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详细页

摸到小儿的肝脏能表示有病吗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担负着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功能。小儿时期肝脏相对比成人大,新生儿的肝脏约占体重的4%,五岁时占3%,青少年期占2.5%,而到成人时只占2%。年龄越小,差别越明显。

乳幼儿时期的肝脏由于占体重的比例大,一般地在肋缘下均能触到肝脏,这并不说明有病,特别是这时期的肝左叶相对比右叶大,左叶占整个肝脏的1/3,在剑突下可触到2~3公分。随着生长发育,小儿的肝脏逐渐回缩,一般到五周岁时,肋下就触不到肝脏了,如果五周岁以后在肋下还能触到肝脏的边缘,那就可能有病了。

检查肝脏是否肿大时,还应当考虑下述因素:例如剧烈运动后,由于血液循环旺盛,内脏充血,肝脏也因充血而肿大,此时在肋缘下可触到1~2厘米大小,有人对篮球运动员作试验,在一场剧烈比赛后,从运动员肋缘下均可触到肝脏1~2厘米。又例如饭前饭后也有差异,由于饭后1~2小时,进入胃肠道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入肝脏,肝脏因代谢这些营养物质而充血,此时肝脏也可比原来大,在某些小儿的肋缘下可触到1~2厘米。还有早晚的变化,由于一夜安静休息,肝脏含血量减少,此时肝脏相对比原来小些,而经过一天的活动后,到傍晚时肝脏由于充血多可比原来要大些,因此早晚也可有1~2厘米的差异。此外,由于胸廓畸形(如佝偻病)及胸腔内疾病,如右侧胸腔积水、肿物、肺气肿等使肝脏受压向下移位而可触到,相反,腹腔中有积水、肿物、肠胀气等也可使原来肿大的肝脏被推向上移位,反而触不到已经肿大的肝脏了。另外检查者每人手法轻重不同及主观因素等,他们之间也有1~2厘米差异。因此对肝脏检查是否真正肿大,应当要定时、定点(位)、定人,作动态比较,才较为可靠。

由于上述这些因素的影响,一般在肋缘下触到肝脏不是十分可靠的。为此,检查肝脏的上下界(直径),是比较科学地反映肝脏大小情况。其方法是,在右胸锁骨中线上叩诊,叩击肺脏时,由于肺脏是充气故呈鼓清音,而叩到肝脏上缘时,音响就转变成实浊了,此时定为肝脏的上界,同时再触锁骨中线肋缘下的肝脏下缘,触不到时也用叩击方法,因腹腔中肠道充气也呈鼓响音,由实浊音变鼓响音时为肝脏的下缘,此时测量肝脏的上下界距离,即为肝脏的直径。各年龄的肝脏直径为:新生儿3~5厘米,乳幼儿4~6厘米,学龄前期5~7厘米,学龄期7~10厘米,青少年期10~12厘米,成人是12厘米以内。如超过这个数据,说明小儿肝脏是真正肿大了。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小儿肝肿大的原因,并结合病因而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