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看14616 | 回复20
-
ourtime 楼主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真实案例系列报道!
开篇
很多爸爸妈妈来馆里和我聊天,关于亲子阅读,关于英语学习,关于育儿方法及与育儿理念……虽然开馆时间不长,虽然我的宝宝也不过才不到三岁,虽然我并不是幼教专业科班出身;但是,我有书馆这样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有不断积累并亲身实践的沉淀总结,我更有强大的专家咨询团队和越来越多的宝宝、妈妈带给我的点点滴滴;这些,对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相信,对绝大多数的爸爸妈妈来讲,也是!
想了很久,如何把这些每天都在积累增加、每时都有收获的感悟和发现分享给大家,一直没有理出一个系统的方法。今天,似乎终于有所顿悟——我的优势资源正是那些发生在不同孩子身上的活生生的真实案例;我能做的正是把这些案例收集、汇总、提炼、总结。
如果想找到那些系统的理论知识,请移步去购买相关书籍;如果想一步到位地找到针对某一问题的快速解决方案,也许心理医师是最好的选择。
记得华文卡内基创办人黑幼龙所著《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中提到:“孩子是慢慢养大的,要给孩子们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找到最好的自己。”我想就此引申两句:“父母和孩子都需要慢慢长大,没有完美的父母和孩子,我们都是在学习中成长;每一天、每一刻,只要我们有所发现、有所净利率,我们就应该欣喜地看到我们的成长!给孩子们多些时间,也给自己多些时间,慢慢养大的孩子、慢慢成长的自己,才会更加真实!”
当然,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地了解我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我还是想引用汪培珽的一句话把它概括出来——“阅读是一切教育学习的基础,爱则是亲子间最珍贵的资产,亲子阅读涵盖了这两样孩子最需要的东西。”——不管我们给孩子读的是中文书还是英文书,也不管我们享受的是过程还是结果。所以,在我的文字里,所有的话题都将和“阅读”有关,所有的言语都围绕着“爱”。
同时,在我后续的所有相关文章中,我基本都会围绕着某一本、或者某几本书的内容,从父母给孩子讲书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和发现为出发点,引申出关于育儿、关于学习、关于阅读、关于情感的各种生活细节和解决方案(当然,这些方案谈不上系统和理论,只是提炼和总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爸爸妈妈们细心体会)。在每段文字的小标题中,我也会将一些有关孩子的特质、能力,有关育儿的思路、方法等进行概括和提炼,以方便大家找到自己最关心的内容。
好了,从这里开始吧……10-13 16:43 -
ourtime 2楼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真实案例系列报道之一
“领”着孩子面对困境——参参全家精读《我是霸王龙》
真后悔这几天没有查看QQ邮箱,没想到参参妈妈的效率这么高,在答应把《我是霸王龙》的读后感发给我的第二天就把文字发到了我的邮箱!
今早,在收到邮件并重新翻看了这本书后,憋了几次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第一次憋住眼泪,是在参参妈妈用非常平静的语气对我说:“我看《我是霸王龙》这本书时哭了,我给参参读的时候他也哭了!”不知为什么,听到这样平静的语气和这样平实的语言,我竟然鼻子酸酸的——这个3岁多的男孩,感情是多么细腻呀!
我赶忙拿出书馆几张特制的“读书心得卡”递给参参妈妈,让她把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写几句在上面;妈妈答应了,并笑着说:“这个小卡片可能不够写的,我发邮件给你吧!”
第二次憋住眼泪,是在阅读参参妈妈真实又朴实的文字时——这是多么善良又聪明的妈妈,在小心翼翼地带领孩子面对困境时,更一点一滴地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感情,包括伤心和痛苦!这是多么用心又投入的妈妈,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会坚强,她设计了表演剧,并拉着爸爸欣赏,在看到儿子成长的同时、用充满亲情的现实抚慰孩子;毕竟,他只是3岁多的孩子……
写到这儿,我不由得停下笔来,回想起第一次和参参、参参妈妈见面时的场景——那次,是他们第一次来书馆,除了母子两人,还有参参的姥姥;一家三口,话都不多,每句话都是淡淡的。当时,我的女儿正好在场。因为都有孩子、因为环境很家居,陌生人之间的“破冰”谈不上困难——我和家长简单沟通着,老师带着两个孩子讲故事。没过一会儿,两个都有些内向的孩子竟玩得火热,哥哥妹妹地叫得亲热!记得姥姥说了一句话:“参参,我真为你自豪,你现在很勇敢、很懂礼貌,也很喜欢和陌生人交往了,姥姥都有些感动了……”祖孙三代,都是这样平静平和,都是这样感情丰富!
我相信,对于感情如此细腻又懂得表达的参参来说,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在这样的教育鼓励下,一定能够成长为一名既善解人意、又坚强勇敢的男子汉!
在这里,我会先把《我是霸王龙》的基本内容简单介绍一下,再把参参妈妈的邮件原文罗列在此,希望能对更多的爸爸妈妈有所启示——阅读中孩子与父母共同享受的温暖与爱;与孩子沟通讲述关于离别、苦难等困境的方法;如何让孩子学会表达并舒缓各种各样的感情……这些我会在参参妈妈的文章中用蓝色斜体字做出标注以提示。
《我是霸王龙》是宫西达也“恐龙的温馨故事绘本”系列中的一本图画书。它的画风雄浑质朴、情节曲折动人、情感细腻丰富。这本书中,不仅有非常浓厚的亲情色彩,还表现了所谓的“强者和弱者”之间的情感融合。
故事大意如下:
翼龙妈妈在悬崖边上生下了小翼龙。他快乐的成长着。翼龙爸爸教它飞行的本领,翼龙妈妈教它“为人”的道理。小翼龙渐渐长大,爸爸妈妈在一个夜晚悄悄地离开了它。它一个人生活着,相信爸爸妈妈一定会回来的。一天,当小翼龙在睡觉的时候,可怕的霸王龙来了。就在霸王龙正准备吃掉小翼龙时,火山爆发了,小翼龙得救了,霸王龙却因此受伤。小翼龙想起了妈妈教它的道理,开始照顾起霸王龙来。喂它吃果子喝水,就像爸爸妈妈照顾它那般。有一天,小翼龙摘果子回来,发现霸王龙站了起来,嘴里叼着鱼。它吓坏了,想起爸爸教他的飞行本领,开始往天上飞,边飞边想:“如果我是霸王龙,就可以和你成为很好的朋友了……”霸王龙在底下吼着:“我早就知道你是小翼龙了,我抓了你最喜欢的鱼,我们俩一起吃!”……
参参妈妈原文——《我是霸王龙》读后感
由于儿子酷爱恐龙的书,那天,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们勉强借了《我是霸王龙》这本书,黑色的封皮,简单略显粗糙的画面(哈哈,这就是前面我所提到的“画风雄浑质朴”,确实不属于精细那类),对于我和3岁9个月的儿子参参来说,都提不起兴趣。(shenshen,来源于人参娃娃,哈哈,谁让孩儿他爸是学中药的呢,起了这么个有趣的小名。)
第二天午后,我独自一人翻阅此书,竟感动得落下泪来。我犹豫了,要不要给孩子讲这个故事呢?深知我的宝贝是个善良感性的男孩,他一定能懂得故事的深意,但是否该让他那小小的心去理解长大、离别和苦难的过程呢?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沟通关于离别、苦难等困境的方法)
晚上,我把儿子叫到身边,告诉他妈妈读这本书时哭了,问他是否愿意读,他有些疑惑,但毕竟是恐龙故事,他忙把书送到我手里,让我快读给他听。(在与孩子沟通任何问题、尤其是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时,一定先要征得孩子的同意,而且最好能找到一些他喜闻乐见、比较熟知并喜爱的内容作为切入点)
故事的开头“小翼龙在爸爸妈妈精心抚育下成长,爸爸教他飞翔,妈妈教他善良……”,我偷眼望去,孩子坐在我身边,脸上满是笑意,我和他正感受着同样的温暖和幸福。(看,多么温暖幸福的场景;亲子阅读的魅力,一定是父母和孩子共同享受的)
读到“小翼龙长大了,爸爸妈妈不舍的飞走了……”,孩子表情严肃,急着伸手去翻书的下一页,又一页,不停地追问“小翼龙的爸爸妈妈呢,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我在儿子急促的追问声中讲了后面的故事,“小翼龙遇到霸王龙,学习爸爸的勇敢、妈妈的善良,最后学会了飞翔……”,但儿子的表情越来越难看,当他翻到最后一页,仍没见到小翼龙的爸爸妈妈出现时,终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赶紧抱住儿子说:“小翼龙学会了飞,就可以去找爸爸妈妈了。”“没有,没有……”,孩子越哭越伤心,哭声中含混着说。
哄了好久,儿子终于平静下来,我犹豫着是否要把书拿开,孩子却要我再讲一遍。我小心翼翼地讲着,不时看看儿子,这回他仍然很享受故事的开头,很急切的去翻阅翼龙爸爸妈妈去了哪里,但是能够比第一次耐心地去听后半段故事,小翼龙和霸王龙如何从敌人到朋友到分开……讲完故事,孩子仍然泣不成声,哭吧,孩子,妈妈知道你已经开始懂得什么是成长和离别。
(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时,一定要不断观察孩子的表情、语言、行为,因为这些都不断显露出孩子的感情变化;同时,几次讲同一本故事书时,最好也能够将孩子在这几次过程中的反馈进行记录、对比,以看到孩子的成长并不断调整自己讲故事的“策略”。)
(有的时候,让孩子哭一哭是好事儿,大人需要发泄,更何况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哭”就是自然的感情流露,也许是伤心、难过,也许是害怕、发怒,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一是理解他们,更重要的是要张开双臂,用爱来抚慰他们:不管遇到什么,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两天后的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玩,我特意要孩子给爸爸讲这个故事,鼓励他说,“妈妈和你一起讲,你当小翼龙,我当翼龙妈妈爸爸和霸王龙”,故事以表演的形式讲完了,我说,孩子接词,我仔细观察他的表情,讲到难过的情节,他表情很不自然,终于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我知道,儿子,你正在学习坚强。(多么用心的妈妈,从始至终,她一直仔细地观察孩子的点滴变化;从表情中,她读懂了孩子!)
今天我带孩子去还书,老师又讲了一遍这个故事,孩子四处浏览书架上其他的绘本图书,好像有点不专心,但是突然问他一句书中的情节,他都答得上来。我知道故事的内容和深意已经深深地印在那个小小的心里。(建议在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等参参大一点时再带他读这本书,也许到那个时候,他能看出更多恐怕连成人都难以看到的内容……)
10-13 16:48 -
yeyunan 3楼新浪图片看不到啊~~~10-14 10:10
-
ourtime 4楼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真实案例系列报道之二
看图画书,培养宝宝的观察力——读《胆小的老鼠》想到的
《胆小的老鼠》是多次获诺丁汉儿童图书奖的插图画家——提姆.沃纳斯的又一部优秀绘本作品。
之所以把插图作者写出来,而没有提及文字作者,是因为在我看来,相对于文字,这本童书的精彩之处更来源于图画的细腻与拓展。而且,后文所提到的“孩子的观察能力”也是由书中的图画内容展开。
从书馆里借出这本书给TT,本意是想让我柔弱又怯生的女儿体会一下小老鼠从胆小到勇敢的变化,给TT讲了几遍之后,在她的“带领”与“帮助”下,我们又发现了书中更能吸引我俩的地方……
先说说故事梗概吧: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叫“吱吱”的小老鼠,它有一个勇敢的姐姐“咯吱”。“咯吱”带领“吱吱”去品尝厨房里的蛋糕,为了防止“吱吱”迷路,就在它身上系了一个大绳球。在整个从壁柜小洞穿越走廊、客厅、厨房的过程中, “吱吱”数次把各种各样的物品误以为是猫,直到最后真碰上那只大黄猫,并误打误撞的“战胜”了它……
从文字内容上看,故事要告诉我们的主旨是“恐惧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可怕,它是可以战胜的,在一次次地克服了各种恐惧感之后,我们就会变得非常强大!”
但如果再加上丰富的图画内容,此书的作用就不仅如此了……
大概是给TT讲了三四遍之后,她对故事的内容已经非常熟悉且有一定理解了。我们随意地翻着图片,我讲几句、她讲几句;对于书中那两只在我看来长得一模一样的小老鼠“吱吱”和“咯吱”,TT每次都能准确地叫对它们的名字。
我好奇地问TT:“宝宝,你怎么知道哪只小老鼠是‘吱吱’,哪只小老鼠是‘咯吱’呀?”
“‘吱吱’腰上系着绳子呀!还有这个……”TT边说边指指两只小老鼠的鼻子——直径不足2毫米的小鼻子居然一个是棕色的、一个是肉色的!要不是TT指给我看,我是死活也看不出来的!
“TT你好棒呀!妈妈一点都没看出来!”我毫不掩饰地夸奖她。她更得意了,又给我指了指小老鼠的耳朵:“妈妈,姐姐的耳朵上有灰色的,吱吱没有!”我认真地翻看每一页,真的耶!这次,我对TT的观察能力已经上升到崇拜的高度,在我2岁8个月的女儿面前,我甘拜下风!
喏,看出来了吧,吱吱和咯吱鼻子的颜色、耳朵的颜色,都不一样,还有吱吱身上的绳子。TT是通过“观察”这样的小细节区分两只小老鼠,而我,却只能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揣摩”它们的表情看出区别。
随即,我就开始用心地和TT一起“观察”书中的画面:
故事还没开始,一只大花猫的黑影就占据了整整一篇跨版内页,黑影映射出花猫“威风凛凛”的姿态和最后“落荒而逃”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时,我会引导TT,让她找出前后花猫的区别,并继续探寻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这可以同时锻炼TT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TT给我的回答是“走”(左图)和“跑”(右图);继续追问为什么“走”和“跑”,TT的答案是“散步”和“被小老鼠追”。
被小老鼠“吱吱”误以为是猫的物体,我们也再次单独拿出来;前几遍讲的时候,我只是问了问TT每样东西是什么,而现在,我和TT“研究”的是每样东西像大花猫的哪一部分。围巾像尾巴,靠垫像耳朵,鸡毛掸子像身子,特特基本都能看得出来。
有文字内容的最后一页,小老鼠吱吱“战胜”大花猫后,高兴地扔上天空一只玩具小鼠以示庆祝。TT的问题又来了:“ 妈妈,这个蓝色的玩具小老鼠是哪儿来的呀?”于是,我们开始往前面一页一页地寻找,原来,它也是贯穿始终的“小小主人公”,从封面开始,一直陪伴着小“吱吱”。
值得一提的还有此书的扉页和最后一页,扉页上画的是小老鼠的家,对于像TT一样喜欢提问的大多数宝宝来说,在听到妈妈讲“楼梯下的壁柜后面有一个小洞,洞里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老鼠一家。”时,通常会问道:“哪儿呢?老鼠一家?哪儿呢?楼梯下的壁柜?”有了这幅画面,妈妈们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而最后一页,也是可以训练宝宝观察力和分析力的延展空间——“小老鼠干吗去呀?”“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呀?”
看,经过仔细的“观察”,我和TT发现了这本图书如此丰富的内容;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兴趣满满,不断感受着“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好书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文字!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 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吸收进来的;而通过眼、耳、鼻、舌、身感知客观事物的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观察力”!可见,观察力对孩子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它是构成是孩子智慧的门户。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就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中人之上。”
因此,要想发展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文章的最后,再啰嗦一句与主题无关的话:读书、读图画书、尤其是给孩子读图画书,往往能发现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样一本书,给不同孩子读,一定能找到每个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由此引申、扩展,才能使图画书更加立体、更有意义!只要,我们有心!
10-20 19:26 -
ourtime 5楼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本中英文的图画书,都是锻炼和培养宝宝观察力的好工具。
《I'm hiding》:语句非常简单的英语分级读物。抓住了孩子们喜欢捉迷藏的心理特点,整本书都在重复“I'm hiding from……”、“Where can I be?”这两个句型,围绕着家庭称谓和方位词,描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捉迷藏故事。边学英语边找找藏起来的主人公,宝宝一定会非常有兴趣!
《Tractors》:其实是一本男孩子非常喜欢的车辆触摸书,厚厚的纸板不怕撕、不同的质地摸起来很有感觉,还非常便于孩子手提。不仅教宝宝认识不同拖拉机的不同构造,还更为精妙地设计了“Can you find the hammer?”即找锤子环节。小锤子隐藏在每页拖拉机的不同位置,看一看,找一找,有意思!
《谁藏起来了》:是一本快乐的游戏书。狗、老鼠、兔子……18种孩子们喜欢的动物逐个登场亮相,每次翻页都让孩子们猜猜“谁藏起来了?”、“谁哭了?”、“谁转过身了?”……在一次次猜谜中,不知不觉增强了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对动物特征的理解。
《七只瞎老鼠》:改编自中国的传统故事《盲人摸象》,是获得凯迪克银奖的华人绘本作品。本书不仅颜色、形状、数字、量词的教育功能上有了全新的突破,更能让家长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局部特征描绘整体全貌,这就远远超出了认知和故事层面。
《阿黛拉和西蒙在巴黎》:描写的是姐姐阿黛拉接弟弟西蒙放学,西蒙却一路掉东西的故事,配上十九世纪瑰丽的巴黎街景,是一本美感、情意兼具并极其考验眼力的一本图画书。在亲子共读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在书中的人群或建筑中找到西蒙掉落的东西,通过这种有选择行地观察,进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这本书比较适合4岁以上的宝宝,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归纳出自己的观察方法,找到要找的东西。
最后提到的是著名的 《I SPY 视觉大发现系列》:一个系列八本书,八个场景,带读者进入视觉的发现之旅,堪称是观察的极限挑战。
10-20 19:28 -
ourtime 6楼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真实案例系列报道之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鸭子骑车记》,“我真的很喜欢”
《鸭子骑车记》是凯迪克大奖得主大卫·夏农(David Shannon)的代表作,此书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绘本”,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优秀童书奖。
作者通过这个让人兴奋又愉悦的故事,生动地描绘出孩子勇于探险的心理特征,让孩子读后产生极大的满足感。我想这是不是也是佳佳喜欢一遍一遍阅读的原因所在呢?
以下内容是瑞瑞妈妈的阅读笔记,她说,她还会坚持记下去!
第一次借的六本书我个人都挺喜欢的,本本精彩。给佳佳讲故事的时候,佳佳每次都说:“这本书我真的很喜欢!”瑞瑞有时候愿意我给她讲,有时候就拒绝我讲,她会挑自己喜欢的书,叽里呱啦自己讲。我也随她去了,反正我的初衷也不是让她会多少故事内容,主要是培养她的阅读习惯。
我由衷地感慨,孩子如果对书不感兴趣,那是因为家长还没有为孩子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书。
《鸭子骑车记》是我借的六本书里唯一的一本中文书,佳佳每次要看书都首选它。
这本书讲述的是某天农场里的一只鸭子看到了停在谷仓前的一辆自行车,突然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我打赌我会骑车。于是它就摇摇晃晃地爬上了车, 骑着车在农场里转悠,一路上它遇到了它的朋友母牛,马,山羊,猪,猫,母鸡,绵羊,狗与老鼠。当它跟朋友们打招呼的时候,每一个动物跟它回打招呼的时候,言语中还蕴含着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对于鸭子骑车,绵羊为它担心,母牛觉得此举愚蠢,马对此一屑不顾,狗觉得这可是真本事,老鼠满怀羡慕,猫觉得这纯粹是浪费时间。可是当动物们看到一群学生把他们的车停在谷仓的空地上后,在他们进屋后,小动物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在享受了骑车的快乐后终于由衷地赞叹鸭子:你这主意真不错!封底,小鸭子望着一辆拖拉机,信心满满。
小鸭子勇于尝试、乐于探索以及坚持做自己的事不在乎别人怎么说的精神,作者虽然没有明讲,但是我相信孩子一定也体会到了。
作者不用任何教条的条条框框,寓教于乐;孩子在读书时不仅能渐明事理,也能充分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博主闲言:
- 举双手赞同瑞瑞妈妈的这句话——“反正我的初衷也不是让她会多少故事内容,主要是培养她的阅读习惯”。2岁左右的小宝宝,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通常最多只有15分钟;即使她在边听边玩,妈妈和姐姐读书的场景也一定会深深地印在她的小脑袋里,这,就是阅读习惯养成的最重要因素——环境与氛围!
- 对于瑞瑞妈妈说的这句话——“我由衷地感慨,孩子如果对书不感兴趣,那是因为家长还没有为孩子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书。”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首先,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他一起选书,这是培养他爱书、爱阅读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仔细观察、分析孩子的兴趣所在(当然,这个兴趣点可能会随时变化),以便于更好地了解他们、引导他们。
10-28 15:53 -
ourtime 7楼呵呵,自已顶自己一下,本周会再发一篇,请关注哟~11-16 13:52
-
ourtime 8楼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真实案例系列报道之四
阅读,需要氛围、快乐和习惯——读书心得中的小发现
看了豆豆妈妈读书心得的第一段话,就发现了不少关键词——“一家人共同进步”、“鼓励为主”、“坐在小书桌边”……
首先是“一家人共同进步”:读书讲究的是氛围。让孩子读书,家长却在一边看电视、玩游戏,孩子怎么可能喜欢读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一点不错,对孩子说一百句“读书好”不如做一次“爱读书”的榜样给孩子看见!让他看到你为书狂、你为书乐、你为书喜、你为书悲……孩子一定会很好奇,是什么好东西让爸爸妈妈有这么多的喜怒哀乐?一旦激起孩子的好奇心,一旦在他幼小的心中有了“好东西”的概念,那么,离他爱上“书”就不远了!
其次是“鼓励为主”:读书是为了获得快乐。怎么才能把读书和快乐联系在一起,各家实际情况不同、各个孩子兴趣爱好不同,父母要想让孩子喜欢阅读,就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调动他们的兴趣:比如找他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多说些鼓励的话语,比如加入表演环节,比如用身体语言强化父母的爱……就像豆豆妈那样,“阅读过程还必须得热闹”、“看到每个动物就伴着他肢体或声音的表演,演绎着动物们各自的特点,我也得跟着回应和配合”——对于1岁多的宝宝而言,讲故事真的就是做游戏、就是表演剧,很多时候,宝宝是因为妈妈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从而爱上一本书。
最后是“坐在小书桌边”:读书需要养成习惯。为孩子准备一个固定的位置,放上他最喜欢看的书,让他一坐到那个位置就条件反射般地要去拿起那几本书,这一点对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至关重要!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固定方法……这些都有利于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尤其对两三岁秩序敏感期的孩子而言,更是事半功倍!而养成读书习惯的好处更是不言而喻,什么时候读书和吃饭、睡觉同等重要了,想不让孩子看书都很难了!
以下,是豆豆妈妈的读书心得,1岁9个月的豆豆,喜欢动物,我就推荐了这本可翻翻的《小玻去农场》给他,看,很简单的几页,演绎出不少内容呢……
儿子不像喜欢球、水、电子产品那样的喜欢书,这一点也不能怪他,爸爸妈妈也都不是对书酷爱的主儿,所以一家人共同进步吧,要以鼓励为主,他确实是进步很多,阅读的时间、翻看的次数都明显提升,坐在小书桌边的豆豆俨然也是个小大人儿了......
儿子对于读书,始终是慢热加上挑剔,我始终在找一些他会喜欢的主题,动物主题是始终吸引他的主题之一,所以在Our Time亲子书馆看到小玻系列时就毫不犹豫的借回了家。他接触《小玻去农场》这本书是在1岁7个月左右,一开始就被封面主人公小狗小玻所吸引,主动翻看起来,里面的小动物他都已经认识,看到每个动物就伴着他肢体或声音的表演,演绎着动物们各自的特点,我也得跟着回应和配合场面甚为热闹。农场里的动物们都各得其所,翻看几遍之后豆豆就可以根据他们住宿的特点提前表演出是什么动物了,然后再用手打开小翻页确认一下,牛就是:“哞。”猫就是:“喵喵” …...他知道鸭鸭是生活在池塘里,看到池塘里的波纹就跳起来踩两脚,那是在告诉我,水坑还可以踩着玩,猫猫是喜欢玩毛线团的,挤眉弄眼的表演出猫猫的表情……
这本书的阅读经历告诉我,对于像豆豆这样的小朋友得投其所好、字要少、图要多、有他感光趣的内容,阅读过程还必须得热闹,翻看的多了,他就很快就会发现草丛边还有不认识的东西,指给我看,这时候就有机会教他新的内容:那是小蜜蜂!
03-30 18:51 -
ourtime 9楼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真实案例系列报道之五
亲子阅读、快乐足矣——《跟屁虫》的“乐趣”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如果真的要展开这个话题,可探讨的内容就非常丰富了——从幼儿教育的角度、从亲子感情的角度、从美学文学的角度……每个层面都有无数个主题和案例供我们研究。而今天,我想说的只有一点——“快乐”!——这份“快乐”来源于宝宝的内心,这份“快乐”属于我们母女二人
不到三岁的女儿是个爱心“泛滥”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照顾小朋友是她最大的爱好;在家里,“妈妈给我生个小妹妹吧”则是她的口头禅;因此,所有有关小妹妹的书她都一定喜欢。宫西达也这本描写兄妹故事的《跟屁虫》,料想她会喜欢,但却没想到她钟爱到这种程度……
《跟屁虫》很温情。哥哥嘴里念叨着“妹妹一直都是个跟屁虫”,但手上却一直紧紧地拉着妹妹的手;哥哥做什么、妹妹也跟着做什么,哥哥虽然常常“嘲笑”把事情搞砸了的妹妹,但言语中却分明透露着一种“我有妹妹”的“自豪”!
《跟屁虫》很搞笑。哥哥说:我要去尿尿!妹妹也说:我要去“料料”;哥哥说:我走了!妹妹也说:我“久”了;哥哥看书,哇哈哈大笑,妹妹看书,也哇哈哈大笑,但书却拿反了……
正因为这两点,加上我们“共读+改编”的阅读方式,我的女儿读这本书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必读、每天必是从众多书中第一个挑出这本、每天必是强烈要求读三遍以上!
说起“共读+改编”的阅读方式,一是因为这本书非常适合,二是因为这容易调动家长和孩子的阅读兴趣。温情的感觉、重复的句式、搞笑的言语……我一句、女儿一句,我当哥哥、她当妹妹……配合着图画中的动作,回忆着女儿小时候含混不清的发音,着实让我们乐此不疲;而且这种乐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读书的过程中,更延展到日常生活里……
女儿语言表达能力已经非常好了,发音更是标准的普通话,所以,我完全不用担心故事中“妹妹”的发音,(如“料料(尿尿)”、“久(走)”等)让她误入歧途;相反,我还会根据她呀呀学语时的真实案例将故事进行改编,如“哥哥说,我去姥姥家;妹妹也说,我去‘脑脑’(姥姥)家。哥哥说,我不怕毛毛虫;妹妹也说,我不怕毛毛‘童’(虫)”……每改编一句,我们都会重复无数遍,每重复一遍,我们都会笑个不停!对我来说,重拾对宝宝婴儿时的美好记忆;对女儿来说,看到了婴儿时期的自己,这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呀!同时,这些属于我和女儿独特的语言,让我们母女的关系更加亲密,“我‘久’了!”我上班、她上幼儿园时的母女告别,别人听不懂,我们却会心一笑!
更出乎我意料的是有一天夜里,女儿的笑声把我吵醒,只见她闭着双眼,小手却举在半空中,嘴里非常“清晰”地说着“梦话”:“哇哈哈哈,书拿反了!”然后,又笑了几声,继续睡觉!都说梦境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心理状态,看到女儿做梦都因为这本书笑出声来,我着实感到欣慰——因为,我知道她真的很快乐!——这不就是我想带给她的全部吗?!
想起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的一句话:“图画书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今天,在女儿身上,我领悟了这句话的真谛!——亲子阅读,快乐是直接的、永恒的,其他的收获其实就是水到渠成、不请自来……
03-30 18:57 -
ourtime 10楼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真实案例系列报道之六
“传染”笑容、路转峰回——欢乐共读《不要再笑了,裘裘!》
这是一本描写“乐观”情绪的绘本,这是一个让你意想不到的故事。
小负鼠裘裘是个爱笑的“宝宝”,但正是这个优点,让负鼠妈妈甚为担心——宝宝这么爱笑,怎么装死逃生呢?
于是,负鼠妈妈带着小负鼠苦练装死的功夫,屡屡失败,直到真的遇见了敌人——一只凶巴巴的大熊。
令人没想到的是,小负鼠“首演”成功,装死装到让大熊信以为真;本以为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但更令人没想到的是,故事突然路转峰回,小负鼠的装死居然引得大熊痛哭流涕——原来,大熊过来找小负鼠的目的不是为了吃掉它,而是想改变自己凶巴巴的形象、让爱笑的小负鼠教他如何去笑……于是,小负鼠“死而复生”,开始用自己的笑容感染大熊和所有的人;于是,笑声震动了整个森林……
与女儿共读这本书,我们都很开心,也许是受了小负鼠笑容的感染,也许是因为内容简洁却情节曲折的故事
与女儿共读这本书,我们都了解到“负鼠原来是靠‘装死’来对付敌人的”这个生物界的小知识与女儿共读这本书,我们都不同程度地理解了“笑容”与“乐观”对生活、对他人的意义
与女儿共读这本书,我们都发现了画者在情节上的精心构图:在小负鼠家里,悬挂着督促它学习装死本领的小黑板,上面写着“不许笑!”;在大熊正式登场前的一页画面里,它就藏着大树后面……
好绘本,正是用它那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和它那精心设计的图画描述,教给我们知识、启发我们感悟、带给我们快乐!
03-31 15:45 -
ourtime 11楼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真实案例系列报道之七
唱着歌谣讲故事,《古利和古拉》可以这样读
瑞瑞妈妈爱书、爱孩子、爱讲故事,她总能用语调的变化、用肢体的语言、用一些延展性的方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并激发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
下文是瑞瑞妈妈发给我的读后感,写的是日本在全球最广为人知的图画书——《古利和古拉》系列!来书馆还这本书时,她又再次和我强调:“我和瑞瑞、佳佳都太喜欢这本书了!两只小田鼠现在是他们的最爱!”
在瑞瑞妈妈读后感的基础上,我又啰嗦了一些简单的标注(粗体蓝色字体),主要从讲故事的方法、故事的内容、构图、延展知识等方面,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示!
瑞瑞妈妈:《古利和古拉》——快乐的田鼠
《古利和古拉》最先吸引我,是因为刚好看完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种子》,先生在书里推荐过这套书。能被大师推荐的书,肯定有其缘由。 (松居直,日本图画书之父,著有《我的图画书论》、《如何看图画书》、《幸福的种子》、《绘本之力》等;《古利和古拉》这套书被先生在《幸福的种子》中提及过多次,被先生誉为“即使只看图就能了解整个故事”——这一点符合选择图画书的必备要素——“插画能否充分表达故事”!此外,松居直先生还对本书的故事情节设计也做出了评论,这点,在我后面的标注中会提及!)
借回来我先睹为快,看完就被这两只可爱的田鼠逗乐了。佳佳在我旁边问:“舅妈,你笑什么呀?”于是,赶紧和孩子们分享田鼠的快乐以及我的快乐。(瑞瑞妈妈使用了两点讲故事的技巧:第一,让孩子们看到你看书时的情景——佳佳果真提出了问题:“舅妈,你笑什么呀?”——还没开始看书就对书产生了兴趣——“什么书让舅妈笑得这么开心?”;第二,在给孩子讲故事前自己先读,做好“预习”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故事内容,便于与孩子交流并设计延展内容)
先看封面:两只分别穿着红色和蓝色的田鼠,抬着一个黄色的篮子,他们准备去树林里找好吃的。封面色彩温馨柔和,让读者倍感亲切。 (优秀的图画书绘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故事从封面开始)
故事开始了:古利和古拉抬着篮子找东西吃去了,他们一边找一边唱歌:我们的名字叫古力,叫古拉 /在这世界上/最最喜欢啥/做好吃吃好吃的/古力古拉/古力古拉……和着这极富节律感的词,我随意地给孩子们唱起来,她们立刻跟着唱起来,饶有趣味。(多好的故事延展环节,妈妈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自己的特长进行自创,比如像瑞瑞妈妈那样编歌谣来唱;不仅增加故事的趣味性,而且还便于记忆,相信不久的将来,即使佳佳和瑞瑞忘记了故事中的情节,却能记住这首朗朗上口的童谣!)
古利和古拉准备捡橡子做蜜糖,捡栗子做栗子酱,突然发现了一个意外的大惊喜:一个大鸡蛋。这大鸡蛋真是大呀,用来做什么好呢?俩人商量好用来做一个从早上吃到晚上也吃不完的大蛋糕。可是,怎么把它弄回家呢?篮子装不下,抬又抬不动,骨碌着回家又担心磕在石头上了。古利古拉最后想了个好办法,就地煮了吃了。
于是,俩人兴冲冲跑回家取锅碗瓢盆与蛋糕配料。古利背个大背包,拖着那个最大的平底锅,古拉背个大背包,骨碌着那个大锅盖,画面真和谐!到了目的地,俩人分工合作,古利负责砸鸡蛋,一拳头砸下去,鸡蛋没砸开,自己却痛得“哎呀”跳了起来,古拉建议他用石头砸;古拉负责是柴火,摆灶具。(打鸡蛋、烤蛋糕……煎一张比我们的床还要厚、还要软的蛋饼……做一个从早到晚也吃不完的蛋糕……所有的话语都是孩子们的日常用语,所有的情节都是孩子们熟悉且喜爱的,作者用孩子的想法进行叙述与插画,让孩子们产生共鸣,好像真的看到了眼前的这些好吃的食物……)一切准备就绪,俩人又一边唱歌,一边等着蛋糕烤好……于是我带着孩子又把上面的歌谣唱一遍。
这蛋糕真是香啊,把树林里的动物都吸引过来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古利古拉不是小气鬼,蛋糕好了,每人都分到了一份,大家吃的可真美!(两三岁的孩子,对观念不感兴趣、对说教无动于衷,只对形象化的东西着迷;看了古利和古拉与大家分享蛋糕的场景,孩子们怎么可能愿意做“小气鬼”?)
读到这里,以为故事结束了,且慢,鸡蛋吃完了,蛋壳还有价值呢。聪明的古利和古拉把蛋壳改造成了八个轮子的车子,弄上方向盘,俩人坐前面的蛋壳里,后面的蛋壳里装上他们的家当,兴高采烈的回家了……(无穷的想象力、自己动手的创新力——这就是孩子们的童年!孩子听了这样的故事,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助人”、“分享”、“合作”的快乐,都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埋下“世界真美好”的种子,正像松居直先生所说:“《古利和古拉》,是一本从爱中诞生的绘本,每一页、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家的温暖和快乐!)
真是一本好书!画面简单清新,情节活泼有趣,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孩子们非常喜欢!
给孩子讲了几遍后,她们就把里面的歌谣记住了,我相信她们感受更多的是古利和古拉的智慧、快乐、友好相处以及乐于分享的精神!(快带孩子一起走进古利和古拉的世界吧!让孩子去感受和体验他们的生活,和古利古拉一起与大自然和谐地成长!)
04-08 11:49 -
ourtime 12楼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真实案例系列报道之八
简单而丰富——《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
荃妈是个超级出色的博客写手,关于荃荃的教育、关于读书心得,荃妈总有独到的见解!将荃妈写的《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转载过来,再多罗嗦几句,希望这本著名的绘本能得到更多宝宝的青睐!
这是艾瑞.卡尔的另一大作(他的作品还有《好饿的毛毛虫》、《小种子》等),是一本备受全世界小朋友喜爱的图画书!整本书都是用艾瑞·卡尔一贯具有创意性的贴画构成,色调鲜明、活泼,正像荃妈所说:“符合小朋友的审美!”
一问一答的句子、重复的韵律与节奏,一本充满各种动物与色彩的图画书在孩子面前慢慢展开。幼小的孩子可以从这本书中学习语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欣赏预测的节奏性,并学会各种动物的命名,更可以认识颜色,增广视野。非常适合与1-3岁的孩子亲子共读!
荃妈读书心得原文:
星期六在书馆里挑书,发现了这本《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眼熟,但记不清在哪里看到过书评了,大个头的动物和大块的色彩,我自作主张给荃借了,猜她会喜欢。
果然,给荃讲,她的评价是“这本书挺好看的”,可不嘛,三天功夫,她已经要求我念了不下十遍,记忆力严重衰退的我也背了下来。前两遍,还可以跟小朋友故弄玄虚,神秘兮兮的让她猜下一页是什么,后来,不用我提示了,她也主动说下一页看到的是什么,是哪种颜色,尽管中文英文一起上,还往往张冠李戴。但是没关系,乐趣无穷。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I see a red bird looking at me. 我看见一只红色的鸟在看我。
Red Bird, Red Bird, what do you see? 红色的鸟,红色的鸟,你在看什么?
I see a yellow duck looking at me. 我看见一只黄色的鸭子在看我。
Yellow Duck, Yellow Duck, what do you see? 黄色的鸭子,黄色的鸭子,你在看什么?
I see a blue horse looking at me. 我看见一匹蓝色的马在看我。
Blue Horse, Blue Horse, what do you see? 蓝色的马,蓝色的马,你在看什么?
I see a green frog at me. 我看见一只绿色的青蛙在看我。
Green Frog, Green Frog ,what do you see? 绿色的青蛙,绿色的青蛙,你在看什么?
I see a purple cat looking at me. 我看见一只紫色的猫在看我。
Purple Cat, Purple Cat, what do you see? 紫色的猫,紫色的猫,你在看什么?
I see a white dog looking at me. 我看见一只白色的狗在看我。
White Dog, White Dog, what do you see? 白色的狗,白色的狗,你在看什么?
I see a black sheep looking at me. 我看见一只黑色的羊在看我。
Black Sheep, Black Sheep, what do you see? 黑色的羊,黑色的羊,你在看什么?
I see a gold fish looking at me. 我看见一条金色的鱼看我。
Goldfish, Goldfish, what do you see? 金色的鱼,金色的鱼,你在看什么?
I see a teacher looking at me. 我看见一个老师在看我。
Teacher, Teacher, what do you see? 老师,老师,你在看什么?
I see children looking at me. 我看见一群孩子在看我。
Children, Children, what do you see? 孩子们,孩子们,你在看什么?
we see a brown bear, a red bird, a yellow duck, a blue horse, a green frog, a purple cat, a white dog, a black sheep, a goldfish, and a teacher looking at us. That's what we see.
我们看见一只棕色的熊,一只红色的鸟,一只黄色的鸭子,一匹蓝色的马,一只绿色的青蛙,一只紫色的猫,一只白色的狗,一只黑色的羊,一条金色的鱼,和一个老师在看我们。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右上角,一匹蓝色的马成了“一只蓝色的马”,不过瑕不掩瑜)
特点1,无论文字还是画面都很简单,但是色彩鲜艳,吸引眼球。每一页都是一种动物和搭配单一的颜色,这样简单的大块头,醒目,好记,符合小朋友的审美。
特点2,文字用了中英双语,英文句型单一,一种动物引出另一种动物,类似于中文修辞里的顶真,儿歌一般朗朗上口,适合英语启蒙。
昨晚念完,我合上书试着跟荃说“Baby, Baby what do you see?”她说“什么?”我重复一遍,她回了我一句“Brown Bear”,然后歪倒在床上,哈哈大笑去啦。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04-22 20:55 -
ourtime 13楼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真实案例系列报道之九
《天啊,错了》——到底是谁错了?
《天啊!错了!》是一本让人眼前一亮的中国原创作品。作者徐萃、姬炤华是一对台湾夫妇,他们从1997年开始为孩子们创作;这本书是他们的第一本图画书,在美国和加拿大首次出版以来,获得了读者和专业人士的好评!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从一个唐山超级绘本粉丝那里;那个粉丝朋友神采飞扬地为我讲述了这个故事!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因为要在一个小朋友的生日会上表演这个短剧;一群妈妈声情并茂地为所有的小朋友演绎了这个故事!
和哲哲一样,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我就对它爱不释手;主要原因有三点:
1、情节有趣:从一只小兔子捡到一顶奇特的“帽子”开始,各种动物轮番出场,语言和情节设计十分有趣……再加上小动物的形象,毫无疑问地确认会让大多数的小朋友喜欢!
2、画面精美:除了哲哲妈妈在后文中提到的“山水画感觉”和“色彩艳丽”;更为重要的是,画面构图的精心与细心——环衬页上的各种小物件在最后一页都变成了小动物们各种各样的帽子;扉页上圆圆的中心画面上已经预示着整个故事的开始;小兔子把“帽子”穿在屁屁上时,那只贯穿始终、墨守成规的驴子转身离去……
3、丰富的语言与想象力:这帽子真“有趣”、“神奇”、“帅气”、“迷人”……看,形容一个帽子“好看”可以有多少词汇?!“帽子”究竟有多少种类?书包、袜子、裤子、甚至钢笔套……每个小动物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帽子”!这种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创意思维,真的只有我们的孩子最为擅长!
以下是哲哲妈妈写的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
第一次哲哲在绘本馆看到《天啊!错啦!》这本书,就对其爱不释手。忘记什么原因,那一次我们没有带这本书回家,可后来哲哲对其念念不忘,不时念叨着下次一定要借这本书回家。每周六的读书时间一到,就会嚷嚷着到绘本馆去寻找《天啊!错啦!》这本书。
不巧的是这本书被别的小朋友借走了,哲哲苦苦等待之后,终于在绘本馆第一时间找到这本书,不撒手的抱在了怀里。得来的过程有些曲折,于是就更加珍惜!如此吸引哲哲的这本书到底是有多好看,能让一个孩子这么痴迷……
我好好琢磨了一下这本书,发现你不得不爱它,甚至是大人!
图画美得惊人,融入了中国特色的山水画感觉,所有的小动物表情可爱, 色彩艳丽但是不失真。那条红色的小裤衩被有趣的戴在不同小动物的头上,看着就很搞笑,也难怪孩子会喜欢。但是故事的发展又让人另有所思,简单的意思不过是只要你快乐,你高兴,裤衩也可以戴在头上,不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的身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重要的就是它是否给你带来了快乐。书里面有只驴子,它就像我们,对一切事物墨守陈规,没有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世俗着,被教条着。天啊,错啦!看来错了的是我们啊,呵呵……
04-26 16:25 -
ourtime 14楼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真实案例系列报道之十
从今天起,与孩子一起种下《幸福的种子》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系列专题报道,这是第十期。看了那么多孩子和父母的读书心得,到时候该提升一把“理论”了!
恰好瑞瑞妈妈把她近期读的《幸福的种子》做了详细摘录发给我,我想,将这本图画书界经典不朽的著作作为本专题的小结,最合适不过了……
什么是幸福呢?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常自问的一句话!当然,每个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
是经济上的富裕?还是社会上的尊重?或者是家庭的和谐?
对于成人来说,为了追寻这个答案,我们一遍遍地深思、我们一次次地与朋友交流、我们更多的是翻阅各种书籍去找到灵感……
那对于孩子来说呢?他们怎样体会真正的幸福?他们怎样明白活着的意义?他们怎样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本又一本的故事书,已经用不同的方式把答案说得一清二楚!书里清楚地描述出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而父母,则是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书里所写的事情;用自己的怀抱、自己的爱让孩子感受到此时的快乐与幸福……
《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是松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图画书与儿童世界讲起,系统地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松居直先生凭借自己几十年的图画书编辑出版经验,以亲切、温暖的叙述语调为广大家长和孩子指出了一条通往图画书世界的最佳捷径。松居直,1926年生于日本京都,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现任日本福音馆书店会长。他关于图画书的定义被业界采用的范围最广;他于1956年创办的图画书月刊《儿童之友》影响了几代人;他当年发掘的数十位图画书作家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图画书大师;他早年出版的图画书如《大萝卜》、《古利和古拉》在全球范围内流传,畅销几十年、印刷上百次……他的主要作品有:《我的图画书论》、《幸福的种子》、《我的绘本论》、《看图画书的眼睛》、《如何看图画书》、《走进图画书的森林》、《图画书的时代》等!
在他的作品中,没有系统理论、没有条分缕析、没有引经据典,因为他不是“做”图画书学问的人!他的文字全部来自他作为孩子、父亲、读者、作家的感受和思考。那些娓娓道来的话语,让人觉得更靠谱、更能从中探寻到图画书的本质!松居直先生的主要观点包括:
儿童的读书生活应该从幼儿期开始,要使儿童了解书的魅力,最好先从图画书入手!
读书不是读字,二是理解书的内容;
图画和苏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对于所有孩子来说,图画书不是用来读的书,它是请别人读、而他们用耳朵接受语言的书;
专家一致公认,日本战后教育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图画书
感谢瑞瑞妈妈,将《幸福的种子》的经典语句摘录在此!
亲子阅读不仅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父母与孩子日复一日的心灵交流中,一颗幸福的种子在孩子、也在父母心里萌芽与成长。
我们在挑选图画书时,不仅要注意作者行文的构思,还要注意图画与文的完美配合。书中插图一定要能表现事物的真实面貌。作者说道:动物画如果不能令人感受到生命力,就只是死的图像,这一点是动物画的精髓所在。另外,在整体结构上,动物图画书应该设计得让人想去亲近动物。
关于读书的方式,松居直先生提到大人读字,孩子读图。所以有时候大人不妨也试着不看字,大人用大人的感觉,孩子用孩子的思维,天马行空地找出隐藏在画中的词汇来相互交谈,一定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内容。
松居直先生还提到了握着孩子的手念图画书。所幸我一直是这样做的。每次我给瑞念书时,我盘腿而坐,瑞贴着我的胸口坐下,我们一起翻看,有时候握着她的手指读或指认书中的文字或插画。我和瑞都很享受这种阅读时光。
给孩子读书时,如果大人也能从书中获得喜悦和共鸣是,一定会将这种心情与孩子分享。大人以喜悦的心情念图画书给孩子听,自然能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使孩子也陶醉在图画书的世界里。因此,让孩子喜欢图画书的捷径,就是母亲自己先去喜欢。对于松居直这一观点,我颇为认同。看到一本好的图画书,我常常会情不自禁邀请孩子一起分享,给他们讲的时候也特有激 情,他们也听得欢畅,读完了常常要求再来一遍。
给孩子读书最忌讳什么呢?松居直先生的答案是:家长一个劲儿的提问。讲图画书只管一个劲儿地讲就好了,不要问东问西,因为这些问题只是为了满足大人的需求。如果是自然的相互讨论,当然最理想,但一定要做到不落痕迹。
对于已经会认字的孩子,父母还要不要给他们读书呢?松居直先生认为:即使孩子已经能够自己看,父母照样还是念给他们听。一个辛辛苦苦地读完《小飞龙》的二年级小学生,和一个快快乐乐地听爸妈讲《小飞龙》的五岁的孩子,我相信后者对故事理解得更快、更轻松。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更要多花心思,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读书。大人拥有较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读书经验,在阅读时能充分体会作者的心情与思想,并通过文字想象故事所描绘的世界,甚至会某些内容产生共鸣,深受感动。读的人把自身的内涵与图画书结为一体,将书中的真谛和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孩子。这种言语的体验和心灵的沟通,是幼儿自己看书时无法体验的。
关于大孩子读书,松居直先生还有建议:对已经能自己看书的孩子,大人不妨悄悄准备一些有趣的书,或者不落痕迹地送书给他们看,陪他们上图书馆是个不错的办法。如果孩子觉得大人的注意力总是在“读书”上打转,一定会产生压力,无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图画书能够增强孩子的各种体验,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这时,松居直先生提醒我们,图画书的品质非常重要还因为插画的品质会左右孩子想象力的品质。如果插画的品质精良,具有艺术价值,那么孩子脑海中的影像想必也十分优美;相反,在孩子脑海中浮现的,会是一些乏善可陈的画面。这样日积月累,就决定了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还是贫瘠。
建立幼儿阅读能力的基础,是从耳朵不断累计词汇开始,而不是让幼儿提早识字、看书。
父母给孩子读书时,要抑制住教育孩子的冲动,设法让孩子融入书中,获得真正的喜悦。这做起来并不困难,只要认真地反复念图画书给孩子听就好了。同时,大人应顺着孩子的思绪,不要企图左右他或对他说教,这样孩子就可以自己去发现乐趣。孩子如果打心里喜欢,必然会主动提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父母应该温暖地回应他,与他沟通。
有涵养的人,是曾经聆听丰富语言而且永志不忘的人。
请大人们重视孩子的感觉与好奇心,不要让孩子去配合图画书,或者强迫孩子接受图画书,而要自然地引导他们进入图画书的世界,让活力和好奇心旺盛的幼儿,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从图画书中不断挖掘出新的事物。
特别是对于图画书,要确认故事好坏的最好方法,不是用眼睛看文章,而是用耳朵去听。如果故事中的画面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就是容易理解的文章,由于孩子是用耳朵听图画书的,因此大人有必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以相同的方式来接触图画书。
04-28 15:56 -
ourtime 15楼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真实案例系列报道之十一
看了《猫医生》,宝宝不怕上医院喽!
《猫医生》,故事情节轻松有趣。书中猫医生在森林里开了个小诊所,猫太太是他的好帮手。他具有神奇的医术,无论动物们得了什么病,大象的鼻子不通气了,长颈鹿的脖子抬不起来了,狗熊得了熊猫眼了,狐狸咳嗽了……他只要轻轻运足一口气,“喵”、“喵”、“喵”叫上几声病人们就能痊愈。猫医生还挺富有爱心,每回看完病了,都会对症下药给病人们送上一份礼物辅助治疗。由于医术高超,病人一个接一个来,猫医生忙个不停,终于一个空挡没有病人来了,可是他还没有休息,猫太太开始喊肚子疼了。原来,是猫宝宝要出生了,还是运足一口气,五个宝宝降临了。最后一页,劳累了一天的猫医生不愁辛苦,正驮着五个猫宝宝在玩骑大马的游戏,一家七口,其乐融融。
这本书里猫医生独特的治病方式,让瑞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讲了几遍后,就和她们一起分角色来表演这个故事,一开始我是猫医生,瑞瑞和佳佳扮作各种不同的动物,在她们阐述完病情以后,我就学着猫医生朝着相应的部位运足一口气,然后也“喵、喵、喵”叫,最后再给她们送上一份合适的礼物。接下来,让她们自己选角色扮演,每次玩她们都乐不可支。
在熟悉了书本情节的基础上,有机会我随时邀请孩子一起玩猫医生看病的游戏。譬如:一开始我是脱离书本,但是依据书本上的症状,我假装大象鼻子不通气、狐狸咳嗽、长颈鹿脖子抬不起来。我捂着鼻子对瑞瑞说:“瑞瑞,我的鼻、鼻子不通气了,你快来帮妈妈看看。”“好,我来帮你运一口气。”接着,我表现出无限欣喜:“哇,真不可思议,我的鼻子好了。太谢谢你了!”小家伙就特别有成就感。
后来,我们都熟悉套路了,就随意发挥。有一次瑞瑞着凉留鼻涕了,我就问她:瑞瑞,鼻涕虫(书里狐狸咳嗽是咳咳虫)出来了,来,妈妈给你运一口气,“喵、喵、喵……”(然后我拿纸巾迅速给她擦一下)接着我跟她一起说:“啊,真不可思议,鼻涕虫跑了,来,送你一份小纸巾,记得鼻涕虫来了,就擦一擦哦。”
看了《猫医生》,我和瑞瑞不仅享受了轻松愉快的故事情节,同时,瑞瑞对于看病再也没有恐惧感了,而且知道了生病了就要看医生,医生能帮助我们减少身体上的不适。之前,因为打过点滴的缘故,她对一见白大褂就紧张得蜷缩进我的怀里。可是,看了这本书后,有一次在我身体不适时,她主动安慰我:“妈妈,明天我带你去看医生,不疼的,不疼的。”
不过,有一点也让我有点小郁闷,有时候她自己闹情绪,估计心里不好受,她会大喊:“妈妈,我不舒服,你带我去看医生……”什么事都过犹不及啊,小家伙!不过,在我学着猫医生给运几口气后,她也能慢慢平静下来。
最后,附上作者介绍:
文字:增田裕子(Masuda Yuko)
作为受日本孩子欢迎的超级组合KEROPON's的一员,在日本全国各地举办了100多场演唱会。担任NHK教育台“和妈妈一起”游戏节目的编辑工作,为“快快长大”节目进行配乐制作等,在电视上十分活跃。发行个人专辑《La Li Lu Le Lon》、《魅力中心点》。绘本作品有《了不起!了不起!》、《五颜療色的温泉》、《小麦的沙地》、《主人的胡子》、《拉姆恰普恰》等。
配图:阿部弘士(Abe Hiroshi)
在日本北海道旭川市旭山动物园担任饲养员工作25年。与很多动物接触,学到了多种多样的知识。向猩猩学习哲学,向大象学习绘画。他在讲演会等活动上做的“动物谜语”很受欢迎。时常去非洲和西伯利亚旅游。主要作品《翡翠森林狼和羊》获得日本讲谈社出版文化奖绘本奖,以及日本产经儿量出版文化奖IR大奖。《猩猩日记》获得日本小学馆儿童出版文化奖。《刺猬布鲁布鲁系列》获得了日本赤乌插画奖。此外,还有《鳄鱼史瓦尼》等作品。阿部弘士毕竟是担任过饲养员,描述的动物形象都非常生动可爱,表情也变化丰富。不管文字,还是配图,《猫医生》都值得推荐!
博主闲言:
瑞瑞妈妈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宝宝讲故事,瑞瑞当然喜欢喽!读书就是游戏。讲故事就是“文+图+声音”的表演;鼓励孩子自己编故事、说故事、演故事;和孩子一起创造由故事引发的表演和游戏。因为这些表演和游戏是一时兴起、独一无二的,所以才更容易激发孩子与父母心与心交会时碰撞的火花,也才更容易产生亲子共鸣,体验亲子阅读的乐趣!
适合“角色扮演”的绘本有很多,比如:《晚安,猫头鹰》、《我们要去捉狗熊》、《猜猜我有多爱你》、《抱抱》、《小蛇散步》等。
“看了《猫医生》,瑞瑞对看病再没有恐惧感了”,以至于让瑞瑞妈妈感叹“过犹不及”,“动不动就闹着要去医院……”哈哈,正因为瑞瑞妈妈在给宝宝讲故事时没有那么强的“功利性”——她可没指望着通过讲一本书就让瑞瑞不怕看病;所以在给瑞瑞讲故事时,很轻松、很愉悦;在这种氛围中,瑞瑞当然也就放下了戒心,快活得体会起“看病”的乐趣,自然也就消除了“看病”的恐惧——这种看似“意外”的收获,其实正是亲子阅读能够带给我们的!
04-30 14:41