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宝宝听力下降的方法
每个父母都关心宝宝的成长以及身体状况,今天我们就说说关于宝宝听力下降,医学上一般将听力下降都统称为耳聋。耳聋并不是指一点点声音都听不到,而是有一定程度区别的,比如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以至全聋几种情况。
12月4日,首届学龄前、低学龄儿童听力评估及听障治疗康复国际研讨会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召开,来自美国、丹麦和国内听力学领域的听力学、耳科学及免疫学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与会专家呼吁应尽快建立学龄前、低学龄儿童听力筛查机制。
中国每年新增2.3万听力残疾患儿,在0~6岁听力残疾人中,70%以上并有言语残疾。专家呼吁学龄前、低学龄儿童尽快纳入听力普查范畴,父母也应留意宝宝听力下降“信号”,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如何能尽早发现孩子听力受损?除了带宝宝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或大型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听力检查外,父母也承担着极重要的责任,因为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也应该最早发现孩子有听力损害的信号。
妈妈可以注意一下,如果3个月以下的孩子对于突然发生的巨响毫无反应;或者到了半岁以后孩子还不会寻找声音来源;又或者过了1岁孩子对于爸爸妈妈讲的话无法理解、叫不出“爸爸、妈妈”;甚至宝宝两岁了,还不能说两个字以上的短句。这时,就要带孩子去就医。
对于更大些的孩子,父母应更容易发现其听力下降的蛛丝马迹。比如孩子表现出的语言障碍及反应迟钝就比较明显了,如:经常要求别人重复讲话;将电视机的音量调得很高;对电话铃声、门铃声无反应等。
听力受损影响孩子性格
父母往往只关注孩子所患的病本身,而忽略了这些病可能带给孩子听力的损伤,等到父母发觉了,带孩子去看病,可能却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和成人不同,儿童正处于语言学习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听力损伤不能及时纠正,会影响孩子语言学习,由聋变哑,不能很好地听和说,孩子就会表现得反应迟缓,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变得内向、甚至自卑。
为了孩子的智力发展,尽早训练婴儿的感觉、知觉异常重要,听力是其中一个方面,那么如何训练婴儿的听力呢?首先要给婴儿一个有声的环境,家人的正常活动会产生各种声音,如:走路声、关开门声、水声、刷洗声、扫地声、说话声等等,室外也能传来许多声音:车声、人声嘈杂得很。这些声音会给婴儿听觉的刺激,促进听觉的发育。人就是这么奇特的生物,你的感观功能用的越多反而越灵越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