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详细页

脐疝的来由

丁丁已经满月了,妈妈突然之间注意到他一哭闹,肚脐眼处就有一个直径约1厘米的圆形“小包包”向外突出,触碰一下,“小包包”就缩进去了,还伴随着一些声音。带孩子去检查之后才知道:这是脐疝。

因为孩子年纪还小,因此脐疝也不是很大,有自愈的可能,所以不用做处理。如果脐部总是突出且包包明显增大,最好进行脐部加压包扎等封脐治疗。

肚脐眼凸起、按压有声,这是脐疝

胎儿主要通过脐带及胎盘来和妈妈进行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交换,出生之后脐带就会被结扎剪断,留下残端,随着脐带的自然干瘪、脱落、愈合,就会变成我们所熟悉的肚脐。

“一些小婴儿因为肚脐两侧腹直肌及前后鞘还在发育中,所以会出现一个薄弱的环。当哭闹、咳嗽、用力排便造成腹压增高时,腹腔内小肠等腹腔脏器就会通过这个地方向外突出。” 专家称脐疝最大的表现就是肚脐处有个小包。

通常情况下“小包包”的直径为1-2cm,腹腔内压力越高,凸起的程度就会越大,表面的皮肤也越紧张,所以一些时候会呈现出透明状。孩子不动或爸爸妈妈使用手轻轻摁压时,“小包包”就会缩小或返回腹腔,这时候你还可以听到肠鸣音,医学上称之为“脐疝”。

相关专家说,脐疝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缺陷,是比较常见的,一般都是出现在脐带脱落后的几个礼拜以内。脐疝患儿没有什么难受的感觉,基本上都是在洗澡或换衣时才被无意中发现。

宝宝得了脐疝,应该如何处理?

相关专家说明,通常情况下,直径在1cm左右的脐疝随着腹壁肌肉的发育在差不多2岁的时候就会自行消失。因此,对于宝宝2岁以内产生的小脐疝通常就会让其自愈,有些脐疝甚至3-4岁时还有可能会自愈的。

但脐疝直径在2cm以上,过了一年还是没有痊愈,幼儿又在2岁以上,那么就要进行修补手术。

处理脐疝时,一些爸爸妈妈会使用硬币去压迫凸出的脐部,这种做法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同时硬币长时间摩擦或许还会造成接触性皮炎或皮肤摩擦损伤,甚至会造成皮肤溃烂。

一些爸爸妈妈会担忧宝宝的皮肤被撑破,事实上,这不用过度紧张。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与韧性,如果不是受伤的话,疝囊通常不会被撑破。脐疝患儿通常不会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只有极少数婴幼儿会因局部膨胀觉得有些不舒适。

尽量减少宝宝哭闹、便秘、咳嗽

脐疝主要是由于腹压增高,为了减少脐疝患儿脐囊突出的机会,爸爸妈妈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他腹压增高的机会,比方说不要让宝宝大哭大闹、腹胀便秘、咳嗽。在宝宝疝囊凸出来时,要注意减少与脐疝的摩擦,防止造成疝囊损伤。

如果宝宝由于剧烈哭闹或反复咳嗽造成疝囊崁顿,即疝出的肠管被卡在了脐环处。这时疝囊摸上去硬硬的,按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反应,宝宝会觉得很痛,也会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况。

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疝嵌顿”,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马上带孩子去医院,防止被卡住的肠管发生绞窄性坏死。但是,这种情况出现得很少,一般不用担心。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