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步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宝宝在一岁左右开始尝试走路,在初学走路的时候,家长往往会比较担心,害怕走的过多影响孩子的腿型,或者自家宝宝走路的时间比较晚等情况。
每个宝宝发育的时间都不同,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宝宝某一方面有些落后便焦虑不安。如果宝宝开始进入周岁,可能要面临学走路的阶段,那么以下三点便需要注意了。
首先,家长千万不要心急。每个宝宝发育的过程不同,发育的侧重点也不同。有的宝宝语言天赋很好,很早便开始说话了,但是有可能他走路的时间会稍晚一些;而动作灵敏的宝宝,有可能在两岁的时候还只会说简短的几个字。
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家长切莫因为与他人比较,而感到宝宝落后了。一般情况,宝宝在一岁左右开始尝试走路,有的宝宝可能会更早一些,只要在1岁半前可以独立走路了,便属于正常现象。
其次,家长应该随时注意宝宝走路的姿势。宝宝在最初走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成人看似奇怪的姿势,这是由于宝宝的下肢发育的不完全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情况下都会自行修正,不用过于担心。
可能在不正确的走姿中,内八字是较为常见的,另外还有一种常见走姿是脚丫外侧翘起,这是因为宝宝的筋过软不能控制脚板的肌肉所致。
从人体学上来说,人在刚出生时的小腿都会向内弯,因为此时的大腿骨会偏向内旋,从而造成O型腿。在宝宝学习走路的时候,O型腿会更加严重,不过一般在1岁半的时候便会自行恢复。
再次,家长应该在宝宝学习走路的时候注意异常情况。如果宝宝的O型腿在2岁之后仍很严重,就应该去医院找医生咨询,这是因为有可能宝宝腿部发育出现了问题,可能是膝盖部位稳定性发育欠缺、或者走路产生了疼痛的感觉等原因,就需要就医检查了。
除了O型腿,家长还应该观察宝宝的双腿从外观上来说有无异常,例如某条腿比另一条腿肥大、短小等,或者双腿的皮肤纹理不对称,还有宝宝走路的时候会不会由于髋关节没有发育好,出现响声等情况。
如果有上述情况,家长都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就医,医生可以根据孩子的问题进行最适合的治疗。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矫正支架及手术。
另外,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扁平足的情况,家长不必担心。这有可能是因为宝宝的双脚脂肪过多,并且韧带松弛而出现的假象。等宝宝长大后,大多都会出现脚弓。如果在2岁之后仍有扁平足,可以带宝宝去医院咨询一下。
宝宝学会走路是令他自己及家长都很兴奋的事情。无论早晚,都不必过于担心。
在宝宝已经尝试走路的时候,家长应该多进行观察,尤其是外观上的双腿不一致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先天性的问题引发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而O型腿、扁平足这些问题则不必担心,会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自行消失。
宝宝在学习走路的时候,家长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让宝宝感到自己会走路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