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孩子一起分享她的世界
看3798 | 回复1
-
寒水空流 楼主通常,单靠语言是不能被孩子所理解的。父母还需要用面部表情、语调来教导孩子。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不要碰燃气灶”,一个是语调平淡,一个是语调坚决,而且面部带有严厉的表情,那么后者的威力肯定远远大于前者。因此,生活中,当孩子给自己制造危险或者做出无礼动作的时候,父母与其没完没了地指责他,还不如先做出既强烈又明确的态度反应,然后使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再说明道理。因为长时间的责备只能使孩子更加不理解,更加不愿意听你的唠叨,而自己则是越说越激动,越激动就越说,从而导致双方都不悦的局面。
始终保持一致性。如果孩子伸手拿小狗的食物,有的时候遭到批评,有的时候却无人问津,那么就会使他迷惑不解。这个动作是能做还是不能做的呢?然后他会继续尝试这样做,验证它的对错。因此,如果父母想让孩子知道这个道理,就需要反反复复地告诉他,前后一致地要求他,那么最后孩子才能学会并懂得这个道理。
做个好榜样。你的孩子始终以你为他的标准。这就意味着作为父母,你不得不一直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经常说“请”,“谢谢”,排队等候,公众场合抑制自己的坏脾气等,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做事例向全优孩子讲明礼貌的行为是什么,如:“看到妈妈分给爸爸几张今天的报纸了吗?我们是在一起分享这份报纸!”
面对现实,采取措施。因为孩子太小,有些危险行为还不可能期望他自己有能力去避免,所以父母必须做好预防措施。比如,1岁多的孩子出于本能,都愿意把东西放进嘴里来发现它的不同。这就需要父母把小发卡和其他有潜在危险的小东西收藏好,远离孩子,以免他拿到以后吞食下去。由此看来,孩子的年龄有限,对他的要求和期望值都不能过高。
有选择性地“开战”。毋庸质疑,给孩子讲道理讲不通,说教失败的情况肯定很多。做父母的都会知道,当自己的孩子筋疲力尽的时候,他们很容易被激怒,乱发脾气。广州早教专家提醒,当你的孩子很累了或者很饿的时候,你最好明白这是坚持讲究礼貌的最差时机。如果你还坚持,就等于向孩子“宣战”了。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判断来决定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应该坚决反对,哪些事情是可以放松要求,任由孩子去做的。安全问题肯定要放在第一位,坚决不能让孩子触摸电源插座,不能让他咬人。但是,如果一个行为不是带来危险,而是使你厌烦的,那么暂时容忍也无妨。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孩子眼里,父母定义为不能做的那些事情恰恰被开始喜爱创新的孩子们看作奇妙的冒险。所以,如果你下次看见孩子又把碗碟拿到自己面前,像敲鼓一样用勺乱敲的时候,你大可不必厉声呵斥。为什么不和孩子一起敲打出悦耳的声音享受一下呢?
07-18 16:43 -
冰钰愛玥 2楼谢谢亲的分享07-19 05:47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