的意思。由于使用简单方便,加上部分虚词和实词的意义较为抽象,不好造字,就借用同音字去代替,假借便渐渐流行开了,这也是造成汉语使用上出现一义多字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假借的出现,使文字的构成由单纯的表意发展到部分的表音,对形声字的出现是优重要意义的。那么我们在为节日宝宝取名时,就可以对此种方法进行借鉴。提起中秋佳节,关键词都离不开“中秋”、“明月”、“团圆”等。但若是直接起名为“中秋”、“明月”、“团圆”,则过于直接普遍,毫无特色。但是读音与这些字眼相同或相近、涵义美好的字却是极多的。仍按“月”取名为例,寄托明月之意未必定要以“月”字入名,可以假借它字作为此意使用。但假借字本身作为一个字,又有其本义,单独来看则又有其特殊的内涵。
那么进行命名的时候,则可考虑选用和“月”字同音的“玥”字来代替,“玥”者,古代传说中的神珠,乃玉之本质。右边的“月”表声,又可承担明“月”佳节的纪念意义,左边的玉字旁又增添了新的内涵。自古以来中国人皆崇玉,常言“金有价而玉无价”,《说文解字》:“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礼记》:“君子比德如玉。”清代龚自珍诗中有云:“美人如玉剑如虹。”亭亭玉立,冰清玉洁,是代表温润大方之美与德也,实是女宝宝取名用字上乘之选。有“月”字作为构词部分的字眼都略显秀气,是否因此不适合男宝宝呢?实际上,这不过是提供一种取名的思路,无论男女都同样可以适用的。
根据法则,与“月”(读音yue,四声)字音近又适合男宝宝的用字,建议可以考虑“晔”(读音ye,同四声)字。从音韵学的角度来分析,普通话的音节分为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五部分,其中韵腹和声调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月字的读音写作yue,但这个音节其实是零声母音节,其中的y有点特殊,并不是一个音素,只起到隔音作用。韵母üê(月)和ê(晔)的主要元音都是ê,声调相同,月和晔可以归为近音字一类。并且韵母üê(月)是撮口呼韵母,声音念起来清流婉转,如黄莺在啼,与女性柔美娇俏的特征极其贴切。ê(晔)是开口呼韵母,声音干脆响亮,如编钟在敲,显得雄阔豪迈。是晔字。《博雅》:“晔,明也。”日月谓之明,晔字本义即是指日月之光。《前汉·叙传》:“世祖晔晔。”注曰:“晔晔,盛貌也。”即光芒四射之意。韩愈《答李翊书》曰:“膏之沃者其光晔。”“晔”字和“月”字不仅音近,而且意义极其相关密切,又一洗“月”字阴柔之风,显得豪拓万丈。
借音翻义法,是将音同之字借用,以翻出新的意义。换句话通俗的话,即是“旧瓶换新酒”,思维飞跃的空间显得较广,能够多方面发挥想象力。与换“字”代义法相比,局限性也是有的,只能在同音或者音近的字中挑选,要根据需要选择情况而定,但也不失为一种思考的角度和途径。方法都是异途同归的,目的都是取到一个富含文化内涵又新巧雅致的名字。
六、拆字表义法
拆字表义法是以汉字结构分析为基础,对与节日相关的“字”进行拆分,把一个字拆分成两个部件,分别组合为新字入名。这种方法所起的名字虽然乍一看似乎难解其中味,但实际上却是十分巧妙的构思。这要求原“字”的结构必须能够拆分,并且不能过度拆分造成“面目全非”,而要达到“巧妙呼应”的效果。
汉字字形构造,“六书”理论已经归纳了几种基本模式,现代汉字学则在此基础上将其重新归纳为“绘形象物”、“烘托显物”、“标识指物”、“借形寓意”等十种模式。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以“烘托显物”方法构造出来的合体字。这部分合体字构成并不是单纯指称之物的图像,还加上了烘托之物。例如“眉”字,表示此字意义的是上半部分,“目”起到的是烘托作用:以一种提示性的象征式符号存在。这部分作为文字构形,却是造字时被“允许”的,并且还能达到“显物”表义的目的。
这能给予命名者极大的思路提示。例如, “秋”字恰好为合体字,《说文解字》又云:“秋,禾谷熟也。”《尔雅》:“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其本义即为收成、成熟的庄稼,似火灼。本有两种写法,籀文中已添加的“禾”旁,事实上起到提示性符号的作用。宝宝出世若恰逢中秋佳节期间,则也可以考虑以“禾”作偏旁或部件的字,多数皆与“秋”字意义范畴相同。如:秀、穗、稔、秉、秦等。“秀”字,本义即为谷物抽穗扬花,石鼓文上为“禾”,下象禾穗摇曳。其含义亦美好,如《尔雅》:“荣而实者谓之秀”,《后汉书·孝章皇帝八王传赞》:“振振子孙,或秀或苗”等。又如“秉”字,从禾,表示以手持禾,“又”篆体象一只手。《三国志·吕布传》:“共秉朝政。”《诗·小雅·小弁》:“君子秉心。”又有掌握、坚持、正直、秉承、操守等美好含义。若是情况需要或允许(须考虑五行因素),另外亦可择用“火”部构件的字入名,如灵、灿、焕、灼、炅、烨等。如男宝宝取名为“秉烨”,“秉”字部首和“烨”字部首恰好组成“秋”字,构思巧妙;而“烨”字本义为火盛,日光,明亮,引伸为光辉灿烂,与“秉”字组合起来十分有趣。“穗”字,泛指穗状花实,《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穗”。亦是五羊仙人手中所持之物,特别是广州出生的女宝宝,用此字入名则更有锦上添花之美。
这部分合体字多数为合体会意字,含义不像独体字一目了然。但细细观察,却能从中领悟到其构形之巧妙独特。许慎称之为:“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拆字表义法的适用范围,着眼于汉字结构分析(注意其各部分本身能否成为整体,并有一定含义或功能),与前四种方法有较大不同。
另外,对于某些家长特别关注的“八字论命”,因此,还须考虑所选用字其五行属性是否为宝宝所缺或所克,所缺则补,所克则弃。03-09 10:16 -
开心果果 2楼支持,顶~~~03-09 10:28
-
越越 3楼来看一下子03-09 10:40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